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①上课时,小红看起课外书来;放学后,作业没做,又着迷地看起课外书来。
2、②小兰只爱看《卡通画册》,对别的书没兴趣。
3、③小云一天看好几本书,每本只看插图就好了。
4、②书籍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5、以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为目标,进行默读、浏览训练给学生充分读文的时间和自主读文的空间,以学生自读自悟,生生交流,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反复的速读,感悟训练.教师在活动中要起到引导作用,使学生的阅读活动紧贴主题.
6、四、课后延伸、巩固升华布置课后作业:
7、我们班级将开展与好书交朋友的活动,希望大家认真读书,一个月后,比一比谁读的书多,收获大。回家或利用课余时间订计划阅读课外书籍,准备参与活动。
8、学生交流名人格言
9、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爱书,护书的好习惯。
10、课前准备①收集名人格言;②准备一本自己喜爱的图书;③准备读书感受一条。
11、一、格言导入激发兴趣
12、参与全班交流。
13、③书籍使我树立远大的理想。。
14、以读精讲.情景激读.首先问题是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主导者,指引者.一堂富有生机活力的语文课,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用充满激情而又富有哲理的儿童化语言,创设出一定的语文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要让学生产生读的兴趣,一个重点就是体现在教师是否具有引导的能力.引导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读得是否成功,教学是否有达到预期目的.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各年级阅读的重点
15、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16、——列夫•托尔斯泰
17、三、明确目标,使学生“会练”1、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目标,进行朗读指导和训练重点进行基本功训练.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朗读,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的语调、语气、停顿及表情等,开展个人朗读表演,师生共同评价活动,激励学生表现自我,积极参与朗读活动,体验朗读乐趣,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标准.利用抒情性课文,训练学生感情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8、在读准、读熟的基础上进行自我陶醉式朗读和欣赏活动.可以自由读,同桌互读,欣赏配乐朗读.使阅读水平升级,阅读活动达到艺术升华.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另外,还可以结合教材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书目,使阅读更具有实践性.我推荐读物,书、报、课文,激发课外阅读兴趣,交流展示读书成果,稳定课外阅读兴趣,加强课外阅读兴趣,变“老师要我读书”为“我要读书”而逐步提高阅读的自觉性.通过班级评比“背诵大王”、“故事大王”、“朗读之星”,开展朗读竞赛活动.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有抓住以读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才能更好进入小学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真正兴趣.
19、组织交流。
20、①小红看书时间不对。
21、教师要在课堂上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引导他们一起进入“角色”和“状态”,让学生在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中去感受语言美.特别是对“双差生”更应倾注以爱心和关注,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角色距离,建立朋友式的关系.这样同学们才能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积极地美化课堂.
22、小组自由交流读书感受:
23、书籍为理智和心灵插上翅膀—高尔基
24、引导学生交流格言。
25、.4、以写促读.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特点.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读与写,读与说.”是一个相互统一的有机体.“读写结合迁移运用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和最后归宿.”阅读重在吸收,作文重在倾吐.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体会一下,有什么感想.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探究,谈谈感想.或者写出感想.比如:《有趣的汉字》一课,激趣: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对汉字说有哪些无穷的魅力?学生通过阅读,众说纷纭.学生在语言文字中不但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感染,而且感悟到学习上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26、评选读书之星老师给读书之星颁奖。
27、①书籍给了我知识;
28、组织学生小组、全班交流读书感受。
29、教后反思:
30、教师小结:好书的确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朋友,多读好书,可以使人终身受益。所以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
31、一、营造氛围,使学生“敢读”首先,教师与学生应角色平等,变“一言堂”为“群英会”.教师应把机会让给每一位学生,使他们通过朗读来尽情地诉说自己的心声,表达内心的情怀.
32、②小兰应该培养多种兴趣,读各种各样的书。
33、教学目标:
34、二、传授方法,使学生“会读”1、以读为本.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句、段—品读课文,走出文本,扩展视野.从中可以看出,“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地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35、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36、其次,要允许学生阅读“出错”.这是学生敢于阅读的前提.学生阅读出错是很常见的现象,教师要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对学生的错误给予充分的理解和鼓励.一个人如果体验到一次成功的乐趣,就会勇气倍增,激起无数次的追求.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畏惧错误、不敢表现自己就是放弃进步,学生一旦具有这样的意识,就会消除自卑心理,毫无顾忌地勇于展示自己.
37、二、自由交流、感悟方法
38、三、检测体验、培养习惯
39、揭示本课目的,板书课题——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40、课题2、默读要有速度
41、出示检测:
42、课型活动感受型
43、最后,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入手,精心设计阅读导入环节.我们可以用有趣的谜语、故事、问题、一段谈话、甚至是一首歌、一幅画、一段音乐、一段录像、实物等导入,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好奇、兴奋、激动,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阅读情境中.
44、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指的是学生情感体验的个性化,更好地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中悟意,读中悟情.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可采取不同形式的读.如: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对比读、默读、小声读、大声读、诵读、分角色读、有感情地读、表演地读等.
45、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书籍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好习惯。
46、③小云要认真阅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47、学生参与检测,并说明理由:
48、推派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49、通过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及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