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德育的名言
1、“德育是教育的核心”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2、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4、二、德育情感化
5、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他认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精神空虚是人的最可怕的灾难”,要求教师和家长尊重儿童的人格,全面关心儿童。
6、在智育方面,苏霍姆林斯基是知识与智力的统一论者,他提出:学生的知识要建立在广阔的“智力背景”上,创造了许多新鲜的方法用以促进儿童智力和思维的提高,例如给儿童上思维课;开展课外读书;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课外小组活动等。在帕夫雷什中学,所有学生整个下午都参加各种课外小组活动,小组多达100多个。
7、建构德性的有效方式:
8、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和德育理论对于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9、当前,在社会文化表现出方向上的模糊与摆动性的时候,经过筛选和净化的以社会主义思想为主导的学校精神文化,能引导学生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同化形形的个体文化,进而将其纳入自己的结构体系中去。针对校园文化的这一特点,我认为很有必要重申──在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中,要充分重视并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10、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主张将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重视社会化活动的作用,认为教育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情感体验。
11、在关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健康的关注,这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孩子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和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要看他们是否乐观愉快,朝气蓬勃。”为此,苏霍姆林斯基不允许低年级儿童在室内进行三小时以上的脑力劳动,反对让12—15岁的少年每天花费四五个小时去做家庭作业。他带领师生在校园内外种植大量植物,为孩子们建立天然的“氧气厂”。在教室内,注意合理采光,定期检查课桌椅与学生身高之间的适合程度,注意学生合理的营养等。他钻研了15年之久,为帕夫雷什中学制定了新作息制度,保证劳动和休息、活动与睡眠的恰当交替。
12、构建德性的有效方式:以宣传形式倡以德与道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竖立文明的道德风尚,通过电视,电影,多媒体大力倡导德性教育的重要性。
13、公民基本道德素养如热爱学习。热爱劳动。尽可能的考虑别人的利益。愿为社会多做贡献。
14、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个体的道德发展是通过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和参与来实现的。
15、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陶行知
16、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17、一、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
18、要形成科学、系统的现代德育课程体系,做好德育教材建设,做好德育课堂教学。
19、“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苏霍姆林斯基语)有所学校有句这样的格言:“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
20、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核心”。
2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汉;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22、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文学作品、绘画等对学生各方面的教育起着巨大作用。在他看来,指导儿童阅读那些反映自然美和人性美的文艺作品可以开拓儿童的视野,激励儿童奋发向上。对绘画作品的感知,可以唤起儿童用色彩、线条和色调配合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周围世界的态度。音乐是情感、感受和心情细致变化的语言,可以增强儿童对旋律的敏感性和感受性。
23、学校的全部工作都应包含德育的因素,把它作为一根红线贯穿在其他各教育之中。
24、德性认知教育应该建立在心育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德性认知教育必须与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道德发展水平相适应。
25、五、提高教育者的德性水平:
26、在这里,塑造良好、文明的社会形象十分重要。要制定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用语、文明公约等,号召学生“与文明握手,与陋习告别”;根据道德行为规范的要求,让学生自评自测,开展“社会公德、文明礼貌”问卷调查等等。
27、一次次假设,一次次否定。墙面南北长度接近100米,墙面数超过了24面,“可以成适合小学生的二十四节气墙呀,”统想到,墙上既可以有相关的介绍和诗词、谚语,又可以绘制相配套的画,而且是连续的、系列化的传统文化展示,还能给学生艺术的熏染,真是一举多得。
28、认为劳动、纪律是培养劳动态度、纪律精神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自我教育是培养道德信念的必要前提,集体是教育的重要工具。
29、关于道德教育大纲和教材。
30、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讲德育,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德性的形成规律。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德育的名言
31、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是要牺牲孩子的个性培养,他强调指出: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是让走向生活的每一个青年男女的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是对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共同要求;而各种才能、兴趣、爱好的充分发挥则因人而异。而作为教师,为了实现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就应该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处理好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关系,使两者处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和谐状态之中;二是要处理好学生各种才能的发挥问题,使其各方面的表现能和谐发展;三是要处理好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动力问题,鼓励学生以自信的心态来实现全面发展。
32、主张通过传授知识特别是“关于人的知识”进行教育,“知识对于形成人的道德面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3、苏霍姆林斯基任校长后,仍然坚持长期带班,亲自授课,在长期的教学中他不断提炼出内容丰富、新颖独特而有效的教学思想,其主要内容:(1)为了保证教学效果,首先他严格要求教师,严格挑选、严格培养、严格管理;(2)他将“教会学生学习”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和方法;(3)也注意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以此作为教学顺利有效进行的动力保证;(4)将阅读提到相当高的要求水平上,培养师生的阅读积极性,制定了推荐阅读书目,介绍阅读方法,建立藏书丰富的书馆,提倡师生私人藏书;(5)打破常规教学的时空及对象限制,开设学前班,将学龄前儿童集中起来授课;还开设“蓝天下的学校”,使教学空间适合儿童发展的需要;首创家长学校,以家长为教学对象,确保学校教学成果不失。这些思想在今天仍为人们所赞赏,成为许多教育改革家所奉行的行动指南。例如,苏州主管教育的副市长朱永新就在苏州中小学推行了一项“书香满校园”的计划。
34、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
35、他强调社会情境对个体道德发展的重要性,认为个体在社会互动中通过观察、模仿和参与社会实践来获得道德知识和价值观。
36、也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里的“身”不仅指教师以身作则,也包括追求至善的德性。
37、苏霍姆林斯基始终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放在首位。他提出了依靠周围环境、在积极活动中、通过课内外教学、借助培养分析能力、利用儿童形象思维发展学生思维的原
38、道德教育是多方面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关系到一个人终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一个人将来走什么样的路。向什么方向发展。对社会对人类能做出多大的贡献,这首先关系到他在青少年时代受到什么样的道德教育。
39、一、加强认知教育。
40、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德性的养成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学生的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41、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德育之完成者也。——蔡元培
42、富于同情心以及跟不良现象进行不妥协的斗争精神等,这是做一个公民应具有的最起码的道德修养。
43、认为要培养有共产主义道德的人,就必须向学生进行人道主义教育、集体教育、纪律教育、劳动教育。
44、三、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5、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智育的任务不单单是传授给学生各种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和对智力活动的兴趣。而这一点往往是今天的学校和教师所忽略的,课堂上往往关注学生是否记住了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技巧和学科兴趣的培养,单纯的、单调的知识灌输慢慢也会让一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46、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苏霍姆林斯基
47、他还强调了情感和情绪对道德发展的重要性,认为情感的培养是道德教育的关键。
48、欺欺艾艾,口讷之称;喋喋便便,言多之状。——程允升
49、德育的内容。
50、他提出了“近发展区”和“远发展区”的概念,认为教育者应根据个体的发展水平和潜力来提供适当的教育支持和引导。
51、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长期教育实践基础上提出的一系列德育观点、学说。
5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53、三、重视社会公德教育:
54、五、重视方法指导和阅读书籍的教学思想
55、苏霍姆林斯基尤其非常重视学生的美育,指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建全的有力源泉”。他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美的情感和塑造他们美的心灵,并采用多种多样的途径和手段进行美育,如通过观赏大自然感受美,通过文学艺术作品鉴赏美,通过动手劳动创造美等,甚至要求儿童重视衣着美和仪表美。总之,在苏霍姆林斯基那里,美育已经成为一种教育策略,甚至可以让厌学的孩子爱上学习这件事情。
5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57、他在德育理论中强调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德育模式,同时强调了教师的角色转变和教育环境的重要性。总之,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具有个性化、社会化、实践化、综合化等特征,对当今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5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59、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指出,道的教有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培养和形成未来公民必备的基本道协素养和道德品质。
60、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陶行知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德育的名言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62、有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司马迁
63、德育的途径、方法。
64、二、加强渗透,寓教育于自然活动:
65、特别强调共产主义道德知识的教学,培养共产主义道德信念。
66、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快乐学校”的概念,意在打破传统学校中存在的灌输式知识教育和说教式道德教育。他主张一切教育都应该以情感为基础,让充满爱心的教师和情感丰富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真正结合到一起,利用德育的享用功能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
67、他主张通过社会互动和合作学习来培养个体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68、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69、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核心内容。
70、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韩愈
71、“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这是教育家斯霍姆林斯基的一个著名观点。目的是让校园的每一个空间,都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即“环境育人”。既然环境都要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我们的学校更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各种载体……
72、其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有:
73、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贽
74、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75、苏霍姆林斯基从多角度论述了他主张的教育目的,提出要“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全面发展的人”、“聪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等。其中最集中、最深刻的观点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他指出,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在他看来,“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意味着劳动与人在各类活动中的丰富精神的统一,意味着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的相互关系上的道德纯洁,意味着体魄的完美、审美需求和趣味的丰富及社会和个人兴趣的多样”。为了尽可能地追求和实现这种个人发展的全面和谐,在学校中,对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都是重要的,没有第一、第二之分。“在教育作用的完整的体系里,哪怕只是忽略了其中的一个环节都会破坏这个有机的统一”。
76、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乌申斯基
77、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倡导“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教学楼的东边是高高的围墙,部分学生上体育课时总是从这里经过,课间,部分靠近围墙的低年级小朋友喜欢到这里追逐嬉戏……
78、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和德育理论的主要内容与特征是以社会互动为基础的个体发展和道德教育。
79、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80、认为学校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学校德育占主导地位,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决定作用。
8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
82、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83、师者,人之模范。——杨雄
84、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和德育理论强调了教育环境对个体道德发展的影响。
85、为保证道德教育大纲的实施,强调要加强道德教育教材的建设。
86、则,在此基础上,他概括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方法:开设“思维课”、提倡研究性学习、明确知识理解目标、借助抽象概念等等。
87、强调学校德育应与家庭教育结合。坚持在学校中通过道德标准的“物化”对学生进行教育。
88、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能力
89、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90、读写升级原创出品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德育的名言
91、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陶行知
92、益者三友,友直,要谅,友多闻,益矣;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
93、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
9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95、四、培养学生自警、自诫、自励:
96、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就是培养道德完善的人,他提出了“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的教育观点。在他的教育实践中,始终把道德教育置于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
9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9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司马迁
99、襟江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统每次走到这面围墙前,看着学生从这里鱼贯而行,就思量着在这一面墙上绘上一幅幅生动的画。绘什么样的画才是最适合儿童的呢?英雄人物故事?中外名著介绍?植物名片?学校发展史?必背古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00、“道德教育大纲好比是蓝,我们做教师是按照这张蓝对材料进行加工、锤炼而使之成为人的”。
101、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