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军民鱼水一家人
2、歌颂毛主席游击战运动战的军事战略战术,主要表现红军四渡赤水、突破乌江、巧渡金沙江、穿越云贵高原的横断山脉,进入彝族区,从而摆脱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歌颂长征中红军战士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歌颂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长征精神。
3、敌重兵压黔境
4、演唱:群星
5、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6、横断山,路难行。
7、嘿~嘿~嘿嘿嘿嘿嘿嘿
8、“乌江天险重飞渡”,讲的是中央红军第二次渡过乌江的故事。
9、毛主席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10、红军长征中有两次渡乌江,这就是毛主席在《七律·长征》中所说的“乌江天险重飞渡”。红军第一次强渡乌江是在湘江之战以后,改变了与二、六军团会师的计划,改向敌人防御较薄弱的贵州前进。于1935年1月1日-1月3日,强渡了乌江天险。红军第二次渡乌江是在“四渡赤水”以后,于1935年3月29日-3月31日,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分兵黔东,诱出滇军来援。然后出其不意地向云南疾进,于4月下旬进入云南,5月初抢渡金沙江。
11、至此,中央红军摆脱了优势敌军的追堵拦截,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12、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这是长征组歌当中的几句话,它反映的是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重重困难,有横在前面的高山峻岭,雪山草地,没有路可走,有骄阳似火的戈壁荒滩,没有水喝,有川流不息的大江大河挡路,但是红军以乐观主义精神都一一战胜了它们。
13、表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运动战,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
14、中央红军过了一次乌江
15、敌重(zhòng)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16、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17、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18、年1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强渡乌江,1月2日,中央红军分三路开始强渡,至1月6日全部渡过乌江,向遵义进发,
19、天如火来水似银啊
20、横横山路难行
21、出自《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四曲。歌词中表现毛主席用兵如神,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所表现出的钢铁意志。
22、敌重(zh0ng)兵,压黔(qián)境:描写红军在几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下面临的艰难处境。表示敌人多。乌江天险重飞渡:讲的是中央红军第二次渡过乌江的故事。表示另一次、第二次。祝好
23、天如火来水似银
24、这是《长征组歌》《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中的歌词:“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横横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25、亲人送水来解渴
26、这是《长征组歌》中的《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一句话,意思是横断山,山高路险崎岖难行。天空被太阳映红(这时应该是早上或傍晚),河水像银子一样(翻滚着银光的波浪)。
27、歌词横断山,路难行歌名叫什么
28、乌江天险重(chóng)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29、横断山路难行
30、作曲:晨耕生茂&唐诃&遇秋
31、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32、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33、四渡赤水出奇兵
34、作词:肖华
35、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36、天如火水似银
37、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38、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39、天如火来水似银。
40、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哪哎嘿嘿
41、兵临贵阳逼昆明
42、写了红军在长征时的路途险恶,体现了红军不畏艰险的英勇精神
43、是歌手江涛的愚公移山这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