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关于和的古代名言名句和意思【优选28句】

时间:2024-08-25 05:44

关于和的古代名言名句和意思

1、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2、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4、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5、"及羽背关怀楚"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这个成语包含了四个部分,分别是"及羽"、"背关怀楚"。在这个成语中,"及"是指与、和;"羽"是指贾谊的字;"背关怀楚"是指贾谊在担任楚地官员时,深切关心楚国的民情和政治。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7、维勒和李比希都是19世纪德国杰出化学家。他们两人的性格迥异,李比希激烈,爽朗,风风火,像一团烈火;维勒平和、沉稳 、文文静静,像一盆冷水。但两个感情很好,亲密无间。他们密切配合,致力于科学研究。共同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作出了贡献,同是有机化学的创始者。

8、平平仄仄平(第三个字可“平”)

9、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0、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1、唐玄宗时,郭子仪和李光弼曾同是朔方节度使安思顺的属下部将。两人之间有矛盾,平时互不讲话。后来安禄山叛乱,郭子仪升任朔方节度使,统兵抵御。李光弼就成了郭子仪的部将。皇帝命令郭子仪率部出征,李光弼担心郭子仪会利用手中权力寻机报复。李光弼对郭子仪说:“我过去得罪您,是我的不是,今后不管处置我,我无怨言,只希望高抬贵手放过我妻儿”没等李光弼说完,郭子仪紧抱李光弼说:“国家危急,正需要我们同心协力,眼下正需要你这样人才,怎能计较个人恩怨?”从此,郭李同心,在平息安史叛乱中,战功卓越显著。

1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却有自己的主见;小人容易苟同别人,却不能与人和平共处。

1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14、及羽背关怀楚的及的意思:赶上。

15、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与自己有关的事物,表示一个人对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或人给予关注和关心。例如:"他对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非常关心,总是及羽背关怀楚。"

1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7、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18、平平平仄仄(第一个字可“仄”)

1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20、语言的音乐美是修辞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汉语近体诗音乐美的一个表现形式就是平仄字音的错综安排,也就是诗律所谓的“黏对”。那么,近体诗诗律上的“黏对”究竟是什么意思?其内涵究竟是什么?学术界对此有不同的说法。《古汉语知识详解辞典》(中华书局1996年)“黏对”条说:  近体诗格律之一。“黏”与“对”合称。“对”,主  要指近体诗同一联中出句与对句的第二字平仄  必须相反。……“黏”,广义指一首诗的平仄皆合  格律,狭义指近体诗的上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出句  的第二字平仄相同。《语言学百科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粘对”条则说:  近体诗协调本联间和上下联间平仄的规  则。上下两联闽,下一联出句第一节拍点所在字  平仄必须与上一联对句第一节拍点所在字平仄  相同。……由于节拍点五言诗在二四字,七言在  二四六字,粘也即为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的二四  或二四六宇相同。在同一联中.出句如系平头(节  拍点所在字平声),对句必须仄头;出句如系仄  头,对句必须平头。对,即出句和对句的二四或二  四六字的平仄相对。以上两本辞书的释义显然不同。前一辞书强调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相同为“黏”,同一联出句与对句的第二字平仄相反为“对”,后一辞书则既说第二字的平仄相同或相反,也说第二、四、六字(五言为第二、四字)的平仄相同或相反。这种释义上的矛盾也反映在其他讲解诗词格律的书中,如王力的《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2版)说:  出句如系仄头,对句必须是平头;出句如系  平头,对句必须是仄头。这叫做“对”。上一联的对  句如系平头,下一联的出句必须也是平头;上一  联的对句如系仄头。下一联的出句必须也是仄  头。这叫做“黏”。这里所谓的“平头”、“仄头”,就是指句子的第二字的平仄。涂宗涛的《诗词曲格律纲要》、郭锡良等的《古代汉语》和蒋绍愚的《唐诗语言研究》等也都持有相同的观点。与此相反,张世禄等的《古代汉语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则说:  所谓粘对,“对”是指同一联中出句和对句的  第二、四、六字必须平仄相反,“粘”是指上联的对  句和下联的出句的第二、四、六字必须平仄相  同。朱承平的《诗词格律教程》也持有相同的观点。由此,我们不禁要问,近体诗格律上的“黏对”究竟应该怎样来下定义?  我们知道,格律诗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点:一、七言诗每句七个字,五言诗每句五个字,律诗共八句,绝诗共四句。二、按照《诗韵》押韵,不可邻韵通押;偶数句句末押平声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三、黏对:黏对不合,则须拗救。四、中间两联对仗。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如果黏对只看句子的第二字的平仄,能否做出合律的近体诗来?  先以孟浩然的《送吴悦游韶阳》为例:  五色怜风雏,南飞适鹧鸪。楚人不相识,何处求椅梧。  鷃  去去日千里,茫茫天一隅。安能与斥,决起  但抢榆。此诗押《诗韵》平声虞韵,中间两联可算对仗,句数字数也符合要求:如果黏对只看第二字,那么“色”与“飞”对,“人”与“处”对,“去”与“茫”对,“能”与“起”对,又“人”与“飞”黏,“去”与“处”黏,“能”与“茫”黏,这样一来,此诗就应该算是律诗。但是实际上,此诗首联对句第四字“鹧”与出句第四字“凤”失对,颈联出句第四字“千”与颔联对句第四字“椅”失黏,所以人们公认此诗是古风,并不是律诗。王力《汉语诗律学》第二十七节也是把它作为五言古体诗的。这样的诗其实还很多,例如薛据的《冬夜寓居寄储太祝》:  自为洛阳客,夫子吾知音。爱义能下士,时人  无些心。  奈何离居夜,巢鸟飞空林。愁坐至月上,复闻  南陵砧。“此”与“下”失对,“居”与“此”失黏,“月”与“空”失黏。又如王昌龄的《宿裴氏山庄》:  苍苍竹林暮,吾亦知所投。静坐山斋月,清溪  闻远流。  西峰下微雨,向晓白云收。遂解尘中组,终南  春可游。“斋”与“所”失黏,“微”与“远”失黏,“云”与“微”失对。这两首诗王力《汉语诗律学》第三十二节都认为是“字数偶然和律诗相同的古风”。  由此可见,以上这些五言古风,它们的第二字都符合黏对的要求,可是诗句中的第四字却失黏或失对,所以人们并不把它们归为律诗。由于这些古风同时也符合对仗和押韵的要求,因此,如果按照上述关于黏对只需看第二字平仄的观点,就很容易把它们错误地判断为律诗。  我们再看七言诗。以杜甫的《暮春》为例:  卧病拥塞在峡中,潇湘洞庭虚映空。楚天不  断四时雨,巫峡常吹千里风。  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暮春鸳  鹭立洲渚,挟子翻飞还一丛。此诗押《诗韵》平声东韵,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句数和字数符合要求,如果黏对只看第二字,那么“湘”与“病”对,“峡”与“天”对,“边”与“上”对,“子”与“春”对,又“天”与“湘”黏,“上”与“峡”黏,“春”与“边”黏,这样一来,此诗就应该算是律诗。但是实际上,此诗首联对句第六字“映”与出句第六字“峡”失对,颔联出句第四字“断”与首联对句第四字“庭”失黏,颔联出句第六字“时”与首联对句第六字“映”失黏,颈联出句第四字“阁”与颔联对句第四字“吹”失黏,颈联出句第六字“新”与颔联对句第六字“里”失黏,尾联出句第四字“鹭”与颈联对句第四字“池”失黏,尾联出句第六字“洲”与颈联对句第六字“欲”失黏,所以人们公认此诗是古风,并不是律诗,王力《汉语诗律学》第三十二节也说它是“全篇古体”。这样的诗其实还很多,例如杜甫的《雨不绝》:  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飏如丝飞。阶前短  草泥不乱,院里长条风乍稀。  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眼边江舸何匆促,未待安流逆浪归。“草”与“飏”失黏。又如黄庭坚的《次韵外舅谢师厚喜王正仲三丈奉诏》:  汉上思见庞德公,别采悲叹事无穷。声名籍  甚漫前日。须鬓索然成老翁。  家酿已随刻漏下,园花更开三四红。相逢不  饮未为得,听取百鸟啼匆匆。“叹”与“见”失对,“开”与“随”失对。“四”与“漏”失对,“鸟”与“饮”失对,“饮”与“开”失黏。  以上这些七言古风的第二字完全黏对,诗中也有对仗和押韵,可是它们的第四或第六字不黏或不对,因此不是律诗。由此可见,七言诗句单看第二字也是行不通的。  其实,王力在有些地方也曾谈到律诗第四字必须黏对,如《汉语诗律学》第三十节说:“但是,五古的黏对和律诗的黏对也不尽相同:律诗第二第四两句平仄都对,五古则第四字可以不管。”他的《诗词格律概要》第64页也表达了同样的意见。他还说:“本来,在原则上,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应该字字相对(我们在第九节里也如此说),为什么现在我们只谈第二字呢?因为以第二字为准,其他各字可推而知;又有些地方为了特殊原因,平仄不必相对的,如所谓‘一三五不论’,又如特拗的腹节,又加入韵的首句的末字,等等,所以为免语病起见,只谈第二字,其余各字则请读者依照各种情形,分别加以判断就是了。”(《汉语诗律学》第十节)原来王力是从做律诗的角度来谈黏对的。我们知道,律诗的平仄变化有固定的  甲乙。当句子的第二字确定以后,诗人就可以确定这一句采用什么句型,而确定了什么句型以后,其第四、第六字的平仄也就可以推知了。这当中当然还有一些变化,但是第二字确实是关键,所以诗人们常用“平起”、“仄起”的说法,也就是所谓“平头”、“仄头”。但是既然在说“第二字”的时候,还包含着“可推而知”的其他字,那么在下定义的时候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说“第二、四、六字”呢?而且我们现在往往还要利用关于“黏对”的定义,来判断古诗是否律诗,这就更不能只提“第二字”了。  蒋绍愚在《唐诗语言研究》一书中也提出了关于“黏对”的定义,他说:“唐代形成的近体诗讲‘粘对’。……所谓‘粘’,指的是上一联对句中的第二字要与下一联出句中的第二字平仄相同。”之所以这样认为,他的解释是:  唐人关于各联之间“粘”的规则,已经有理论  上的说明。《文镜秘府论·天巷·调声》:“或曰凡  四十字诗,十字一管,即生其意……诗上句第二  字重中轻,不与下句第二字同声为一管。上去入  声一管。上句平声,下句上去入;上句上去入,下  句平声;以次平声,以次又上去入;以次上去入,  以次又平声。如此轮回用之,直至于尾。”这里所  说的“一管”,就是一联。这段话是说每联中上句  第二字不得与下旬第二字同声。但上去入可算为  一声。如果第一联中上句第二字是平声,则下旬  第二字是上去入,而第二联中上句第二字就应是  上去入,下句第二字是平声;第三联中上句第二  字就应是平声,下句第二字是上去入;第四联中  上句第二字就应是上去入,下句第二字是平声。  这样轮回用之,直到一首诗完了。显然,这说的是  近体诗“粘”、“时”的规则。这里的“或日”,可能指  是是王昌龄。如果是那样的话,就说明在初唐时  期“粘”、“对”的规则就已形成了。(《唐诗语言研  究》)我们知道,“对”的规则,确立年代比较早,所以唐人的律诗中失对的现象极少发生。可是,初唐时期格律未严,黏的规则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一直到盛唐时期,近体诗才逐渐定型。王昌龄所处时代较早,即使是杜甫,也是“晚节渐于诗律细”,因此王昌龄讲的应该是近体诗形成过程中的规则,与近体诗成熟时期的规则是有区别的,我们给“黏对”下定义,还是应以成熟期的规则为准。  综上所述,我认为近体诗的“黏对”定义中还是要考虑到诗句的第二、四、六字,即“黏”是指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第二、四、六字必须平仄相同,“对”是指同一联中出句和对句的第二、四、六字必须平仄相反。考虑到历史上黏对的发展,则定义中还可以加上“黏对规则是逐步发展严格起来的”这样的意思。

21、近体诗可分为“律诗”(五律和七律)和“绝句”(五绝和七绝)两类。其与古体诗的区别是近体诗“句数固定”“押韵严格”“讲究平仄”“要求对仗”。其本质特征是“讲究平仄”。近体诗总共有四种句式,即1、仄仄平平仄(第一个字可“平”)

22、"楚"指的是古时候楚国的人,"及羽背"则是体现在《楚辞·离骚》这篇诗中,有关于辞章之美、风骚之隽的描述,用美妙动人的词句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3、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24、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大小事情都由此出发。有行不通的时候,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25、"及羽背关怀楚的"是一句古文中的描述,意思是关心、照顾、扶持,表示在他人身上发现其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愿意去帮助和关心他。

2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纯洁的友谊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庄子·山木》

27、“及”在这里是个古汉语词语,意为“和、与、跟随”。整个句子的意思是“(刘邦)和羽、背关等人一起关怀楚地”,表示刘邦对于占据重要地位的楚地非常重视,并且亲自派人前往考察、关心。其中,“羽、背关”指的是两位重臣,分别姓羽和姓背关,他们都是刘邦手下的得力助手,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句话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第六篇中对汉初建立过程的描述,反映了当时刘邦积极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态度和决策。

28、仄仄仄平平(第一个字可“平”)七言诗的句式,只是在这四种句子前各加上相反的平仄即可。律诗的格律只须记住这四种基本句式,就能利用“对”和“粘”的规则,掌握全诗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