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知音有关的诗句和名言名句前面是善哉乎鼓琴
1、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4、“伯牙子期成为知音”的传说诗句在《伯牙鼓琴》中的是:“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伯牙擅长弹琴,而钟子期则善于欣赏音乐。钟子期能够听懂伯牙的琴声,领会他的心意,两人因此成为了知音。这个传说故事表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和真挚的友谊,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对于音乐和友情的崇尚。
5、明代:冯梦龙《高山流水》
6、《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锺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7、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8、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于今交道奸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
9、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10、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
11、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2、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
13、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14、高山流水冯梦龙
15、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16、这段伯牙鼓琴,御知音钟子期领会琴曲,志在高山流水的故事,表现了伯牙琴技高超,表达了知音难觅的感慨。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喜欢弹琴,钟子期则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将自己的情操和志向。融入情深,用情深来表达他的心智和情感,而钟子期每次都能快速、准确地听出来。
17、唐代:薛涛《寄张元夫》
18、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19、俞伯牙善哉乎鼓琴,得遇知音钟子期。
20、“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俞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俞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魏魏乎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流水”钟子期死,俞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