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他的祖父李镛和父亲李道河都是清朝官员,而母亲陈淑芬则是一位才貌兼备的女子。巴金自幼接受严格的教育,学习儒家经典和诗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厚的了解。然而,家庭内部的矛盾和纷争,以及父母包办的婚姻,使他对封建家庭产生了强烈的反感。
巴金在1919年进入成都外国语学校学习,1922年毕业后赴上海求学,先后进入南洋公学和震旦大学学习,并开始接触无政府主义并参与革命活动。他的文学作品深受五四运动后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
巴金的代表作包括《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这些作品深刻揭示了封建家庭的衰落和新一代的追求。他的写作生涯跨越了半个世纪,对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巴金不仅在文学领域有卓越的成就,还是一位社会活动家,积极参与抗日救国活动,并在文学出版界有所建树。他的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社会进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