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承接关系的关联词造句
1、递进关系:后面的分句比前面的分句向更重或更大、更深、更难的方向推进一层,分句间的关系是递进的。
2、承:承接;启:开创。承前启后指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3、这两种复句的区别在于,前者两分句间是“更进一层”的关系;而后者两分句间是“有先有后的连续动作”,
4、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5、承接关系使用的关联词一般为:……又……、……就……、……终于……、……然后……、……接着……、……继而……等承接短语。
6、一……就……
7、用关联词过渡.(通常是表示转折的关联词为多)
8、用表示时间或空间的词语过渡.
9、常见的过渡方式有下面几种:
10、在诗词中,常用的关联词或过渡词可以帮助表达思想转折、承接或呼应前后内容的关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关联词:
11、判定一个复句,首先是看它的关联词语,如果没有关联词,则分析两分句之间的关系。
12、为了使所写短文通顺,连贯得体,句子与句子之间过渡自然,提高所写短文的质
13、其他表示承接关系的关联词
14、……首先……然后(其次)……是关联词,表示承接关系。
15、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16、总体上过渡句的作用是--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17、递进复句:前一个单句讲述某种情况,后一个单句在前一个的基础上更进一层。
18、由一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情时需要过渡。
19、承上启下一般是上句总结上文,下句总结下文,当然这两个半句要连贯,这就叫承上启下。
20、与此同时、与此相反、相反地:表示对比关系,呼应前后内容的相对差异。
21、承接关系以时间为坐标轴,来讲述前后顺序的一内种关联词应用规则。关容联词前后说明连续动作或者连续发生的事情,分句前后有先后顺序,不能将分句顺序进行颠倒。
22、承接复句:前一个句子发生的情况在先,后一个句子是紧接着前一句而来的。
23、关联词一般分转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等。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
24、在文章里一般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没有承前启后一说。
25、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这个句子就是过渡句。过渡句是一种常见的句式,一般在作文里出现,在两个内容的接驳处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6、用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落.
27、用小标题过渡.
28、二、使用的关联词不同:
29、首先,然后”是表承接关系的关联词。
30、用一个句子过渡,承上启下.
表承接关系的关联词造句
31、作为连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都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32、……于是……
33、此外、再者、更进一步:表示顺承关系,表明下一个内容承接上一个内容。
34、例如:这一举动不仅长他人志气,而且严重伤害了兄弟手足之情。
35、说话时很容易发现必须带有的一到二个词语,虽然意思不同,但连在一起无论是说还是听都觉得很舒服。将分句连起来,使它变为通顺、完整的一个句子
36、过渡词,增强文章逻辑性。
37、一、句式结构不同:
38、这类关联词常用于承接复句中,承接复句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39、递进关系使用的关联词一般为:“不但(可省略)……,而且(不能省略)……”、不只…而且…、不但…又…等递进短语。
40、我先刷牙,然后整理好床铺,吃完早餐,我就去上学了.“先”、“然后”、“就”等都是表示承接关系的关联词.
41、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42、所以、因此、因而、故而:表示因果关系,引起某种结果或推论。
43、例如:他走进房间,抓起一把镰刀,头也不回地去了。
44、用提示句过渡.
45、由于、因为、既然:表示原因关系,引入某种原因或前提条件。
46、但是、可是、然而、不过:表示转折关系,引入相反的情况或观点。
47、而且、还有、并且、此外:表示添加关系,引入额外的内容或观点。
48、我看了你的提问,于是就及时做了回答.“于是”就是一个表示承接的关联词.
49、这些关联词的具体使用要根据上下文和需要呈现的意义来选择。在诗词中使用关联词可以使句子之间更加紧密衔接,起到过渡和连接的作用,使诗词更加流畅和有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