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瞿应绍,字子冶,号月壶,晚号瞿甫,又署老冶、壶公冶父,室名“毓秀堂”,官至浙江玉环同知,清中期书画家。最善画竹,兰、柳亦工,兼能书法篆刻。
2、壶中百变,首推石瓢。紫砂壶历史源远流长,石瓢壶在紫砂壶的发展历史长流扮演者不可或缺的位置。其中最经典的五大石瓢壶是:
3、▲行有恒堂梅花诗文石瓢壶吉安款
4、悠悠几千载,文人自古多风流,描绘世态万千,展抒励志情怀,托寄闲情逸致,多离不开文学与书画,或字字珠玉,或精描细琢,得以绵绵无绝于博大的中华民族文化之林,紫砂壶就是很好的载体。
5、戴相明(1924~2002年),又名莲生,继承家业为铁画轩第二代传人。三岁时,其父铁画轩创办人戴国宝病逝,戴国宝夫人戴杨德宜接掌店务。1942年戴相明自教会中学高中毕业,见老母年逾花甲,精力不济,店中库存减损无数,楼仓已显空蔼,无奈辍学从商。
6、【石瓢壶刻什么字最经典】其紫砂作品以茗壶为主,年轻时先由方器入手,兼做圆器,随着其与书画界的交往,逐渐偏重光素器型的制作,最后是以几何形壶奠定其个人风格。作品特色在整体造型古朴典雅,形器雄健严谨,线条流畅和谐,大雅而深意无穷,散发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
7、“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
8、这五把紫砂壶已有三把进行了拍卖:“寒汀壶”、“相明壶”、“唐云壶”,并都曾创过当时紫砂拍卖的纪录。
9、“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石瓢”是紫砂传统经典款式,型态雅致,舒展挺拔,端庄稳重,刚中有劲,敦实调和。
10、盌(碗)外绘上的花枝,由器足攀过盌沿一直伸延至盌内。此种装饰风格为“过墙枝”,如果将其展开,就是一幅完整的福寿图,并不是内外单独的图案。
11、南台为画家许凤。字南台,上海人,工青绿山水,仿文赵法,苍秀入古,是海派名手,画作传世极少,《海上墨林》有传。
12、但为清风动,乃知子猷心
13、不只是玩壶的人喜欢石瓢,紫砂艺人们也很喜欢石瓢壶,传统经典壶型,长盛不衰!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多种石瓢。
14、壶身2:坡公画简而意无穷,曰数寸有寻丈势。
15、反面:「几度花时醉花下,三年江北梦江南」并记「惜抱轩咏梅花句,盖先生不独以文传也」
16、落款:景舟先生吴倩并题
17、此壶泥质赭紫温润,造型流畅。壶身曲线柔和流畅。从整体上看,壶身上部扁大,尤其是“人”字形直线的运用,造成一个在主视角度以内的梯形表面。这把壶弧度大,宜书宜画,显现了简朴大方的气度,是件“智欲其圆、行欲其方、刚柔兼施,允克用藏”的珍品。
18、其实没必要分那么细的泡普洱一般喜欢口大肚大的器形,瓦当井栏之类的。但是我用石瓢泡也不错。个人觉得,紫砂壶泥料好,做工好,你爱泡啥茶就泡啥茶。只是新壶夺香,先用喝过的茶叶泡在壶里养半年,然后再拿去泡茶喝。段泥,本山绿这种颜色浅的泥料,你要是喜欢看它颜色变化大呢,就用来喝红茶,熟普之类的,段泥能养成降坡色。不然就喝绿茶,养出来颜色浅。器形上少选花里胡哨的,常见壶型都不错。用过上百把紫砂壶,什么泥料泡什么茶真的不需要那么细致,差别不大。器形我喜欢肚大的,泡普洱,茶能完全展开。
19、据相关资料记载,石瓢壶是经由石瓢与紫砂工艺的结合演变而来的,其前身石铫是小烹器的一种,主要用来煮水和煎药使用,苏轼曾拥有一把石铫壶,并被大才子用来创新煮茶,并提以后由诗画家尤荫有幸收藏,有苏提字并且本身壶底刻有宋哲宗的年号:元祐字体,因此被清朝内府,爱壶情深,尤荫就叫人用紫砂仿制制作。
20、石瓢壶,可谓是紫砂器中的王者,深受人们的喜爱。由陈曼生依照元代瓢器设计的石瓢壶,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启传奇之旅,魅力恒久不衰。
21、在石瓢的发展历史中,北宋的大文豪苏轼不得不提,苏轼一生辗转南北,仕途不顺,在人生遭受坎坷时,他就把相当多的兴趣转移到了日常生活的品味上。
22、从石瓢的诞生到其发展演变,每一代壶艺大师,都伴随一代经典石瓢的问世,它们以自己独特的神韵美感,和而不同地在紫砂历史长河中绽放光芒。"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苏东坡把金属"铫"改为石"铫",这与当时的茶道有着密切的关系。苏东坡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发现当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铜、铁器皿味道好,于是他就地取材,模仿金属吊子设计了一把既有"流"(壶嘴),又有"梁"(壶提)的砂陶之"铫"用来煮茶,这"铫"也即后人所称的"东坡提梁"壶,这可谓最早的紫砂"石铫"壶。
23、民国漱石生《退醒庐笔记》:“邑绅瞿子冶广文,应绍书画,宗南田草衣。道、咸间尤以画竹知名于时。……更喜以宜兴所制紫砂茶壶,绘竹于上而镌之,奏刀别有手法,为他人所不能望其项背,故当时一壶之值,已需四两。逮瞿物故之后,阙值更昂。今偶有此种‘瞿壶’,骨董肆皆居为奇货,非十金、数十金不可,而真者尤未必能得。”
24、▲子冶石瓢通刻竹枝、梅花
25、紫砂陶刻在各类器具上,通过各种刀法的运用刻绘作品,但更多的功夫却在刀外。要有较高的审美眼光,有过硬的书画功底,因材谋篇,又要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刀纵思橫,表达作品的意境与灵魂,使人百看不厌,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26、目前1000000+人已关注了我们
27、壶身铭:“冬心先生余箴其画竹研,研背有竹一枝,即取其意。板桥有此一纵一横,颇有逸情。子冶藏板桥画盖仿梅花P102者。仿梅道人子冶自记。”壶盖铭“宜园”。盖印“吉壶”。把下印“彭年”。
28、石瓢壶,此款为紫砂茗器中经典款式,要根据紫砂壶的泥料来选择泡茶的种类。紫泥,分为紫泥、清水泥、底槽清三种。建议冲泡乌龙茶生茶、普洱茶各种系列等。清水泥,建议冲泡普洱茶各种系列、乌龙茶生茶、铁观音、花茶、红茶、绿茶、龙井、碧螺春。底槽清,建议冲泡普洱茶各种系列,乌龙茶生茶,龙井,花茶,碧螺春,红茶,绿茶等。红泥,又分为红泥、朱泥、红皮龙三种,建议冲泡乌龙茶生茶、铁观音、普洱茶各种系列。朱泥,建议冲泡铁观音,台湾高山茶,普洱生茶,乌龙茶生茶,龙井等。红皮龙,建议冲泡铁观音,台湾高山茶,普洱茶,乌龙茶生茶,龙井,绿茶,红茶等。
29、高83mm口径86mm南京博物院藏
30、壶身铭:『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药城兄嘱,吴倩并题』
31、此壶为提梁壶中的一种,石瓢壶身浑厚拙朴,壶底有三足支撑,给人有一种悬空而稳重之感。提梁较粗,造型很别致,作半圆形,不是取其轻巧,而是取其纯拙,以与壶身相称,整体构思细密。盖印“彭年”,底印“阿曼陀室”。铭文:“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曼铭。”内容也很有意思,如此切茶切壶佳题妙句,与茶的温馨氤氲成浓郁的陶然境地,不仅反映出文人雅士的行为指向,而且给人以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感受。
32、那么,紫砂“石铫”何时称“石瓢”呢?这应从顾景舟时期说起,顾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石铫”应称“石瓢”,从此相沿均称石瓢壶。
33、各种石瓢壶,你有几种?
34、淡水茶道文化有限公司IDanShuiTeaHouse
35、每个爱壶之人,如果没有几把钟情的石瓢,将会是多么大的遗憾!如果你的茗壶能够撑起石瓢壶的发展历史,不仅是一件有成就的事,更是人生的一件乐事!
36、江寒汀(1904~1963年),又名庚元、石溪、上渔、寒艇。江苏常熟虞山镇人。十六岁从陶松溪习花鸟画,廿八岁开始卖画为生。因纵观宋、元名迹,悟其谨严,放纵之情,对双钩填彩,没骨写生,均所擅长,尤其描绘各种禽鸟。家中亦养许多鸟兽,供写生之用。风格近清代华岩一路,笔墨老到,色彩明丽,形象生动,构图稳健,对虚谷、任颐的画风深有研究,偶尔仿制,几可乱真,有“江虚谷”之称。
37、紫砂陶刻离不开中国画的构图法则,以散点透视构图,虚实得当、讲究留白,体现画境,又因为紫砂陶刻多是各种各样的曲面创作,在借鉴中国画构图法则的基础上,要适当做出调整。
38、拓片版如一个扇面展开,足见子冶书画和雕刻功底非常深厚,历经几百年,壶身饱经风霜,堪称极品。
39、子冶石瓢壶刻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很多作品都是通刻、满刻,即壶身的图案延伸到壶盖,从壶身到壶盖共同组成一幅完整的构图;除壶身外,壶盖经常书刻铭文。如同瓷器中盘、碗上的过墙、过枝绘画装饰风格。
40、这件作品,呈扁圆形,上窄下宽,富有稳重感。壶盖为扁圆状,壶钮似一缓坡的拱桥,壶底有三只圆足,线条流畅,寓意深邃。壶面绘有修竹数枝,落款『湖帆』;与此相对的壶面,是行书壶铭,上书『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药城兄属,吴倩并题』字样。“药城”是唐云的字号,“吴倩”乃吴湖帆。
41、陶艺一绝、书画一绝、篆刻一绝、珠联璧合,完美至极,紫砂史上刚柔相济的五把石瓢壶于此留名。据顾景舟胞弟顾陆洲回忆,曾跟随顾景舟由戴相明陪同前去看望江寒汀,顾、戴、江……等人之间的密切联系,显示出其间的深厚交谊。时隔整一个甲子后,这五把壶多数亦辗转易手,分散大陆和台岛之间,秘不示人。
42、此壶,由申锡制、子冶铭、子冶刻竹、景舟配盖,一把壶的渊源与传承,多么奇妙。
43、【石瓢壶刻什么字最经典】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石瓢是紫砂传统经典款式,型态雅致,舒展挺拔,端庄稳重,刚中有劲,敦实调和。苏东坡把金属铫改为石铫,这与当时的茶道有着密切的关系。
44、寒汀石瓢壶纵:5cm宽:8cm高:9cm(江寒汀旧藏)
45、子冶石瓢通刻梅花邵亚芬制
46、壶盖:「子冶画壶」刻铭,内侧铭「宜园」
47、挺好的,现在比较流行刻字
48、瞿子冶,继曼生之后,又一位与紫砂壶艺术密切结合的文人,他将书法绘画与紫砂壶结合起来,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文人风貌,人称“瞿壶”。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就是子冶石瓢。
49、壶身另一面刻绘“雪英、寸金、云叶、金钱、玉华、蜀葵宣和茶录”诸字。
50、再到清代陈曼生更是把紫砂壶与文学书法篆刻绘画紧紧联系起来。陈曼生,酷爱紫砂壶,擅长古文辞,精于雕琢,以书法篆刻成名,其文学、书画、篆刻样样精通,才气过人,是第一位在紫砂壶上铭刻作诗。后来者清代瞿应绍,字子冶,书画家,他在杨鹏年所制石瓢壶上刻竹,后人称子冶石瓢,在当时已是千金难求。杨鹏年制汉瓦壶上洋洋洒洒刻着“放下屠刀否,心莲倾刻开,三千今世界,开眼见如来”,紫砂壶自身带有文化气息,佛缘,岂有不受文人雅士佛教人士喜爱呢?
51、2015年秋拍以27,025,000元成交
52、并由梅调鼎、任伯年、胡公寿、虚谷、徐三庚、陈山农等金石书画家、文化名人参与,是艺术素养极高的艺术创作团队。
53、首创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之工艺,随意制成,天然有致。他善镌刻、工隶书。常与当时名人雅士陈鸿寿(曼生)、瞿应绍(子冶)、朱坚(石梅)等合作制壶。
54、从上述两段文字可以看出,顾景舟先生明确表示这些镌刻是自己亲历亲为,那么笔者的推论又是如何呢?
55、子冶石瓢,三角形结构削直硬朗、挺拔俊逸,线面转折简洁明快,整器透出一种“骨力”,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强,激荡人心。子冶石瓢独具魅力的地方,就在于它在柔和中所展露的,积极进取的个性。
56、此壶色深紫,光泽柔和细腻,刻兰花稿及“兰香当春”铭。底款为“顾景舟”,盖内钤“景舟”小方章。高:7cm.最大长度:5cm江寒汀刻铭
57、每个爱壶之人,如果没有几把钟情的石瓢,将会是多么大的遗憾!有心爱的石瓢壶常相伴,是人生的一件乐事!
58、第从上文所列举明确表明镌刻者的两处文章的发表时间来看,顾老写这些文字时,在紫砂领域已独树一派,自成一家,大可不必用混淆这些镌刻的作者来为自己揽名,而顾老记忆力出奇的好是大家公认的,因此也几乎不大可能本人出现记忆上的偏差。
59、盖印:『景舟』底印:『顾景舟』
60、男人都爱“瓢”,好“瓢”!石瓢造型经久耐看,拿捏适度,出水暴爽,是男人的不二选择!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石瓢这种刚劲中带着秀美,柔和中显韧力的特点就恰好迎合这类人群的需求,受推崇自然在情理之中。
61、反面:镌刻“寒生绿樽上,影入翠屏中”落款:寒汀兄属吴倩自题
62、反面:镌刻“但为清风动,乃知子猷(yóu)心。”
63、关注(紫砂壶百科书),每天学习紫砂基础知识(泥料、壶型、工艺)。
64、▲艾农书王东石制何心舟刻石瓢
65、如果有点壶比较重就泡浓茶(铁观音)壶轻点就泡(红茶)安徽合肥(徽号茶府)宜兴紫砂壶欢迎您!安徽茶叶、个人收藏、单位紫砂礼品订做(加刻公司名称)、紫砂杯、紫砂壶鉴定、代养壶等!
66、上世纪40年代末期,顾景舟常往来于宜兴、上海之间,经铁画轩主人戴相明介绍认识了江寒汀、唐云、吴湖帆、王仁辅、来楚生……等书画篆刻家,由此,令顾景舟的创作思想与艺术格调多了不同视野的养分。
67、顾景舟先生在四十年代末期常往来宜兴、上海之间,经铁画轩主人戴相明介绍认识了江寒汀、唐云、吴湖帆、王仁辅、来楚生等著名书画篆刻家,令顾景舟的创作思想与艺术格调多了不同视野的养分。
68、几百年间,紫砂艺人们创造出了许多“石瓢”造型,比较有名的有曼生石瓢(子冶石瓢)、胖瓢、景舟石瓢、汉棠石瓢。按形体及工艺分,又有高、矮、如意、提梁、开片、嵌纹、六方、四方抽角石瓢等。
69、(石羡)这个字,能打出来。可以用下面的输入法来打。用郑码输入法可以打出来:“?”的郑码编码为:gutr在写字板或Word文档中,键入字符编码:25584然后按Alt+X组合键;也可以打出:“?”。以上所述,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指正!
70、反面:板桥有此一纵一横,颇有逸情。子冶藏板桥画,盖仿梅花盦(ān)者
71、这件山水子冶石瓢,为目前已知唯一刻画山水的子冶石瓢,堪称孤品。
72、(个人原创,头条首发)
73、现在来看,从乾隆开始,紫砂壶就开始了模具壶,一直存在手工壶和模具壶的争议。手工制壶一直是真正喜欢紫砂壶事业的工匠的追求,也是壶友收藏的标准之一。
74、10位紫砂名家做的《仿古壶》,你最喜欢谁的?
75、此款充分体现了智欲其刚,行欲其方,刚柔兼施,允克用藏的精髓,蕴精气神韵于一身,可称之为大家,可视为壶之智者。
76、壶身上排横字:……如水画此遣兴(前面的没有拍下来)
77、吴湖帆(1894~1968年),名倩,本名万,后名翼燕,号倩庵,又号东庄,现代绘画大师,书画鉴定家,斋名梅景书屋。早年与溥心畬被称为“南吴北溥”,后与吴子深、吴待秋、冯超然、在画坛有“三吴一冯”之称。
78、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
79、而这里的“子猷”又有何指呢?推测湖帆先生寓紫砂为竹,把景舟比作子猷,暗赞胸臆疏朗的景舟先生视砂艺为毕生追求的高远志向;同时我想湖帆先生可能也是拟把顾景舟比作高洁不屈的雅竹,自己似子猷,通过和景舟先生的交往,通过景舟先生砂壶,他也已把这位艺高品重的年轻人视为了自己一生的挚友,真是人生交契,唯知音者聚。
80、底款:『顾景舟』盖款:『顾』、『景舟』高:2cm宽:5cm内口径:3cm
81、反面诗句: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
82、子冶是继曼生后又一位与砂艺密切结合的文人。多与杨彭年、吉安等制壶高手合作,在紫砂壶上装饰的金石、书画、镌刻,格调高雅,韵致怡人,堪称“书绝、画绝、壶绝”,时人称为“三绝壶”。
83、(2011年上海春秋堂秋拍)
84、善鉴别收藏古董,书画、篆刻。有诗、书、画三绝”之称。其墨竹工力最深,纵逸自如,常绘梅竹。
85、成交价:RMB368万
86、石瓢提梁壶高11厘米口径7厘米清杨彭年制、陈曼生铭
87、石瓢壶的每一种变化,都独具美感,牵动爱壶人的心。今天我们从古至今,依次来看石瓢壶的发展演变,看你最钟情哪把瓢?
88、这把子冶石瓢壶身高耸,直炮壶嘴倾斜角度与壶身不一致,壶钮呈桥型弧度缺乏立体感。
89、石瓢壶是清代后期曼生壶中的一种式样,壶身为圆台形,盖为平顶式,桥式纽,直流,壶柄为牛舌式,壶壁上宜书宜画。因造型古雅,又便于刻绘装饰,遂成为紫砂壶的经典器形。但后来所制的石瓢壶,器形并不整齐划也是在形体轮廓大体相似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造。
90、▲何心舟石瓢底款日岭山房
91、陈曼生,主要活动于嘉庆至道光年间。陈曼生与杨彭年的相遇,注定了紫砂史上的不朽篇章。他偶然从乞丐手中买到的元代瓢器,以它为原形而创作的石瓢壶,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启传奇之旅,魅力恒久不衰。
92、花鸟取法八大、冬心、新罗诸家,山水自元四家入手,兼涉明代沈石田,并取清代大胆落墨之特点,细心收拾,笔墨上能融北派的厚重与南派的超逸于一炉,清丽洒脱,生动有效。唐云以收藏曼生壶著称,故先生晚年有“八壶精舍”之斋号。
93、▲清道光清溪泛舟图子冶石瓢壶
94、《宣和北苑贡茶录》,是宋代熊蕃所著,记录宣和年间,北宋贡茶的相关解说。壶身的几种茶叶是宣和二年和宣和三年间,进贡的最为名贵的团茶品种,深受宋徽宗的喜爱。
95、石瓢壶是紫砂壶中比较经典的款式,在用石瓢壶泡茶的时候很多的茶爱好者会根据不同的石瓢壶选择泡不同品种的茶,茶的种类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等,想对于的石瓢壶也是不一样的。石瓢壶,是扁平型的壶,口小壶身高,比较适合泡黑茶红茶类,是因为黑茶、红茶要求保温时间比绿茶青茶长。另:石瓢壶,为紫砂茗器中经典款式,后经多人改良,才细细分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红华石瓢,汉棠石瓢等。但最终万海归宗,同出一源,此款应为曼生所创十八式之一。
96、画喜雀登梅图落款:『湖帆道兄正画寒汀』
97、泥料上凭照片看不出是石红泥料,从颜色与颗粒感倒是感觉像紫泥清水泥类,是原矿泥料。
98、子冶石瓢壶高6厘米口径5厘米清杨彭年制瞿应绍刻
99、▲何心舟小石瓢底款曼陀华馆
100、成交价:RMB51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