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体现因材施教的名言
1、为了因材施教,孔子非常注意区分人在智力水平、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把人的智力分为上、中、下三等。他说,中等智力以上的,可以给他讲授较难理解、比较深奥的问题;中等智力以下的就给他讲授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
2、孔子弟子中,既有“闻一知十”的颜回,又有“闻一知二”的子贡,智力水平参差不齐。智力较低的学生,就教给他们与智力水平相符的知识,否则欲速则不达。
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4、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5、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特色的一个体现.《论语·述而》记载:“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众弟子有的长于“德行”,有的长于“言语”,有的长于“政事”,有的长于“文学”,这就是所谓的孔门四科.因此,北宋理学家程颐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朱熹对此的注释是:“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于是有了“因材施教”的说法.因材施教就是根据每个人特点,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采取不同的途径、措施和方法教育教学.
6、这就是“因材施教”的原话,体现了孔子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的思想。
7、孔子曾说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是说人的智慧水平有差别,有上、中、下三等之分.中人以上的资质,可以告诉他高深的理论;至于中人以下的资质,对他们就不要作过高的要求;但中人以下的人,他们的成就又不一定永远在中人以下,只要努力最后的成就和中人以上的会是一样的.经过这种“人尽其才”的因材施教之后,还要做到“才尽其用”。
8、以下是与因材施教相关的诗句:
9、冉有问:“听到一件事就去实行吗?”孔子说:“听到就应该去做。”
10、各因其所长而教之者也。
11、一、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人性
12、孔子的教育思想极其丰富,其中既包含了很多基本的教育理论,更有很多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孔子“因才施教”思想的体现了儒家思想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
13、孔子认为,学生的个性特点千差万别,因此教学的方法应有所不同,教学的内容应各有侧重。《论语·先进》篇中有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14、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
15、客人马上说:“磕头,磕头!”学生没法,只好乖乖地磕了三个头客人走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你怎么说有三季呢?”
16、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7、孔子就这样“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18、这些诗句都强调了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19、孔子回答说:“父亲和兄长都还在世,怎么能不同他们商量就干起来呢?”可是,当冉有问同一个问题时,孔子却说:“立即去做吧!”
20、译文:孔子说:“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
21、《论语述而篇》中
2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3、《论语》一书中,孔子因材施教的经文很多,今举其一例
2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5、因材施教,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教育者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具体情境(包括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出发,进行有差别的、针对性的教育。因材施教有时侧重发挥学生的长处,有时侧重于弥补学生的短处。
26、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哎,你搞错了,四季!”“三季!”最后两个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孔子的弟子心想:“我赢定了。”
27、再次,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28、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呀?”他很自豪的说:“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客人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学生很高兴的说:“可以呀!”他心想:“你大概要提什么奇怪的问题吧?”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用问吗?”于是便回答说:“春夏秋冬,四季。”
29、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30、其作为教学原则被后世儒家学者继承并发扬,求我们的教师在了解和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之后,对症下药,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孔子体现因材施教的名言
31、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是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就没有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就算和他吵到晚上也讲不通。你吃点亏,磕三个头,无所谓。”这个故事其实对于我们教育学生或者面对生活,都极有意义!
32、这段话显示了孔子对不同学生的教育方法是不同的。对于性格较为急躁、容易冲动的子路,孔子告诫他要考虑到家庭的责任和尊重长辈;而对于较为犹豫不决、缺乏行动力的冉有,孔子则鼓励他听到正确的事情就要立即行动。
3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34、一次,子路问孔子:“如果听到别人说某件事应当去做,那么是否应该马上行动呢?”
35、子路问:“听到一件事就去实行吗?”孔子说:“如果有父亲和兄长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36、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唐寅《画鸡》
37、他正准备带客人去见孔子,恰好孔子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学生向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孔子看了客人一眼,说:“一年有三季。”这个学生惊呆了。
38、因材施教是儒家教学的重要原则,其在中国教育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孔子在提出因材施教时暗含着"中庸"的指向,他对"材"的辨识是他施教的前提,其内容也比较灵活,不具有强烈的思想倾向性。
3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0、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人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人者。
41、提倡“因材施教”的隐含前提,实际上是认为只要教育得当,每个人都有成圣成才的潜质。这个教育理念,用孔子的话说就是“有教无类”。这在那时的教育界是很前卫的;即使在今天,也毫不过时
42、三、因材施教应然之意——教育过程公平
43、在这章经文中,孔子很清楚地阐明了,教育学生要根据他的悟性来指导其学习,而不是一唯地向其贯输知识,只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了,学习的效率会更高。
44、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体现在《论语》中的一段对话。以下是相关的原文和译文:
45、二、孔子因材施教的前提——有教无类
46、四、因材施教的发展效果——人尽其才
47、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48、孔子生于春秋乱世,当时诸侯征伐,社会动荡,族群残杀,道德沦丧;不同国家族群或个人之间为利益互相争夺厮杀,相互之间矛盾复杂尖锐.孔子居乱思变,牢牢把握“人”这个主体,以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为出发点,着眼于富有思想和情感的人性,构建起了儒家“仁”学思想体系和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
49、春秋以前学在官府,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官府之中,普通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开始实行“有教无类”的教学方针.孔子宣布:“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只要有求学的志向并行拜师手续的,他都愿意教诲。在孔子看来,教育对象是没有差别的.只要愿意接受教育,履行入学手续,都可以成为他的门生,没有身份、年龄和地域等的限制人人平等。
50、首先,区分智力的差异,讲授不同的内容。
51、《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2、所谓教育过程公平,就是通过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情感变化等方面的共性特点与个性差异,创设特色鲜明的优质教育资源,帮助具有不同潜能、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接受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并使其充分发挥所长、克服所短、取得长足进步,达到孔子乐学乐教的境界,也就是我们一贯倡导的“因材施教”.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是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孔子对自己的学生了如指掌能够用比较精炼的语言准确地概括出弟子的特征。
53、看到这一幕,旁边的公西华同学感到有些迷惑不解,就问孔子:“这两位同学问同一个问题,您的回答怎么不一样呢?”孔子说:“冉有平时胆小,做起事来容易退缩、保守,所以我鼓励他大胆去做;子路胆量过人,做事莽撞,所以我有意限制他一下。”
5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55、孔子的教育方式是因材施教,也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5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57、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58、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59、作为人的个体差异首先被关注并得到尊重和包容,使受教育者通过个体经验获得自我开悟、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这才是孔子导萌弟子成人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