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荀子的名言警句大全-摘抄315句

时间:2024-11-26 21:26

荀子的名言警句大全

1、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

2、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

3、-12-

4、解释:太完美了必定会出现缺陷,发展到极端必定走向反面,过于满盈必定发生亏失。

5、唯通乎性命之情,而仁义之术自行矣。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7、生死俱善,人道毕矣。

8、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9、礼以顺人心为本

10、劝学的名言警句有以下5条:

11、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

12、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13、对于所知道的东西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样,对内是不欺骗自己的良心,对外是不欺骗他人。

14、说明君子要有容人的雅量,不可以自己的标准衡量一切人。

15、—《荀子·儒效》

16、凡事之本,必先治身

17、解释:聪明的事没有比修养身心更大的了,而修养身心最重要的,没有什么能超过学习。

18、解释:要知道一个物体是否平直,那么一定要用准绳量一量;想要知道一个物体是方还是圆,那就要用规矩来测一测。

19、-33-

20、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

21、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

22、—《荀子·大略》

23、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

24、大凡是人,往往都有惑于枝节问题而看不清大局的毛病。

25、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尽乱,无有安身。

26、—《荀子·解蔽》

27、-39-

28、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

29、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30、说明要加强道德修养,就应该注意周围环境。

荀子的名言警句大全

31、国之兴也,天遗之贤人与极言之士;国之亡也,天遗之乱人与善谀之士。

32、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33、生是人的开始,死是人的终结。开始与终结都做得好,那么他的为人之道就完善了。

34、此以比喻来说明坚守礼仪对于“贵生乐安”的重要性,强调治国安邦不可缺失礼义的意义。

35、摘自《吕氏春秋·览·孝行览》

36、-10-

37、解释:向东边看的人,看不到西墙;望向南边看的人,就看不到北方。

38、解释:依照实际审察名称,以便求得真情,听到言论要考察其所行之事,不要让它们彼此悖逆。

39、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40、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

4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2、井中之无大鱼也,新林之无长木也。

43、摘自《吕氏春秋·论·贵直论》

44、荀子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故又称荀卿,汉代避宣帝讳而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著名思想家。荀子学识渊博,继承了儒学并有所发展,还能吸收一些别家之长,故在儒学中自成一派。

45、君子反道以修德;正德以出乐;和乐以成顺。

46、荀子作为战国末期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孔孟儒家思想。荀子参与政治的热情一直伴随着他的一生,但战国末期动荡的社会环境使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只能郁郁而终。

47、摘自《吕氏春秋·纪·孟春纪》

48、贵富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不如贫贱。

49、解释:通达事理的人士,通晓死生之义。通晓死生之义,那么利害存亡就不能使之迷惑了。

50、肉腐生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劝学》

51、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2、-30-

53、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劝学》

54、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12、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55、说明修身养性要有闻过则喜的雅量,要亲近正人君子而远离谄谀小人。这样,才会有利于自己道德的修炼进步。

56、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

57、—《荀子·子道》

58、解释:人的智慧越精深,择取事物的标准就越精深;人的智慧越低下,择取事物的标准就越粗劣。

59、执一者至贵也,至贵者无敌。

60、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的名言警句大全

61、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6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63、解释:“不自知”乃是导致败亡的最重要的原因。

64、-27-

65、嘴巴说好话,行动做坏事,这是国家的妖孽。

66、-25-

67、说明人性的弱点:看问题不全面,往往惑于表面现象,结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68、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劝学》

69、说明对人的考察应当重视其内心与做事的方法,而不应该停留在外表的体貌特征上。

70、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

71、解释:带着私心去看,就会使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带着私心去听,就会使耳朵什么也听不见,带着私心去考虑问题,就会使心狂没有准则。

72、解释:世上人的心性修养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是一切事务治理好的前提。

73、-34-

74、说得到,也能做得到,这种人就是国家之宝。

75、-44-

7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77、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78、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一一《荀子·儒效》

79、摘自《吕氏春秋·纪·季冬纪》

80、以上5条都是写劝学的名言警句。

81、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82、“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

83、解释:国家将若盛的时候,上天给它降下贤人和敢于直言相谏的人,国家将灭亡的时候,上天给它降下乱臣贼子和善于阿谀诌媚的人。

84、摘自《吕氏春秋·览·有始览》

85、摘自《吕氏春秋·纪·孟冬纪》

86、-43-

87、“学不可以已”。学习本来就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见成效的,不能停止,这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同时这个积累的过程需要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需要明确的目标和坚持到底的毅力。

88、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劝学》

8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90、摘自《吕氏春秋·纪·季春纪》

荀子的名言警句大全

91、摘自《吕氏春秋·纪·孟夏纪》

92、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议兵》

93、摘自《吕氏春秋·纪·季夏纪》

94、批评我而又批评得恰当的,他便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又实事求是的,他便是我的朋友;讨好奉承我的,他便是我的仇人。

95、解释:修养自身与治理国家,其方法道理是一样的。

96、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97、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天之道也。

98、思索以通之。

99、井蛙不可与海鳗争,勇于拓展知识领域。

100、-17-

101、解释:想要战胜对手必须先战胜自己,想要评价他人必须先正确评价自己,想要了解他人必须先了解自己。

102、解释:人们总是自以为是,反过来又互相责难。

103、—《荀子·劝学》

104、解释:用力贵在突发,用智贵在敏捷。同样获得一物,速度快的为优,同样战胜对手,拖延久的为劣。

105、利少而义多,为之。

106、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107、摘自《吕氏春秋·论·士容论》

108、赠人以善良之言,好比冬天的衣服一样让人感到温暖;说伤害别人的话,比用矛戟刺人还要厉害,为人说话不可太刻薄。

109、—《荀子·非相》

11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111、摘自《吕氏春秋·览·审分览》

112、解释:治理国家没有一定的法制就会大乱,死守故法不知变革也会大乱,混乱动荡就不可能保持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11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都是在强调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114、解释:在水中能吞食船只的大鱼,一旦处于陆地上,还不如一只蝼蛄、蚂蚁的力量。

115、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荀子名言

116、解释:善于学习的人,总是取别人的长处用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117、解释:把池水抽干去,哪能捉不到呢,只是第二年就没鱼了;把沼泽烧光了去狩猎,哪能打不到呢,只是第二年就没兽了。指做事不可只眼前利益,应有长远打算。

118、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119、—《荀子·性恶》

120、-15-

荀子的名言警句大全

121、解释:白昼到了最长时,就要转而变短;白昼到了最短时,就要转而变长,这是大自然运行的必然规律。

122、解释:上天不会给人两次机会,时机不会长期停留,人的才能不会同时把两件事情都做得特别好,事情成功的关键在于把握好时机。

123、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

124、说明意在劝人行仁行善,要善始善终。

12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126、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127、批注: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学习中的失败并不可怕,而是应该把它们当作成功的机会,通过反思和改进来取得更大的进步。

128、知之盛者,莫大於成身,成身莫大於学。

129、解释:水井中没有大鱼,新林中没有大树。

130、-13-

131、《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家、法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秦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132、令苛则不听,禁多则不行。

133、解释:通过了解自己可以了解别人,通过了解当今而了解古时。

134、鸟被逼得走投无路之时就会用嘴啄人,兽到困窘之时就会用爪抓人,人到穷困潦倒之时就会骗人。

135、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劝学》

136、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13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138、吞舟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

139、解释:君子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而不必在意别人是否回报了自己。

140、求之其本,经旬必得;求之其末,劳而无功。

14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42、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

143、这句话意思是:我曾经整天苦思冥想,但还不如学习一会儿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远看,但还不如登高之后看得宽广。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应该把这当作学习的契机,有思考但不是闭门造车;要善于主动寻找已有的知识经验来丰富自己、并向更高处攀登。牛顿有一句话流传甚广——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144、一个人知道爱惜生命、安于快乐而抛弃礼义,那就好比想长寿而自刎其颈一样。

14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46、—《荀子·不苟》

147、-40-

148、-16-

149、定居一定要选择适当的邻里,交游一定要接近贤士。

150、神莫大于化道,福莫大于无祸。——《劝学》

荀子的名言警句大全

151、这是对那些口是心非、伪善无耻之徒的斥责之语。

152、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席慕蓉

153、说明制定礼仪制度的目的在于顺应人类希望社会井然有序、和谐稳定的心愿。

154、以鸟兽困窘之时的行为为喻,说明人到穷困潦倒之时便会放弃道德操守的原因。

155、解释:得到十匹好马,不如得到一个善于相马的人;得到十把好剑,不如得到一个善于铸剑的人;得到千里土地,不如得到一个圣人。

15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亲临深涧,就不知道地有多厚。这与开头所说的“学不可以已”是一致的。学无止境,只有看到前人丰厚的知识成果,方才知道自己的浅薄与不足。因此要不断学习。

157、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158、笃志而体,君子也。

15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坚持学习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160、-45-

161、-21-

162、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

163、言之易,行之难

164、说明在真理、道义与君令、父命相矛盾时要服从前者,意在强调唯“道”、“义”是从的理念。

165、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者也。

166、-18-

167、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

168、-28-

169、-41-

170、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

171、不知儿子的为人,看看他的朋友就清楚了;不知国君是否贤明,看看他左右的大臣是什么德行就知道了。

172、一一《荀子·非十二子》

173、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174、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适。

175、-19-

17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过加工以后就能变直,刀剑在砺上磨过就会变得锋利,君子学习渊博的知识,并且能经常注意考察自己,那么他就会变得聪明,而行动上也不会犯错误。荀子用木与刀剑为例,来说明人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检验自己。与这个意思相近的,是《论语》中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也是说要经常检查自己。

177、摘自《吕氏春秋·论·似顺论》

178、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179、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

180、批注:这句名言强调了勤奋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并追求更高水平。

荀子的名言警句大全

181、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182、-36-

183、解释:只要通晓生命本性,仁义之道自然就能得以推行了。

184、以绳墨取木,则宫室不成矣。

185、解释:遇见享乐之事就会恣意放纵,遇见忧患之事就会励精治,这是人之常理。

18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187、摘自《吕氏春秋·览·恃君览》

188、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

189、—《荀子·修身》

190、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

191、贵贤,仁也;贱不肖,亦仁也。

192、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

193、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194、解释:传闻不可以不审察,经过辗转相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

195、类同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

196、见乐则淫侈,见忧则诤治,此人之道也。

197、利少而义多,为之

198、解释:一尺长的木材会有节疤;一寸见方的玉石会有疵瘢。

199、解释:依凭自己的力量,所以劳累;依凭众人的力量,所以轻松。

200、-32-

201、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

202、—《荀子·哀公》

203、人以自是,反以相诽。

204、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左右。

205、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206、-23-

207、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学习中的失败乃为成功的垫脚石。

208、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209、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

210、力贵突,智贵卒。得之同则速为上,胜之同则湿为下。

荀子的名言警句大全

211、—《荀子·强国》

212、解释:富贵而不懂得养生之道,正足以成为祸患,与其这样,还不如贫贱。

213、礼以顺人心为本。

214、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215、解释:物类相同的就互相招引,气味相同的就互相投合,声音相同的就互相应和。

216、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则为福,不能用之则为祸

217、解释: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的门轴不容易遭虫蛀。比喻经常运动,生命力才能持久,才有旺盛的活力。

218、批注:这句名言鼓励我们要有广博的知识视野,不局限于狭隘的专业领域,勇敢地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219、解释:如果用墨绳严格地量取木材,那么房屋就不能建成。

220、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221、-37-

222、摘自《吕氏春秋·纪·孟秋纪》

223、服从真理而不服从君主,服从道义而不服从父命。

224、解释:做事情如果从根本做起,经过一段时间必定能够收效;从末节做起,必定是劳而无功。

225、解释:大凡音乐,均产自人的内心中。

2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227、-46-

228、解释:认识到自己有所不知,就是高明。犯过错之人的弊病,就在于不知却自以知道。

229、摘自《吕氏春秋·纪·仲春纪》

230、解释:臣下言谈尽情,君主就会发怒。君主发怒,劝谏的人就危险。

231、在利与义之间要舍利而取义,强调的是一种修身原则。

232、说明有益的建言对他人事业人生的助益作用。

233、说明“仁”正反两个方面的标准。

234、解释:法令苛酷,则在下者无法遵奉;禁令太多,则在下者无法实行。

235、本,根本。礼以顺应人心为根本。

23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战国苟子《劝学》

237、-11-

238、君子加强道德修养没有比“诚”更重要的,达到了“诚”的要求也就到了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了。

239、-24-

240、-42-

荀子的名言警句大全

241、勤奋乃成功之母,勤学是追求卓越的关键。

242、察看一个人的外貌,不如用心体察他的心理;体察他的心理,不如考察他做事的方法

24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44、说明为人应当诚实的道理。

245、解释:光说话很容易,付出行动难。

246、摘自《吕氏春秋·览·离俗览》

247、死殃残亡,非自至也,惑召之也。

248、-14-

249、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250、礼者,人道之极也。

251、尊重贤能的人,是“仁”的表现,鄙视道德不好的人,也是“仁”的表现。

252、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253、长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254、摘自《吕氏春秋·论·开春论》

255、-50-

256、解释:有的话像是错的,而实际却是对的;有的话像是对的,但实际却是错的。正确与错误的界线,不能不分清楚。

257、摘自《吕氏春秋·论·慎行论》

258、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259、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260、-29-

261、解释:贤明的名声与不肖的名声全由自己的言行而定,不能由别人给予,这就象命运不可更改,美恶不可移易一样。

262、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263、-49-

264、任力者故劳,任人者故逸。

265、—《荀子·非十二子》

266、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

267、摘自《吕氏春秋·览·慎大览》

268、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达乎死生之分。则利害存亡弗能惑矣。

269、解释:、灾祸、残破、灭亡,这些东西都不是自己找上来的,而是惑乱所招致的。

270、摘自《吕氏春秋·览·先识览》

荀子的名言警句大全

271、但他着眼于现实社会的变化,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政治观点,即礼法一体化和君臣民三者之间的政治秩序,进一步发展了儒学。荀子的政治理念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荀子的《君道》一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礼法观、君臣观、君民观三个方面透视出他所构筑的隆礼重法,君逸臣劳及君舟民水的理想的社会政治秩序。

272、-26-

273、摘自《吕氏春秋·论·不苟论》

274、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

275、按其实而审其名,以求其情;听其言而察其类,无使方悖。

276、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荀子·成相》

277、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278、君子自己贤能而对他人的疲弱无能也能容忍,自己机智而对他人的愚蠢也可容忍,自己知识广博而对他人的浅薄也能予以宽容,自己道德纯粹而对他人的道德不高也能宽容。

279、解释:整个天下大乱,就没有安定的国家;整个国家都乱了,就没有安定的家庭;整个家庭都乱了,就没有安定的个人。

280、-22-

281、贵贤,仁也,贱不肖,亦仁也

282、解释:不知道却自认为知道,这是一切祸害的根源。

283、“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28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285、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

286、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天论》

287、解释:执守根本的人是最尊贵的,最尊贵的人没有对手。

288、败莫大于不自知。

289、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

29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

291、不被荣誉所诱惑,不为诽谤中伤之言所吓倒。说明不求虚荣、不做亏德之事,自然可以堂堂正正、问心无愧地做人。

292、-31-

293、解释:君子以道为根本,进行品德修养,端正品德链而创作音乐,音乐和谐而后通达理义。

294、利益少,但是道义多,这样的事要做

295、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

296、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

297、批注:这句名言强调了要明白学习对个人成长的意义,时刻关注学习的需求和机遇。

298、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

299、-38-

300、乱则国危,治则国安。-一《荀子·王霸》

荀子的名言警句大全

301、-20-

302、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303、说明言行一致、身体力行的人才是治国安邦的有益人才。

304、解释:天降雨水,不会偏私任何一物;万民的君主,不专宠一个人。

305、-47-

306、—《荀子·荣辱》

307、解释:战争像水火一样,使用得妥善,能给人带来幸福;使用得不妥善,则会带来祸患。

308、明得失,识时务,知学习的重要性。

309、解释:得道之人,穷困也快乐显达也快乐,所乐的并非穷困显达。穷达无二致,只似寒暑风雨的节序变化而已。

310、赠人以有益之言,比赠人以金石珠玉更显珍贵

311、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312、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313、-48-

314、-35-

315、批注:这句名言强调了学习要持续不断,没有停滞的空间,只有坚持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并保持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