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因材施教名言
1、教师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2、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3、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如果自己是过于果敢、轻率的就要退缩一点凡事再思而后行,如果自己是过于勤奋休息太少的就要注意休息好、注意卫生之道。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7、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8、这一章,又一次看出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对每一个学生在了解其不同的品质之后,给予不同的教育。这是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9、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10、温故而知新:经常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才能学好新知识。
11、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12、朝代:先秦
13、理——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学活动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和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掌握知识,并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知识。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15、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16、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8、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9、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0、孔子善于发现学生在性格和学业上的特点,他在《先进》中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21、孔子曰:“有教无类。”
22、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时,您回答‘还有父兄在,怎么可以听到了立刻就去做?’
2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4、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25、《论语·先进篇》
26、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27、翻译:子路问道:“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父亲和兄长还活着,怎么可以(不先请教他们)听到了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9、因——6.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差异性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自己充分的,最好的发展。
30、文学鉴赏:
孔子因材施教名言
31、亮——4.量力性教学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结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讲解
32、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哎,你搞错了,四季!”“三季!”最后两个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孔子的弟子心想:“我赢定了。”
33、孔子教育名言如下:
34、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5、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36、《论语》一书中,孔子因材施教的经文很多,今举其一例
37、客人马上说:“磕头,磕头!”学生没法,只好乖乖地磕了三个头客人走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你怎么说有三季呢?”
38、科——8.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39、孔子曰:“因材施教。”
40、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只有虚心向别人请教,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41、因材施教:因各人各种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42、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43、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
44、剑——5.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系统性原则):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
45、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46、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7、教师要了解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并根据学生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4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9、直——1.直观性教学原则: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这一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
50、闻斯行诸: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就当付诸实施吗?斯,此,指合于义理的事。诸,“之乎”的合音。
51、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52、同时,通过这一章孔子对学生有退有进的教育,大家应该对自己进行一番反思,如果属于临事退缩的,就要勇敢一点,做事不够勤奋的就要勤奋一点;
53、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呀?”他很自豪的说:“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客人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学生很高兴的说:“可以呀!”他心想:“你大概要提什么奇怪的问题吧?”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用问吗?”于是便回答说:“春夏秋冬,四季。”
54、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55、孔子是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师,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56、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一字季路,孔子弟子,比孔子小九岁。
57、孔子因材施教古文的注解:
58、退:畏缩不前。
59、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0、孔子简介
孔子因材施教名言
6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2、耿——3.巩固性教学原则: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人类早已注意到巩固对于学习的价值,孔子就说过“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63、作者:孔子
64、冉有问‘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时,您回答‘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我感到迷惑,我大胆地请问这是什么缘故呢?”孔子说:“冉求畏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进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提醒他退让些。”
65、理科耿直启因亮剑!
66、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7、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
68、该文出自先秦《论语》。
6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7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1、在这章经文中,孔子很清楚地阐明了,教育学生要根据他的悟性来指导其学习,而不是一唯地向其贯输知识,只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了,学习的效率会更高。
72、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73、勤于思考:只有勤学善问,才能得到知识。
74、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75、兼人:好勇过人。兼,倍也。
7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77、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是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就没有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就算和他吵到晚上也讲不通。你吃点亏,磕三个头,无所谓。”这个故事其实对于我们教育学生或者面对生活,都极有意义!
78、一般地说,直观的具体手段有以下三种: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
79、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80、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81、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子弟子。
82、《论语述而篇》中
83、他正准备带客人去见孔子,恰好孔子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学生向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孔子看了客人一眼,说:“一年有三季。”这个学生惊呆了。
84、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85、不耻下问:提倡人人好学虚心求教。
86、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87、孔子的名言
88、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分类以及运用的注意注意事项在讲解时要突出。
89、启——2.启发性教学原则: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9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因材施教名言
91、知之为知之,不知不为不知:这就是实事求是的做学问的基本素质。
9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93、有教无类: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94、孔子主张循循善诱,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他在《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95、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96、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