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代表九州。
2、搜寻历史,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3、“一言九鼎”指一句话重于九鼎;形容说话极有分量。
4、问鼎中原的鼎的意思: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
5、从战国到如今,从远古到现在,历史演义了一个朝代又一个朝代,一言九鼎的含义也从当初的力量大、作用大,而演义到了现在的含义,比如说话要有信誉度、可信度、真诚度、说到那就要应到那,不聊天、不撒谎、不骗人。如果真的做到这几点,那么你在同事、同学、朋友中是值得信赖的,人缘也一定相当的好,因为诚实所以可信,因为真诚所以可靠,这是一诺千金的力量,这是一言九鼎的魅力。
6、拓展资料:
7、战国时,秦、楚皆有兴师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周显王时,九鼎没于泗水下。后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权力象征与意义,亦曾屡次重铸九鼎,武则天、宋徽宗也曾铸九鼎。
8、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9、一言九鼎共有二十二画,一字是一画,言字是七画,九是两画,鼎是十二画,所以它们加起来是二十二画。一言九鼎它的近义词有金口玉言,一诺千金等。它的意思就是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形容人说话信任度极高,重诺,一言半语就起决定作用。
10、但一言九鼎又是一个双向的行为,比如双方私下签定一个买卖合同,合同中言之昭昭、信之旦旦这好那好的签定了合同,但其中一方并无多少诚意,或者有不为人知的其它原因,合同被搁浅、生意被中断,致使另一方蒙受莫大的经济损失,欲哭无泪,欲告无门,弃义方却振振有词、大言不惭,毫无歉意,这只能说是一个人品人性的问题,道德有问题,又谈何一言九鼎,让一个道德有问题的人去守信,结果可想而知。
11、记得在报刊中读到这样一则故事,一个新生到学校报到,随身携带着很多东西,想去打听报道的地点和相关的事情,但行李在手多有不便,恰巧身边走过一个校工摸样的老人,于是拜托老人帮忙看一会,学生自己忙碌去了,等一切手续办好之后,三个小时已经过去,这才想起自己的行李,匆忙中赶到校门口,老人依然在那里等着他,学生一脸的愧疚和歉意,老人微笑着问他,都办好了吗,学生赶紧点点头,一连声地说着谢谢。第二天开学典礼,新生才知道昨天为他看行李的老人竟是著名学者、北大校长季羡林。
12、我们应该做一个讲信用守诚信的人,一言九鼎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立足之本。
13、诚信是一个人的人品问题,言出必行一言九鼎的人能做到讲信用,让人对他有信心人,有信任。一旦人与人之间建立了信任,很多事情做起来就很简单,相互之间的关系也不会那么复杂。
14、我们现在说的成语“一言九鼎”就和这个有关。当时是夏禹实现了统一之后,就把全部炎黄子孙所在的整个大陆给分成了九个板块,就是这九个州。然后他在每个地方派出一个人去管理,还让他们一人从自己管理的地方拿出一点铜来造一个青铜鼎。最后青铜鼎全部都给运到了王上在的关中地区。
15、出自《左传》,鲁宣公三年(公元前六零七年),楚子(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今河南省洛阳市),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昬德,鼎迁于商,载祀(祀,年也)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音邪)昬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厎(音致)止。成王定鼎于郏鄏(今洛阳市),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16、如果真的做到这几点,那么你在同事、同学、朋友中是值得信赖的,人缘也一定相当的好,因为诚实所以可信,因为真诚所以可靠,这是一诺千金的力量,这是一言九鼎的魅力
17、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18、一言九鼎是一和独裁者的霸道逻辑,与一个人的立足之本有者本质上的区别。一个人的立足之本不是一言九鼎,而是一个人的品,德才是才干的主人,而才干这是品德的奴仆。我们可以没有优越的学历,没有充分的资本,但不能没有好的人品,人品才是一个人最可贵的通行证,才是一个人成败的关键,才是一个人最硬核的靠山。
19、成语故事: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20、从战国到如今,从远古到现在,历史演义了一个朝代又一个朝代,一言九鼎的含义也从当初的力量大、作用大,而演义到了现在的含义,比如说话要有信誉度、可信度、真诚度、说到那就要应到那,不聊天、不撒谎、不骗人。
21、问鼎中原[wèndǐngzhōngyuán]
22、鼎是我国青铜文化时期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
23、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
24、一言九鼎就是诚信,当今社会是个诚信的社会,无信在那里都无法生存。做企业还是公司都需要诚信,好的诚信可以为你赢得无数的市场,无数的发展空间。
25、人在职场,靠的是七分做人,三分做事,人际关系是职场的根基,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监督和审视自己的言行,让自己言必行、行必果,重视你所说的每一句话,因为他都是在积累你品质的大厦,一言九鼎是做人的根本,是品质的根基,基础奠定牢固了,品质的大厦势必巍然屹立、坚不可摧。
26、你的信用度就是你的无形资产,就是你在朋友之间的无形的价值。社会需要诚信度,人与人之间交往也需要诚信度。
27、九鼎代表的就是九个州,分别是雍州、冀州、青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豫州。豫州是王上所在的地方,所以就放在正中间的位置。当时九鼎可就代表了一个王上所拥有的最大权利,在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迭中,换了很多的主人,历代的王上都想去争这九个鼎。不过到最后这九鼎也没有留下来。
28、诚信,这关系着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
29、这样的故事和典故不胜枚举,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在迅速发达的市场经济熏陶下,摒弃了人类最基本的传统和优秀的东西,一言九鼎、一偌千金成为一句空话、大话、假话,没有人相信鼎在哪里,金在哪里,这不能说是现在社会的一种悲哀。
30、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诚信是金。
31、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九鼎,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
32、鼎是最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是古代汉族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四方鼎是指方形的四足鼎
33、一言九鼎是指一个人要言出必行,讲诚信,是人的立足之本。
34、一言九鼎,意思是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的作用。此成语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35、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36、一个一言九鼎的人,在社会上是一个响当当的说话算话的人,也是一个对工作家庭认真负责有责任心的人,一个一言九鼎的人,说话算话,诚信为本,由于自身的榜样,所以在社会上极有威信,人们尊重他敬重他,并依赖他,有什么事情乐于同他商量,让他出主意想办法,他是大家的主心骨。
37、从哲学的意义上说,“诚信”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无论对于社会抑或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8、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39、一言九鼎也就是做人要诚信。
40、而一言久鼎又可以引申到待人接物上,无论是什么样的朋友、首先待人处事要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季布一诺胜过千金,商鞅变法立木求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41、共20画,一是1画,言是7画,九是2画,鼎是10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