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名言警句加分析
1、《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译:《诗经》总共有"六义","风"位居首位,它是作品艺术感染力的根源,作者情志气质的外在表现。
2、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矣。
3、释义:思想的表达要充分,言辞要讲究文采,情感的表达要真实,文字要精美。
4、夫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译:有了心灵思维,就有了语言;有了语言,就有了文章辞采,这是自然的道理。
5、释义:会写文章的人,写起文章万篇也不在话下,但是有时却为找不到一个恰当的字词而无比苦恼。
6、情与气偕,辞共体并。文明以健,珪璋乃聘。译:情思与意气的相关连,文辞和体制风格相结合。文风清明刚健,美好的文才才能驰骋。
7、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
8、三、震雷始于曜电,出师先乎威声。
9、出自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译文】诗歌有固定的体裁,但思想却没有固定的规矩。随个人的性情来适应,很难有能将各种体裁都做得好的。
10、释义:在史书上被褒扬一个字,比做大官还要荣耀;被贬斥片言,比受斧钺之刑还难受。
11、出自《文心雕龙·神思》。文章的含义来源于构思,所说的言语又受到文章含义的制约。如果这三者能够机密的结合在一起,毫无缝隙,疏漏了就会相去千里。
12、善为文人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
13、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译:站在山头上,情感就好像弥满了山;在海边看海,想象就好像海水一般地澎湃。
14、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译:积累知识以储备自身的资产;明辨事理以丰富自己的才识;体验生活以提高观察的能力;顺应情感以演绎美妙的文辞。
15、赏析:这句话说明写文章中“炼字”的不易。
16、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译:文章的属性是多么普遍啊!它和天地一起产生,为何这么说呢?从天地产生之时起就有了黑色和黄色、圆形和方形的区别。日月有如重叠的璧玉。来显示附在天上的形象;山川好像灿烂的锦绣,来显示大地的形貌富有纹理。《文心雕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文艺理论巨著,也是一部理论批评著作,完书于中国南北朝时期,共10卷,50篇。分上、下部,各25篇。全书包括四个重要方面,由刘勰(xié)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浮来山定林寺写下。《文心雕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精密的批评的书,“体大而虑周”,全书重点有两个:一个是反对不切实用的浮靡文风;一个是主张实用的“攡文必在纬军国”之落实文风。刘勰把全部的书都当成文学书来看,所以本书的立论极为广泛。
17、出自《文心雕龙·神思》
18、义贵圆通,辞忌枝碎。
19、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
20、《文心雕龙》十句经典名言,感悟深刻,看完受益一生。
21、蔚彼风力,严此骨鲠。才锋峻立,符采克炳。
22、赏析:这句话说明史书的褒贬对一个人在历史上的定位与荣辱是关系很大的,意在强调史书品评人物应当谨慎,褒贬要客观公正。
23、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
24、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译:有如星辰般明显的高尚情操和道德,有可与日月同样光辉耀眼的才华。
25、一、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26、站在山头上,情感就好像弥满了山;在海边看海,想象自己就好比海水一般地澎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样,在对待任何事物的时候都不应该只看其外表,要看到其内在的美!有时候懂的欣赏也是一种艺术。
27、赏析:这句话说明文学创作与阅读的规律和原则。
28、四、逍遥以针劳,谈笑以药倦。
29、释义:声音婉转于唇吻之间,就像玉石振动之声一样美妙,文辞和谐悦耳,听起来就像是圆转的串珠一样。
30、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山川无极,情理实劳。金相玉式,艳溢锱毫。译:要是没有伟大的作家屈原,哪会见到伟大的作品《离骚》惊人的才华如风般飘逸,豪壮的志气如烟云直冲九霄。楚国的山河无限广阔美好,诗人的情思实在宽广遥远。它美好的内容金玉般的质地,它艳丽的文采处处闪耀。
文心雕龙名言警句加分析
31、夫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32、出自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译文】演奏了上千个曲子以后才懂得音乐,观察了上千把剑以后才能识别宝剑。比喻要评论别人的作品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和文学修养,只有自己读得多了,才有能力评论。
33、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34、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征圣》。
35、就是说每个人都是具有思想感情的,感情乃是由心而发;有了感情,就会产生出自己的语言来;有了语言,就会产生自己的文明;所以说这是自然的道理。
36、五、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37、这句话说明运用夸张修辞手法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38、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译:春秋四时往复更替,冷季昏暗暖季舒朗;景物之变化,叫人不觉心旌摇动,受到感染。
39、夸而有节,饰而不诬。
40、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译:象的奥妙就在于身在此而心在彼,可以停止感官知觉,凝神妙想,由此及彼,不受时空局限。
41、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于骨。译:所以作者表达情志,必定首先注意作品的风貌;推敲作品文辞,没有比注意骨力更为重要的了。
42、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译:人是有喜、怒、哀、惧、爱、恶、欲其中性情的,受到外界的刺激就会有不同的反应,从而流淌于文字的字里行间,是多么自然的事。
43、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
44、蔚彼风力,严此骨鲠。才锋峻立,符采克炳。译:使风力充沛,使骨力强劲。这样才锋刚健挺拔、特立突出,文章才能光彩夺目。
45、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46、赏析:这句话说明论说文写作的原则。
47、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
48、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49、释义:水性虚,所以水面能生波纹,树体实,所以花朵能绽放于花托之上。可见,文章的文采要以文章的思想内容为依托。
50、出自《文心雕龙·养气》。通过逍遥来治疗劳累,通过谈笑风生去治疗疲倦。
51、出自《文心雕龙·哀吊》。幼苗不能成长,从来都是令人心痛的。
52、出自《文心雕龙·神思》。登上了山顶,登顶的豪情也会弥满山头;观看大海,广阔的想象也会充满大海。
53、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
54、赏析:此以水与波纹、树与花朵的关系为喻,说明文章应该以思想内容为主,以修辞文采为辅的道理。
55、《文心雕龙》是南朝梁刘勰编撰的文论,共十卷,全书共十卷,分上、下编。《文心雕龙》十句经典名言,感悟深刻,看完受益一生。
56、释义:道理要讲得圆满、通顺,语言要清楚明白、干净利落。
57、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58、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夸饰》。
59、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60、赏析:这句话说明写文章要内容与形式兼顾。
文心雕龙名言警句加分析
61、出自《文心雕龙·谐隐》。即使有了丝和麻了,也不应当抛弃野草。说明凡事物都有它有作用的一面。
6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63、一、苗而不秀,自古斯恸。
64、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
65、出自《文心雕龙·原道》
66、释义:夸张而有节制,增饰而不虚假。
67、赏析:这句话说明善于协调文字平仄、交错声音高低的独特效果,强调的是音律上修辞的重要性。
68、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69、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译:有很好的想象出的意境却在用语言表达时感到词穷。
70、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71、情与气偕,辞共体并。文明以健,珪璋乃聘。《文心雕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文艺理论巨著,也是一部理论批评著作,完书于中国南北朝时期,共10卷,50篇。分上、下部,各25篇。
72、释义:写文章的人是事物触动心灵而将感情表达出来,读文章的人是分析文章而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73、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
74、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译:练习一千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一千柄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识别剑器。
75、六、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
76、诗有恒裁,思无定位,随性适分,鲜能通圆。
77、褒见一字,贵逾轩冕;贬在片言,诛深斧钺。
78、出自《文心雕龙·檄移》。雷鸣是从耀眼的闪电开始的;出师先要张扬声势。
79、二、虽有丝麻,无弃菅蒯。
80、《文心雕龙》中的“道心惟微,神理设教。光彩玄圣,炳耀仁孝”这句我的理解:天道至简,体悟道之心是要细致观察,研究天道之理来教化人民,这就是圣贤这光彩,在于记载标榜“仁、孝”之所在啊。不知是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