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此处群峰攒聚,中通一线,地势十分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娄山关一役关系着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
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出自: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
3、这时已近黄昏,红军在夕阳映照下,疾迅通过娄山关。2月26日,击溃了向娄山关反扑之敌,2月27日在遵义以北粉碎敌三个团的阻击。28日,红军乘胜追击再取遵义。这次战役是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个大胜利,也是长征途中的最重大的战略转折。
4、1893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1976年逝世于北京。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是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5、王图霸业久摧残,血迹烧痕尚未寒,和形带影才两个,杜鹃声里据征鞍。——吴中蕃《娄山关感事》
6、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细雨鱼儿出,微风细雨斜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7、此作通过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以景入情,情中有景,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8、在《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词中,就充分反映出毛主席的诗词都是经过严格的锤炼和润色,从而使诗词更加凝练生动,更能抒情达意。像这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全诗的诗眼,似乎让人感受到了革命进程终于出现转折的喜悦心情,让人感受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壮志豪情。
9、译诗:西风正壮烈地吹送,大雁鸣霜、晓月当空。晓月当空啊,嗒嗒的马蹄令人心碎,军号声声沉郁低回。群山起伏长路漫漫恰似黑铁,如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啊,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扩展资料“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简炼地指出了战斗的时间、景候,还创造出一个壮烈的抒情氛围。一开始三个字“西风烈”,悲声慷慨高亢,英雄落寞之情划破寒空,直上云天。其中尤其这个“烈”字,让人读来不禁泪雨滂沱,犹如置身凛冽的西风之中耸然动容,平添悲壮。
10、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晓月当空,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11、【娄山关的诗词是谁写的】《忆秦娥·娄山关》的诗意是:西风正壮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晓月当空啊,嗒嗒的马蹄令人心碎,军号声声沉郁低回。群山起伏长路漫漫恰似黑铁,如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啊,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12、祭暗香,葬笑颜,掬泪花,漫遐思,听絮絮风声,篇篇哀字。此时回眸,已是镜中花,水中月。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人生只若初相见,何苦悲伤离别恨。丝丝牵挂,悬浮我心。曾记否?清晰的画面,夜的温馨,月下的浪漫,你醉人的笑?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孤独的夜,独自彷徨,丝丝冷气,慢慢穿过心房,蓦然回首。明夜雨不懂,轻逝花落空。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1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14、不要说娄山关坚硬如铁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15、主席的诗词,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16、译文:西风正壮烈地吹送,大雁鸣霜、晓月当空。晓月当空,嗒嗒的马蹄令人心碎,军号声声沉郁低回。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17、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18、中心思想:激抒自己一腔英雄豪气以及对获胜的信心。诗人感到即便过去遭过一些失败,但可以“从头越”。
19、西风正壮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晓月当空啊,嗒嗒的马蹄令人心碎,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20、两位革命老人,一生挚友,虽重病缠身,为了国家的前途未来,仍在不停地思考着、探索着。主席最后的这首诗,字不多却感人,读来让人心碎,禁不住潸然泪下。
21、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
22、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23、《江南》这首诗出自汉乐府,并没有准确的作者。(原文)《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白话译文)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扩展资料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的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汉初,乐府并没有保留下来。到了汉武帝刘彻时,在定郊祭礼乐时重建乐府,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24、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25、这首词题目中的娄山关又称娄关、太平关建立在险峻的山峰之间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60公里。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一线”。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此处群峰攒聚中通一线地势十分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娄山关一役关系着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
26、《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娄山关感事》作者:吴中蕃(明末)王图霸业久摧残,血迹烧痕尚未寒,和形带影才两个,杜鹃声里据征鞍。《无题》作者:郑珍(晚清)山势西来万马奔,大娄一勒九旗屯。天随地入藤罗峡,入共云急虎豹门。
27、综观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一体,水乳交融。而且其结构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上阕沉郁,下阕激昂,上阕取冷色调,下阕取暖色调,色彩对比强烈,感情对比亦同样强烈,上下阕的强烈对比,恰恰反映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作为一代伟大指挥若定的气魄。
28、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9、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30、通过猛烈的西风声、凄厉的雁叫声、细碎急促的马蹄声和时断时续、悲咽带涩的喇叭声,暗示战斗紧张激烈,通过描写海涛般起伏的苍山、如鲜血般殷红的残阳,借以表现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激战情景。
31、《清平乐·六盘山》是现代思想家、革命家、诗人毛泽东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阕从眺望远景起笔,写了登上六盘山所见到的北国清秋的景色,回顾了长征的胜利,表达了红军北上抗日的坚强意志。
3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3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4、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忆秦娥娄山关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另附写于1934年的原版本:西风烈,梧桐叶下黄花发。黄花发,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35、这首词慷慨悲烈、雄沉壮阔,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风萧萧兮易水寒”般的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这一节情景。
36、此词写于1935年2月,最早发表于1957年1月的《诗刊》上。1935年2月25日凌晨,红军向娄山关挺进,在红花园与黔军遭遇,傍晚时分终于把这座雄关控制在手中,使大部队顺利通过。由于这一仗意义重大,所以诗人心情无比激动,在战斗结束不久即挥笔写下此词。
37、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
38、夏天你的冰雪在溶化,江河纵横流淌,有些人或许葬于鱼腹。你的千年功过是非,究竟何人曾予以评说?
39、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40、当年忠贞为国愁,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41、山,傲立苍穹如长剑,刺破青天剑锋没伤残。天像快要塌下来,全靠着山的支撑,天才得以铺展于宇宙间。
42、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43、西风正烈,大雁鸣霜,晓空当月。马蹄声碎,军号呜咽。上阕主席通过描写情景交融的战争场面,把红军战士慷慨赴死的英雄壮举和坚毅勇敢的革命精神充分烘托出来。
44、另外,“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两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极为广泛。当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挫折或困难时,以此来表达我们心中强烈的感受,以及我们将暗自下定决心,树立必胜之决心,克服万重困难,以致于最后获得成功。
45、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46、【娄山关的诗词是谁写的】原文: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47、六盘山上雄峰再拔,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48、透过这种情调,读者可以想象到即将来临的战斗的紧张和艰险。“霜晨月”虽读上去是三字一顿,但一幅晓月寒霜图幻化而出,而在图中美丽的大雁也为这美丽晨景感动得如歌如泣了。
49、2月25日凌晨,红军向娄山关挺进,在红花园与黔军遭遇,黔军仓皇应战,败退关口,红军沿盘山道猛烈攻击,傍晚时分终于把这座雄关控制在手中,使大部队顺利通过,迈向胜利的前程。由于这一仗意义重大,所以诗人心情无比激动,在战斗结束不久即挥笔写下此词。
50、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51、《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
52、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及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53、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会后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了军事指挥小组。为了继续长征,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准备于泸州与宜昌之间渡过长江;但遇到阻碍,毛泽东果断地决定二渡赤水,折回遵义,于是再次跨越娄山关。
54、2月28日毛泽东随中央军委纵队登上娄山关极目四望欣然作笔写下该词。由于这一仗意义重大所以诗人的心情无比激动在战斗结束不久即挥笔写下这首诗词。
55、1935年8月,毛泽东主席粉碎了张国焘分裂红军的路线后,率红一方面军继续向陕北根据地挺进。9月中旬,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奇迹般越过岷山草地,进入甘肃南部。
56、娄山关又名娄关、太平关,是遵义县娄山山脉主峰,海拔1400米。娄山古名不狼山,苍莽逶迤于遵义县、桐梓县、正安县、绥阳县数百里间。娄山关处峰岭摩天,中开一线,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现有川黔公路通过。明万历年间的杨氏,清咸丰年间的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都在此留下了载入史册的战争。其中平播之战中名将刘挺率领的明军,以点灯为号冲上高地,“点灯山”由此而来。1935年2月,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此揭开遵义战役的序幕。遵义大捷,娄山关闻名天下。现有毛泽东手书《忆秦娥•娄山关》大理石碑一块。。
57、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58、就是前面说的"举世闻名的",娄山关亦称太平关,位于遵义、桐梓两县交界处,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两次娄山关战役保证了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是我国重要的“红色”基地。毛主席有首《忆秦娥·娄山关》,作于一九三五年二月。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所以作者在文中反复使用了"从头越",表现了对主席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的崇敬和向往。
59、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晓月当空,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60、《忆秦娥•娄山关》是在长征途中创作的。1935年1月红军在长征途中离开遵义,原准备在泸州和宜宾之间渡长江与四方面军会合。但由于国民党军队重兵集结防守,红军便改变路线,再渡赤水,东进桐梓,重返遵义。当时贵州军阀王家烈派出两个师的力量扼守娄山关,阻断红军重返遵义的道路。红军战士就在娄山关和板桥之间与敌激战,重创王家烈军队,拿下娄山关,占领遵义城。这首词就是在中国革命即将发生转折、红军战士又恰好取得一场胜利的背景下,主席奋笔疾书,创作出来的豪迈诗篇。
61、这首词题目中的娄山关又称娄关、太平关,建立在险峻的山峰之间,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60公里。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一线”。
62、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63、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年),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64、《十六字令》描写了长征路上的山,气势博大雄浑,豪放洒脱,气韵天成,尽显山之体势、风骨,也折射出作者宏大的胸襟和抱负。
65、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66、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注释):〔咽(yè页)〕在这里读入声。本义是声音因梗塞而低沉,这里用来描写在清晨寒风中听来时断时续的军号声。〔从头越〕重新跨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他自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娄山关:遵义市之北,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烈:猛烈,强劲。长空:辽阔的天空。碎:细碎。咽:声音阻塞低沉。漫道:莫道。
67、一片送给欧洲,一片赠予美洲,一片留给日本。在这和平世界里,整个地球将像这样感受到热烈与凉爽。
68、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69、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70、山势西来万马奔,大娄一勒九旗屯。天随地入藤罗峡,入共云急虎豹门。——郑珍《无题》
71、本词写于娄山关激战之后,以娄山关之战为题材,虽然写的是翻越娄山关的行军情景,写的是胜利后的所见所闻所感,但运用的是高度综合法、侧面描写法,把两天的战斗历程浓缩为一天,通过严肃、紧张的行军气氛,透露出激战的先兆。
72、《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写于1935年的一首慷慨悲烈、雄沉壮阔的词。
73、娄山关位于娄山山腰最高峰,离遵义不远,是进出四川的要道,地势险要。向有“万峰插天,中间一线”的说法。 想当年,就在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上,红军将士凭着一种豪迈的战斗激情,硬是撕开了一个口子。
74、娄山关:遵义市之北,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
75、《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写于1935年写的。
76、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77、山,高耸入云端。给快跑的马儿再加几鞭,翻越山巅未下鞍。惊诧高又险,回头瞥一眼,离天只有三尺三!
78、10月7日,红军在宁夏六盘山的青石嘴,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了六盘山。此词即是作者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79、《忆秦娥·娄山关》原文如下:
80、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81、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
82、王图霸业久摧残,血迹烧痕尚未寒,和形带影才两个,杜鹃声里据征鞍。
83、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是长征期间红军被敌人围追堵截抢夺娄山关的真实写照。词的上阕写拂晓时红军向娄山关进军的情景,下阕写红军傍晚时越过娄山关时的壮丽景象。
84、从长征中遵义会议召开到新中国成立,是“而今迈步从头越”阶段。这个阶段毛泽东主席带领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忆秦娥•娄山关》正好反映了这一历史阶段的进程初期,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充满激情的雄风壮志。这首词充分反映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和革命者的坚定信念。熟悉诗词的读者都知道“忆秦娥”是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娄山关”是词的题目,也表明了这首词所反映的事件就是娄山关激战。
8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毛泽东诗词
86、长征过程中土城战役失败后毛泽东认真总结教训亲自指挥了他一生最为得意的四渡赤水行动。他决定放弃和张国焘会合挥师东进再渡赤水回贵州攻打黔军。
87、导语毛泽东主席一生写了很多诗词,现在能够见到公开发表的就有上百首。其中长征时期是毛主席诗词创作的高峰期,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都出自那一时期。《忆秦娥·娄山关》就是长征时期的作品,那么毛主席写作这首词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源泉是什么呢?作者空山借回答问题的机会,给大家还原一下当年创作这首词的历史场景。
88、长征过程中,土城战役失败后,毛泽东认真总结教训,亲自指挥了他一生最为得意的四渡赤水行动。他决定放弃和张国焘会合,挥师东进,再渡赤水,回贵州攻打黔军。
8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念奴娇·昆仑
90、该词虽写战争,却没有硝烟弥漫、尸横遍野的场面,诗首描写战地肃穆气氛,衬托红军战士的英勇豪迈,中间显示诗人面对长征中不可预知的困难所具有的从容的气概。
9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92、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93、不要说娄山关坚硬如铁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94、红军沿盘山道猛烈攻击红军二渡赤水后于2月25日攻克娄山关控制住这座雄关使大部队顺利通过。随后红军沿盘山道向关口猛烈攻击又在点灯山一带的山梁上与敌激烈拼搏经过反复争夺终于占领点灯山高地牢牢控制了关口。这时已近黄昏红军在夕阳映照下疾迅通过娄山关。2月26日击溃了向娄山关反扑之敌2月27日在遵义以北粉碎敌三个团的阻击。28日红军乘胜追击再取遵义。这次战役是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个大胜利也是长征途中的最重大的战略转折。
95、清晨,寒霜漫天,西风猛烈地吹荡,晓月依然挂在天边,这时雁的叫声阵阵传来,长空浩大无涯,大雁哀凉清幽,凄婉悠长的景致出现了,音律前(第一句)急后(第二句)慢,在鲜明的对比中产生回肠荡气之感,更增添几分冷峻与悲壮。
96、毛泽东这首写于1935年的《忆秦娥·娄山关》慷慨悲烈、雄沉壮阔,通过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以景入情,情中有景,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原文忆秦娥·娄(lóu)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y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另附写于1934年的原版本:西风烈,梧桐叶下黄花发。黄花发,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97、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98、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99、《忆秦娥·娄山关》是现代革命家、文学家毛泽东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从内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描画了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100、《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写于1935年的一首慷慨悲烈、雄沉壮阔的词,通过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以景入情,情中有景,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