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论语 全文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3、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7、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8、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9、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10、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2、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13、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4、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1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6、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17、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1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1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1、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2、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3、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4、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25、哀公问曰:“何为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2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7、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8、译文曾子说:
29、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30、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 论语 全文
31、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3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3、译文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
34、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5、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36、解释: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因为知道自己错了而依然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如此才能更加明智。
3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8、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39、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40、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41、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42、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君子亦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43、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44、解释: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从不会去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
45、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46、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
47、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48、译文孔子说:‚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
49、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50、‚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51、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52、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53、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54、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啊!‛
55、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5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也。”
57、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58、第十五章:孔子说:“晋文公诡诈而不正派,齐桓公正派而不诡诈。”第十六章: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以殉,但管仲却没有。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59、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60、解释: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
孔子 论语 全文
61、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6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63、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64、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65、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66、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67、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68、,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69、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
70、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71、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72、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73、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74、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7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6、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77、解释:活着的事情都还没有弄清楚,怎么知道死后的事呢?
7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79、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8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1、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82、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83、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84、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85、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86、译文孔子说:
87、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88、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89、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90、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孔子 论语 全文
91、《论语》是按篇分而不是按卷,《论语》一共有20篇。
9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3、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94、钱穆白话试译
95、)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
96、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9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98、解释: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99、不怨天,不尤人。
100、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01、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10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03、解释: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岁月还可以迎头赶上。
104、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105、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06、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107、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108、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109、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10、解释: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已经做了的事就不要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得失与责任。
11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12、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113、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114、解释:君子追求与人和谐而不是完全相同、盲目附和,小人追求与人相同、盲目附和而不能和人相处。
115、就会心生迷惑。‛
11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117、君子不器。
11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9、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120、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孔子 论语 全文
121、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122、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123、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124、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125、曾子曰:
12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7、未知生,焉知死?
128、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29、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13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1、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132、‚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13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34、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35、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136、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3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38、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139、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40、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141、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142、欲速则不达。
143、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144、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14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4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47、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148、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149、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150、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 论语 全文
151、礼之用,和为贵。
152、论语三十则
153、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154、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155、解释:笑得真好看啊,黑白分明的眼睛多妩媚呀,好像在洁白的质地上画着美丽的案。
156、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157、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158、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59、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160、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161、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62、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16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64、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165、‘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16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6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68、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169、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70、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71、译文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172、子曰:“君子不器。”
173、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74、《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175、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76、‚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
177、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78、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79、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80、阙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孔子 论语 全文
181、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18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83、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184、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18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86、解释:见到一个品德能力超过自己的人,就要想着自己要努力跟他一样;见到一个不如自己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一样的缺点。
187、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
188、朋友切切思思。
189、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190、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91、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192、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193、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19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95、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96、子曰:‚
19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198、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
199、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00、子曰:“上好礼,易使也。”
201、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202、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203、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20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06、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0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观过,斯知仁矣。”
20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209、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2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孔子 论语 全文
211、第十七章:子贡问:“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呀。”第十八章:公叔文子的家臣僎和文子一同做了卫国的大夫。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以后说:“(他死后)可以给他‘文’的谥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