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意境优美,引人入胜的文章,既要先天天赋,又要后天努力。我主要从后天努力谈一下粗浅看法:一,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博览群书,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练好语言基本功,连最基础的词意词性,语句的成分语序,常用的修辞都不懂的人,很难写出高水平的文章。二,不断实践,丰富自己。一是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没见过的东西是写不出来的,没体会的感悟是写不深刻的。
2、要写出这样的文章,需要渊博的知识储备和文学修养,扎实的驾驭文字的功底。有“静观、默察、熟烂于心、一会儿就”的写作习惯和能力。总之,细心观察,深入思考,勤劳动手,多写多练。文章不厌百回改,身钻深研意自新。只要这样,才能写出意境优美,引人入胜的文章。
3、有了正确、深刻的主题立意后,要通过精彩的论证和描述,表达作者高尚生动的主观精神世界和描述美丽壮观的客观景物和积极进取富有魅力的人类活动,是读者被深深吸引并陷入阅读,收到强烈感染。
4、文章的立意要求一般是两个,即:准确、深刻。文章立意的明确一般是体现在文章的题目和开头的,一般由题目来表达立意,并且在文章的第一段强化解释说明。
5、加起炊茶灶,声闻汲井瓯。(吴兆)幽人采摘日当午,黄鸟流歌声正长。
6、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
7、@头条号
8、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9、我最近在《今日头条》上发表了四十多幅对联,以其中两幅为例:1.山高云作帽,林深雾为裙。2.荷叶似掌捧秋水,柿果如灯照冬廓。如果没见过山巅的白云,林中的浓雾,水中的荷叶,冬天的柿子,是写不出来的。
10、要写出意境优美又引人入胜的文章最重要的是要有体验,“艺术”来源于生活,“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见识广博,就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多一些生活积累,才能形成笔下意境优美的文字。
11、文章的意境优美、引人入胜就是通过文章立意和创造的境界实现的。立意就是确定主题思想。
12、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
13、那么,如何确定文章立意呢?
14、“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就很有炭火煮茶意境
15、@微头条小秘书
16、立意的确定过程中读透材料是关键,只有深入理解材料的内容立意才能更加准确。
17、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18、竹灶烟轻香不变,石泉水活味逾新。(蓝仁)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
19、多从生活上去体验事态的多样性,意境优美代表着的是通过描述当时的人情、事物、环境之气氛充分吻合所要阐述主题之氛围,譬如:本表达喜庆之意就不应该把人情、事物体现得特别紧张和压抑了,至于环境描写也要通过渲染欢天喜地,轻松而充满活力的画面描述,不能显得苍白无力而死气沉沉,不然就不着调了;引人入胜就是讲究文字描述场景画面,通过准确微妙地表达,使之感觉忘我的一种状态——身临其境或是感同身受!
20、@青云计划
21、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22、立意的确定可以通过题干材料分析法。因为立意约等于主题加角度,因此想寻找立意,要从主题入手。确定主题一般两个方法:一是通过题干的信息确定主题,例如“请围绕……或以……为主题进行作文”等。这种情况比较简单。二是当题干及要求当中没有规定主题,而是要求根据材料作文时,就要通过分析材料,得出材料的主题,材料主题即文章主题。
23、确定主题后就要去寻找角度了,角度就是命题人对于主题的观点,是阐述主题的意义还是实现主题的途径,或是更倾向于其它,都可以通过寻找最终确定。
24、立意是文章的核心,是中心思想,也是文章的灵魂,因此,要想写好一篇文章首先是立意。
25、文章的立意就需要更进一个层次,那就是——深刻。即立意要有一定的升华。例如材料讲的是“慢生活”——人们要慢下来体会与感悟生活,那么,文章立意为“慢下来过自在有为的生活”已经是正确的了,但是怎么才能与众不同呢?材料中提到人们的生活要慢下来,那我们是否可以适当放大、升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是不是也要慢下来?这样其实就是对立意的一种深化。当然,也要注意不要过度升华,不要什么主题都升华到中国梦,和谐社会等等,这样就太死板了。
26、就像拍电影一样吧,一个场景一个场景地穿过,很多东西和画面看似可有可无,实则非意犹未尽。耐心地描述你脑子里构建的世界。千万不要直接切入人物主题,先细心巧妙地布局,给读者多点遐想空间。不要写太多主观的东西意见,不要有意引导读者,那样会很无趣。最好就简单地陈述、描述,让读者仿佛通过阅读有种亲身体验感。还可以多参考一些世界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