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八月十五月夜

时间:2024-12-11 12:18

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是一首表达深沉思乡之情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释:

诗意解析

开头两句:“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窗外是满月,如同明镜一般映照,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如同被刀割一般痛苦。

中间两句:“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诗人漂泊无依,如同随风飘转的蓬草,远离家乡。他仰望高远的桂花,象征着对家乡的向往和仰望。

接着两句:“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月光下的水路洁白如霜雪,林中栖息的小鸟在月光下梳理羽毛,这宁静的景象更加衬托出诗人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最后两句:“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诗人望着月宫中的兔子,明亮的月光下,兔子的新毛清晰可见,这象征着诗人对家乡细节的深切思念。

总体情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夜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杜甫在战乱中漂泊异乡,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充满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时局的无奈。

创作背景

此诗是杜甫在避乱蜀中时所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坎坷。通过诗歌,杜甫传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和平的渴望。

希望这份解释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