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造句
1、小明暑假去庐山避暑度假,外面酷热炎炎,而这里一片春天的景象,小明爬完庐山瀑布山顶,又去了牯岭、仙人洞,玩得不亦乐乎,乐不思蜀。
2、你或我或他或他们,或大家都乐不思蜀。
3、成语辨析:
4、你到了国外,可别乐不思蜀,忘了我们。
5、正音:乐:不能读作“yuè”。
6、——《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7、畏首畏尾:她的性格就是这样,干什么事情总是畏首畏尾的。
8、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后主举家东迁,既至洛阳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9、在现代汉语中,“乐”还有笑的含义,如乐眼。
10、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小名阿斗)继位。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帝曹奂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都城洛阳居住。
11、乐不思蜀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忘本。
12、魏帝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
13、反义词:狐死首丘、归心似箭、落叶归根、恋恋不舍。
14、朝代名。蜀汉,三国之一(公元221—263年),刘备所建,在今四川省一带。
15、意思是很快乐不思念蜀国,延伸造句:6、这个富翁到了纸醉金迷的巴黎后,便乐不思蜀,决定不再回香港了。
16、饮水思源:乐不思蜀、数典忘祖
17、乐不思蜀黄裳《榆下说书·诸葛的锦囊》:“'乐不思蜀'的那一幕,就是乃父东吴招亲的翻板。|那麦思敦更觉气色傲然,或饮或食,忽踊忽歌,大有“此间乐不思蜀”之意。(鲁迅《月界旅行》第七回)|看到眼前的美景,吃着可口的饭菜,我真有点乐不思蜀了。
18、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19、成语示例:
20、后来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话回答。司马昭于是说:“为何像是郤正的语气呢?”刘禅听了大惊,睁眼望著司马昭说:“您的话确实没有错。”左右的人都笑了。
21、近义词:流连忘返、乐而忘返、乐不可支。
22、气急败坏:心平气和,平心静气
23、饮水思源:源,水流起头的地方,指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不忘其本。含褒义。
24、乐不思蜀(lèbùsīshǔ),蜀:三国时期的蜀汉,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汉怀帝(刘渊追谥)刘禅。意思是很快乐,不思念蜀国。原义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后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25、三,反义词
26、扩展资料:
27、乐不思蜀意思是很快乐,不思念蜀国。原义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后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28、二、成语资料读音:lèbùsīshǔ解释: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忘本。近义词:流连忘返反义词:狐死首丘、归心似箭典故:
29、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30、望眼欲穿:奶奶望眼欲穿,等待着孙子的归来。
乐不思蜀造句
31、意思是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32、直言不讳:吞吞吐吐,旁敲侧击
33、成语用法:
34、畏首畏尾:原义是顾前顾后,十分戒慎恐惧的样子;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含贬义。
35、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36、辨形:蜀:不能写作“属”。
37、直言不讳:你有啥直言不讳的说出来,不要闪烁其词的。
38、乐不思蜀带着贬义性质,因此造句时一定要注意,例:你看,此间阿斗乐不思蜀,的确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
39、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40、望眼欲穿:望穿秋水,无能为力
41、有一天,司马昭问他说:"是否会思念蜀地?"刘禅回答说:“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国。”知道了这事,随侍刘禅的郤正就指点他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时,你应哭泣著回说:‘先人的坟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
42、直言不讳:指无保留地、坦率地谈出事实、意见或感情。形容一个人说话直爽,毫无隐瞒。含褒义。
43、成语出处:
44、用乐不思蜀造句:有的人一到城里,狠快沉迷于五光十色中,乐不思蜀,早忘故乡事了。你到了国外,可别乐不思蜀,忘了我们。想不到他上台北后,就乐不思蜀,怎麽也不肯回来。
45、一,概念:
46、一、导读昏庸无能的君主可谓登峰造极,也正是这一点让他在众多的古代昏庸君主中“脱颖而出”,十分有名。本文写刘禅被俘至洛阳后竟然乐不思蜀的事迹,从中可见此人昏庸之一斑。
47、畏首畏尾: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48、释义:原义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借以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49、乐:快乐;思:想,思念;蜀:三国时的蜀国。快乐得不思念蜀国。
50、司马昭宴请刘禅,故意安排蜀国的节目,在旁的人都为刘禅的亡国感到悲伤,而刘禅却欢乐嬉笑,无动于衷。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就对贾充说:“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这时,也不能辅佐,何况是姜维呢!”贾充说:“不是如此,殿下您又怎么能吞并他呢。”
51、气急败坏:恼羞成怒,大发雷霆
52、“乐”,普通话读音为lè,yuè,yào,lào,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乐”的基本含义为欢喜,快活;引申含义为使人快乐的事情,如取乐、逗乐;对某事甘心情愿,如乐此不疲、乐善好施。
53、饮水思源:叶落归根、知恩报
54、畏首畏尾:缩手缩脚,胆小如鼠
55、望眼欲穿:左右逢源,冷若冰霜
56、直言不讳:单刀直入,心直口快
57、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王曹奂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都城洛阳居住。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成语造句:看到眼前的美景,吃着可口的饭菜,我真有点乐不思蜀了。
58、饮水思源:做人要懂得饮水思源,长大后回报父母的恩情。
59、望眼欲穿:指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中性词。
60、辨义:“乐不思蜀”与“乐而忘返”有别:“乐而忘返”无“忘本”的意思;“乐不思蜀”则有“忘本”之意。
乐不思蜀造句
61、气急败坏:看他气急败坏的样子,一定是遇到什么不好的事情了。
62、气急败坏: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生气的样子。呼吸急促,狼狈不堪。因愤怒或激动而慌张地说话、回答或喊叫。含贬义。
63、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四川省成都一带。
64、二,近义词:
65、四,造句:
66、气急败坏:形容一个人非常生气,被气得特别暴躁不顾个人形象的状态的意思;畏首畏尾:形容一个人什么都怕的状态,与前怕狼后怕虎的意思相近;望眼欲穿:形容一个盼望见到什么人或者事的状态,好像把眼睛看穿了的意思;直言不讳:指一个人说话直来直去,不拐弯抹角,不顾忌别人的感受和可能对自己产生的不好的影响的行为;饮水思源:是人们得到了什么好处,不忘好处的来源的意思,与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一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