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含有牧童的诗句有哪些【100句文案摘抄】

时间:2024-10-11 11:20
含有牧童的诗句有哪些

1、师:是啊,生活清贫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心里的快乐、幸福,心里有多美,日子就有多美。鸡鸭成群,荷叶田田,一家老小各得其所,怪不得,老两口都陶醉了。陶醉的只是老爷爷、老奶奶一家人吗?陶醉的还有谁?

2、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3、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4、总结:回顾诗中牧童形象,你发现了什么?牧童这一形象一出现,就代表了什么?(引导进一步上升为一种自由自在、充满乡土气息文化的象征)。信不信?再出示三首带有吟诵符号的组诗《题画》《村晚》《牧童》,吟诵古诗(读一读,果然如此)。

5、雷震《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6、 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

7、《牧童》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吕岩。

8、翻译: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9、虎妈狼爸牛娃娃孩子心中的故事大王

10、释义: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11、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2、所以前面的这两句唐诗,显然就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来概括所看到的场景。也是为后文当中主人公的出出现做好铺垫。果不其然,第三句“归来饱饭黄昏后”就写牧童吃饱了饭以后,就已经是黄昏时候。

13、这些诗都是写牧童的。(出示牧童意象相关资料)(简单说说什么是诗歌的意象)

14、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歌唱,一声不响地站在了树下。

15、展开全部牧童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注释:横野:辽阔的原野。笛弄:吹笛弄:相合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工具。卧月明:睡在月光下。

16、 入陂草多牛散行, 白犊时向芦中鸣。

17、师:没错,这是一个孩童最自然,最率真的表现呢。怎么想就怎么做,不去考虑细枝末节,跟着自己放松的心走,享受着自己最自由的生活状态。

18、释义:放牛的孩子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你看落在牛背上的一只鸥鸟已经睡着了

19、讨论反馈:淘气的、无忧无虑的、天真可爱的、无拘无束、贪玩的野小子等。

20、【含有牧童的诗句有哪些】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21、这一首唐诗是吕洞宾流传下来为数不多的作品之一。却让我们能够感受到他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也让我们能够更加懂得道家文化道家文化之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2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3、在牧童的眼中,一碧万顷的绿草,就像是一张广阔无边的绿毯子,横铺在他的面前。

24、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25、李涉当年路过九江时,到了渡口遭遇了一伙劫匪。作为一位读书人,李涉面对这些歹人自然是有些畏惧。不过那些人并没有上来直接就行伤天害理之事,而是开口询问他是谁。李涉的随从抢先答说,这位正是李博士。因为李涉曾经出任太学博士,所以又被人们称为李博士。那伙劫匪也是听过李涉的大名的,知道是他后并没有夺取他的财物,相反只是让他题写了一首诗。凭借诗名让劫匪望而却步,可以说李涉这遭遇放眼历史长河都是独一份儿的,由此也不难看出他确实是有真才实学。言归正传,接下来我们一起回到上面这首小诗。

26、 大牛隐层坂,小牛穿近林。

27、通过体会诗歌中的牧童的形象,来想象画面,感受、体验诗歌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感悟诗人情怀。渗透学习诗歌《呈钟离云房》《闲题》《题凤翔府天庆观》

28、“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行人是去扫墓,还是去踏青?如果是踏青的人,他们又为什么要断魂呢?“断魂”一词,在古代除了最常用的词义“哀伤”外,还有比较特殊的含义——“情深”“快乐”,如林逋的《山园小梅》中说梅花开放了,“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蝴蝶看到梅花绽放,不会感觉哀伤,而是快乐。对《清明》的解读,分歧就在这里了:路上行人的心情,有人说是哀伤,有人说是高兴。后一种解读,往往被我们忽视。杜牧“落魄江湖载酒行”中的“落魄”一词,也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解释——“潦倒失意”和“豪迈不羁”,杜牧的生活境况和《遣怀》一诗所反映的情感都偏向后一种释义。

29、共拈短笛与长鞭,南亩东冈去相逐。

30、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31、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32、作品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了一个老少五口农民之家的鲜明形象。“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开篇便呈现了一幅清新明快、充满田园色彩的画面。低矮的小茅草房外,一条小溪潺潺流过,小溪两岸,长满了碧绿的青草。环境恬淡幽雅,令人向往,为人物的出现安排了特定的背景。“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坐在窗前,亲切地唠着家常,声音里带着醉意,显得是那么温情、有趣。”“相媚好”,说的是两个老人讲着柔媚的地方话,谈笑逗乐,可以看出他们的幸福和愉快。读来觉得有无限温情充溢心中。

33、启:初步感受牧童形象

34、好了,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来诵读这首《牧童》。

35、草儿像铺在地上一样,横卧野外有七八里之长;

36、古诗题目是《牧童》,作者是唐代诗人吕岩,也就是吕洞宾。

37、翻译:乡村傍晚雨后初晴的天空格外明朗,桃花映照在水中,显得更加鲜艳。放牛的牧童也不知道去哪里了,只看见远处牛背上有一只鸥鸟,正睡得香甜。

38、引导学生抓住“青青草”“相媚好”“最喜”“卧”等词语领悟令人陶醉之情趣,并结合创作背景感悟诗人的内心的感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9、杏花村酒家家好,莫向桥边问牧童。

40、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41、师:没错,吕岩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是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诗人吕岩因为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被称为“逍遥大仙”。

42、师:他们喜欢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从中看到了宽阔、茂盛的草地,听到了牧童的笛声。

43、总结牧童形象:如身披蓑衣、手持短笛、与牛为伴等,总结牧童代表的是一种闲适生活。

44、(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通过引入古诗《呈钟离云房》《闲题》《题凤翔府天庆观》,加深学生对诗人为何写牧童这个形象的理解,并在诵读中感受到诗人在经历了生活的动荡后,依然对生活充满信心,从而感悟诗人的情怀。

45、【含有牧童的诗句有哪些】英雄转眼逐东流,百战工夫土一坏。

46、师:第一小组已经迫不及待了,快站起来说吧。

47、积累词语的环节放在第一句诗后面,会不会优点生硬?打断了对诗的体会?

48、提胡卢,提胡卢,借问牧童何处沽。

49、B笛弄晚风三四声“弄”:

50、我看到同学们刚才很陶醉的样子,说说吧,这样的曲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还想得起来以前学过哪些与牧童有关的诗歌吗?今天,我们也要学一首与牧童有关的诗,看看这里的牧童又是怎样的。读课题—《牧童》

51、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牧童》黄庭坚

52、(译文):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53、池塘里有一块石头,我就抱着那块石头练习打水、憋气,不久就学会了狗爬式;狗爬式游泳方法虽然不优美,但很实用,比现在流行的蛙泳和自由泳要省力。当然,一段时间以后什么仰泳、潜泳、踩水也不在话下。

54、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55、喻绽夜读▏我当年的手抄本

56、师:你已经迫不及待了,快来读读吧。读出了牧童的可爱,调皮。请坐师:现在,我们把这两行诗连起来,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看谁更能读出诗的韵味。

57、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58、学生自主读书,感知诗词中的儿童形象。

59、牧童来往如平地,骑得吴牛入水行。

60、其实古代读书人对于闲适的田园生活都有一种向往,而牧童身上那种无拘无束骑牛而行,短笛横吹的形象和他们追求的洒脱自然很是契合。这正像黄庭坚在《牧童诗》中写的“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算尽不如君”。

61、唐朝时的那个牧童,或许还能够过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但农耕文明衰落之后,他们的生活呢?有一部分牧童可能重复放牧——娶妻——生孩子——再放牧的恶性循环的命运,一部分牧童去了城里,当了农民工,干最重的活拿最少的钱,还有一部分牧童去了学校,努力地想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有一个老农曾经感叹说:一个高中生拖累全家,一个大学生拖垮全家。面对超重的学费负担,杜牧诗中的牧童流过泪吗?好不容易大学毕业,好不容易找份工作,拿到低廉的工资,这些长大的牧童还会轻易相信“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吗?

62、程子谈何不碌碌,古意今情两堪掬。

63、过渡: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远景,现在就象拍电影一样,让我们把镜头慢慢拉近。你肯定会有新的收获。静静默读,一边读一边想像画面:

64、杜牧大概是不流泪的。他是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是个“官二代”,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后来一直担任市长级别的干部,生活状况可以说是“优裕”。比较全面反映他生活的就是那首《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喝喝酒,听听曲,青楼梦好,豆蔻词工,杜牧基本上过的是风流倜傥、放浪形骸的生活。

65、一般而言,诗词都有意象之“眼”,即关键词句。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诗词所表现的情趣便能了然于胸。《牧童》中的“卧”字,尽显牧童以地为床,以天为帐,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怡然形象;《舟过安仁》中的“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两句,将渔童的聪慧机敏、天真烂漫和诗人对渔童的喜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清平乐·村居》中的“醉”字,是陶醉,是沉醉,翁媪“醉”在“相媚好”中,“醉”在一家老小的快乐和安详中,而诗人“醉”在他亲眼所见的安宁祥和、温馨和谐的村居生活中。抓住这些重点词句组织学习活动,能使学生走进诗词的意境之中,深切领悟诗词蕴含的丰富情趣。

66、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67、前村深雪天未晓,焉知昨夜一枝开。

68、师:你怎样理解这个“醉”字呢?

69、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吕岩,谁来说一说对作者的了解?

70、请添加QQ群:458878551

7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涉,虽然他的名气不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这些大诗人,可能现在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但他在唐代还是颇有名气的。关于他在《唐诗纪事》中有一段很有趣的记载。

72、师:同学们,那你们知道什么是蓑衣吗?蓑衣有什么作用?师:不要着急,站起来说吧。

73、(译文):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牧童放牧归来,在黄昏饱饭后。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74、《牧童》的作者吕岩,也就是“八仙过海”故事中吕洞宾的原型。吕岩是唐代京兆人,咸通进士,曾当过县令。后值黄巢起义,不忍见兵变民乱,便携家人遁入终南山学道。他所存诗作无几,《牧童》一首,却堪称经典,百读不厌。那是因为这首诗在浅白如话中能见作者炼字炼词的功力,在自然淳朴的画面中让人感受到一种安然恬适的意蕴,涤荡心灵,滋润心田。

75、惟有城南老树精,分明知道神仙过。

76、东风放牧出长坡,谁识阿童乐趣多。——宋代周敦颐《牧童》

77、授课环节如果能更清晰点会更好。比如:通过几首牧童诗歌,让孩子们谈感受;接着回归本诗,问孩子从哪里看出牧童的自在?引导抓关键字词。然后再通过多种形式诵读,最后总结提升?

78、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79、《所见》作者是清朝文学家袁枚。

80、师:在这里出现的一些数字,六七里,三四声,你发现了什么?

81、三光五岳蟠心胸,岁寒春色梅花风。

82、这样的学习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去感知诗词中表现的多姿多彩的童趣,沟通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体验,为进一步的入情入境做好铺垫。

83、牧童见人俱不识,尽着芒鞋戴箬笠。

84、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85、《牧童》教学设计(第二次修改稿)

86、(译文):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哎,多少到长安求取名利的人啊,机关算尽都不如你(牧童)啊,作者赞颂牧童清闲恬适,不追求名利的生活,他认为人应活得悠闲自在,不应受名利所驱。

87、入:抓关键词体会牧童形象

88、指名吟诵。师示范吟诵。读完后,你眼前有怎样的画面?

89、 取乐须臾间,宁问声与音。 ==================== 牧童 宋 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90、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91、出自:宋代·黄庭坚《牧童诗》

92、翻译:远远的传来嘹亮欢快的歌声,原来傍晚放牛的小牧童归来了。

93、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

94、在这首古诗的前两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我们能够看得出其中运用了多个数字,“六七里”、“三四声”,展开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幅充满田园牧歌般的美丽的意境世界。

95、喻绽夜读▏英雄从未走远,精神薪火相传

96、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97、牧童遥指阴森处,杳杳孤村怎能去。

98、牧童无枕簟,但铺明月卧。

99、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唐代卢肇《牧童》

100、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