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
1、形而上学:《形而上学》。
2、亚里士多德(希腊)即使上帝也无法改变过去。
3、《修辞学》、《诗学》。
4、简单的地说,他说的人,不是有生命的人,而是指“人类”。而且,他指人类的时候,想到的不是我们所想的一群人,而是这一群人的一个称谓,接近名词。
5、在人的本质观上,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三个重要命题:“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是理性的动物”和“人是政治动物”.这是他分别从理性认知和社会生活两个视角对人的哲学的把握.“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这一命题集中体现和概括了古希腊爱智慧的传统;“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一命题强调人超越于动物的精神属性;“人是政治动物”这一命题素朴地猜测到人的社会属性.
6、自然哲学:《物理学》、《气象学》、《论天》、《论生灭》。
7、逻辑学:《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题篇》、《辩谬篇》,以上六篇逻辑学著作总称《工具论》。
8、亚里士多德,这五个字的读音是:yàlǐshìduōdé。
9、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涵盖了逻辑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修辞学等多个领域。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包括拉丁语、英语、法语、德语等,但原始的版本仍然是古希腊文。
10、在人的本质观上,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和智慧是人之所以为人而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的重要标志,他提出“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个重要命题。他认为:“对每一事物是本己的东西,自然就是最强大、最使其快乐的东西。对人来说这就是合于理智的生命。如若人以理智为主宰,那么,理智的生命就是最高的幸福”。
11、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他的作品是用古希腊文(HellenisticGreek)写的。古希腊文是一种已经消亡的语言,它是由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人使用的。
12、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高于公民,但是他也主张人有自己的权利,要求实现城邦和公民利益的平衡。他还确立了均衡正义原则。一方面对于不同出身、财产、地位、能力的人要平等对待,另一方面对于特殊的任务也可以给予特殊的优待。为此他非常推崇民主制和君主制的结合,在立法问题上实行民主,行政上实行君主制。
13、论动物:《动物志》、《动物之构造》、《动物之运动》、《动物之行进》、《动物之生殖》、《尼各马克伦理学》、《158城邦制》。
14、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15、苏格拉底(希腊)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哲学家告诉我们,“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
16、苏格拉底(希腊)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17、伦理学和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优台谟伦理学》、《政治学》。
18、三、教育的年龄分期不同1.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将教育的年龄分期分为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的儿童分别处于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阶段2.卢梭根据人的自然发展的进程,根据不同年龄时期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卢梭将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并逐一指出了各阶段儿童的身心特征,根据不同特征安排了教育重点。
19、亚里士多德提到了天性、习惯和理性是形成为人的三个因素。即重视人的天性、在良好的环境和正当的行为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通过教育发展人的理性,使天性和习惯受理性的领导,人就能成为有良好德行的人。在这三个因素中,教育显然有其特殊作用。
20、二、培养目标上的不同1.亚里士多德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培养能够遵守城邦秩序和公德的公民。但他同时又指出,一个人仅仅把理性用来控制情感还是不够的,还应当追求更高的目标,即自由思考的生活。这种教育就是自由教育,它是人的教育更高层次的目标。2.卢梭自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自然人”—不受传统约束、天性自由发展、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21、推崇民主制和君主制的结合;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2、四、影响人的因素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形成为人的三因素是:天性、习惯和理性,而卢梭则认为每个人都是由自然教育、事物教育、人为教育三种教育培养起来的卢梭认为事物教育和人为教育要服从自然教育,而亚里士多德则坚持天性、习惯服从理性的指导。
23、一、自然的内涵不同1.亚里士多德他首次提出了教育应“效法自然”的原理:“教育的目的及其作用,有如一般的艺术,原来就在效法自然,并对自然的任何缺漏加以殷勤的补缀而已。”他提出并要求教育要顺应人本身的自然发展。2.卢梭在卢梭看来,“自然”一词主要是指事物保持其本来性质,原始倾向,不受外界干预,在教育中就是指人的自然秉性
24、论人:《论灵魂》、《论感觉和被感觉的》、《论记忆》、《论睡眠》、《论梦》、《论睡眠中的预兆》、《论生命的长短》、《论青年、老年及》、《论呼吸》、《论气息》。
25、苏格拉底(希腊)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26、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是正义的体现,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必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而这样一个衡量是非曲直的恰恰就是法律,遵从法律便是遵从正义,所以,衡量法律的良恶与否,其标准为是否合乎正义
27、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学理论家。他出生于公元前384年,卒于公元前322年。他的出生地是希腊北部马其顿王国统治下的斯塔吉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