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的名言名句
1、自相矛盾有两句话。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和“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2、自相矛盾意思就是自己提的问题,自己回答不出,"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出自一个典故。说古代有一个人拿着矛和盾去卖,在街上大吹自已的矛好用,盾更坚固,这时一个人站出来说,那用你的矛?戳你的盾呢,那人回答不上来,只好乖乖地拿着矛和盾回家了。
3、可俗话又说:进水楼台先得月
4、在《论语》中,孔子曾经有过一些自相矛盾的句子。比如在《学而》这一章中,他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句话似乎强调了要致力于根本之事,但在同一章节中他又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又似乎是在强调应该有知识、仁爱和勇气。这两句话似乎有点矛盾,因为一个强调根本,另一个则强调表现。这可能是由于不同语境下孔子不同的思考和表达方式所导致的自相矛盾。
5、俗话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俗话又说:交浅勿言深,沉默是金!
6、俗话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俗话又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7、可俗话又说: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
8、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
9、人类总是爱和自己闹对立,用自己目前的痛苦哄骗自己的希望,又用并不属于自己的前程,来欺骗目前的痛苦,人类的一切行为,无不打上自相矛盾和软弱的烙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10、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1、文言文《自相矛盾》共五句。
12、“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3、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第一句是劝子路,不要参和进去,有生命危险。
14、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可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
15、快过的决不会永久;我们说永远快乐,正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地自相矛盾。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围城》
16、自相矛盾
17、要我说天下间对儿媳妇不好的婆婆家就是自相矛盾的。怕儿子娶不上媳妇,又怕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没娶媳妇之前,不觉的命苦,不觉得儿子不孝顺。不觉得做饭累。
18、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19、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与法家矛盾。
20、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
21、可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
22、第二句,勇敢正直的人,就不怕危险。
23、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
24、俗话说: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
25、《自相矛盾》是一篇文言文,议论的句子为:
2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27、有仇不报非君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兔子不吃窝边草,近水楼台先得月;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出淤泥而不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姜还是老的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28、《论语·述而》:“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中国有很多自相矛盾的词语,比如“礼让为先”和“当仁不让
29、《论语·颜渊》)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0、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自相矛盾的名言名句
31、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们应该考虑到《论语》是一部记录了孔子的言行的书,内容涉及广泛,句子可能是在不同的语境下说的。因此,理解这些句子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文本背后的含义和语境,而不应该片面地以为孔子的言论是自相矛盾的。相反,我们应该从整体思想去理解和解释这些句子的内涵。
32、翻译:不能被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33、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34、秦代·韩非子·难一
35、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与有教无类
36、俗话说: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可俗话又说: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
37、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38、自然造物,决不自相矛盾,它决不使天性迟缓的动物,有快速走动的能力,因为这种能力对它并无必要。自相矛盾名言19世纪法国著名家、剧作家及诗人儒勒·凡尔纳《海底两》“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
39、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可俗话又说:不撞南墙不回头!
40、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41、第一句是劝子路,不要参和进去,有生命危险。
42、等儿媳妇娶进门了,儿子稍微对儿媳妇好点吧,就觉得命苦了,儿子不孝顺了。做饭也不会做了。你说这不是自相矛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