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2、法不信,则君行危矣;刑不断,则邪不胜矣。——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译:法律的执行没有信用,则君主会有危险;刑责的施行不够坚决,邪恶的东西就会层出不穷。
3、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
4、出自《韩非子·说难》。密:缜密。事情会因为缜密而取得成功,会因为话语的泄露而最终失败。
5、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6、欲速则不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7、正义可以提升一个民族。
8、凡奸臣皆欲顺人主之心,以取亲幸之势也。是以主有所善,臣从而誉之;主有所憎,臣因而毁之。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
9、法与时转(法律随时代而变化)则治,治与世宜(治国的措施适应社会现实)则有功”【解释】儒家、道家都主张回到旧时,不变法统,惟有法家眼睛向前看,主张变法。
10、一手独拍,虽疾无声。——《韩非子·功名》
11、为君不能禁下而自禁者谓之劫,不能饰下而自饰者谓之乱,不节下而自节者谓之贫。——《韩非子·难三》
12、摇镜,则不得为明;摇衡,则不得为正——《韩非子·饰邪》
13、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扬权》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15、不明察,不能烛私。——《韩非子·孤愤》
16、凡治天下,必因人情。——《韩非子·八经》
17、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恃,靠。依靠别人,还不如依靠自己。[译文]今日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靠人不如靠自己”,说的正是此意,都是强调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靠自己奋发努力、积极进取。
18、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
19、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韩非子·观行》
20、虚静无事,以暗见疵。——《韩非子·主道》
21、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韩非子·备内》
22、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韩非子·饰邪》
23、【译文】所以不一定能抓到,那么即使示众分尸,偷采黄金的行为也不会停止;知道一定会死,就算据有天下也不愿接受。
24、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
25、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
26、欲成其事,先败其事。
27、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韩非子·喻老》
28、【译文】夫人知道我喜爱新来的美人,她喜欢新来的美人的程度还要超过我,这是孝子用来奉养父母、忠臣用来侍奉君主应有的态度。
29、离内远游而忽于谏士,则危身之道也。
30、释句:出自《韩非子·饰邪》,大意是:明白地确立法制,抛开私人恩怨,这样才能做到有令必能贯彻执行,有禁没人敢于违反。
31、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32、善之生如春,恶之死如秋,故民劝极力而乐尽情,此之谓上下相得。——《韩非子·守道》
33、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译:用肉去赶蚂蚁,蚂蚁反而愈多;用鱼去驱逐苍蝇,苍蝇愈要飞起来。
34、不劲直,不能矫奸。——《韩非子·孤愤》
35、故不必得也,则虽辜磔,窃金不止;知必死,则有天下不为也。
36、诚信的名言名句二年级15句
37、因可势,求易道。——《韩非子·观行》
38、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生死。——《韩非子·观行》
39、树柤梨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40、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韩非子·显学》
41、战阵之间,不厌诈伪。——《韩非子·难一》
42、小信诚则大信立。
43、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韩非子·饰邪》
44、矜伪不长,盖虚不久。——《韩非子·难一》
45、出自《韩非子·五蠹》。连酒糟、稻糠都吃不饱的人不会去追求米饭和鱼肉,连粗布衣服都不完整的人不会去期望绣有花纹的华丽服装。
4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47、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
48、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
49、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译:因此立志的困难,不在于胜过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所以《老子》说:“能够战胜自我,就叫做强。”
50、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子·五蠹》
5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52、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子·功名》
53、【译文】令尹很傲慢且喜欢兵器,你一定要小心遵从,先赶快在厅堂下面和院子门口把兵器陈列好。
54、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55、私行胜,则少公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56、出自《韩非子·十过》。贪图小利,这是对大利的危害。
57、韩非子名言名句:
58、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
59、——韩非子
60、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61、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韩非子·解老》
62、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63、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
64、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韩非子·解老》
65、刑过不辟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66、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恶。
67、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韩非子·说难》
68、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韩非子·大体》
69、一家二贵,事乃无功。——《韩非子·扬权》
70、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韩非子·说林上》
71、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韩非子·喻老》
72、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73、吴使臣来也,固视将军怒。将军怒,将深沟高垒;将军不怒,将懈怠。
74、私行胜,则少公功。
75、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76、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韩非子·大体》
77、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78、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韩非子·主道》
79、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客必食。
80、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81、虫有虺者,一身两口,争食相龁遂相杀也,人臣之争事而亡其国者,皆虺类也。——《韩非子·说林下》
82、道私者乱,道法者治。——《韩非子·诡使》
83、【译文】按照名称与实质是否相符来判断是非,根据考核验证的情况来审查言论。指一切都应以事实为依据。
84、【译文】这样做在名义上是正义的而实际上是有利的,所以一定要有替天子讨伐的名义,而后有报仇的实利。
85、吾不能亏主之法令而亲跀子之足,是子报仇之时,而子何故乃肯逃我?我何以得此于子?
86、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87、【译文】吴国派我们来,本来就是为了看你们的将军发不发怒的。你们的将军发怒,我们吴国就要深挖战壕高筑壁垒;你们的将军不发怒,我们的军队将要放松警惕。
88、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韩非子·初见秦》
8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90、出自《韩非子·有度》。有度:有法度。国家不会一直富强,也不会一直贫弱。执法者一定要坚决,这样国家便会富强。执法者如果软弱,国家就会变得贫弱。
91、出自《韩非子·五蠹》。在荒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即使是自己的小弟来了,也不肯管饭;在好年成的收获季节,哪怕是疏远的过客也总是要招待吃喝。
92、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
93、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韩非子·主道》
94、夫人知我爱新人也,其悦爱之甚于寡人,此孝子所以养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95、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韩非子·喻老》
96、事以密成,语以泄败。——《韩非子·说难》
97、韩非子雕像
98、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韩非子·显学》
99、出自《韩非子·五蠹》。居住在山上,到山谷中打水的人,每当逢年过节便会用水作为礼品相互赠送;居住在洼地中的人,因饱受洪涝灾害,却需要公佣人们去挖水渠排水。
100、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101、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韩非子·主道》
102、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
103、【译文】晋文公叫来厨师责骂道,你想要噎死我吗?为什么要把头发缠在烤肉上?
104、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韩非子·爱臣》
105、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韩非子·大体》
106、倒言反事以尝所疑。——《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107、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
108、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用肉来驱赶蚂蚁,蚂蚁会越来越多;用鱼来驱赶苍蝇,越赶苍蝇就会越来。说明处理问题要有正确的措施。
109、令尹甚傲而好兵,子必谨敬,先亟陈兵堂下及门庭。
110、顾小利,则大利之残也。
111、恃人不如自恃。
112、明主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113、【译文】聪明的君主听他的言论后,一定要责成他付诸于行动,观察他的行为后,一定要求得他的功绩。
114、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
115、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之不足也。——《韩非子·说林上》
116、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韩非子·爱臣》
117、人处疾则贵医。
118、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译:火的形状威严可怕,人们害怕不敢接近,因此很少被火烧伤;水的样子绵软柔弱,人们喜欢游泳戏水,因此被淹溺的人很多。
119、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蔡锷。
120、不踬于山,而踬于垤。——《韩非子·六反》
121、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122、爱弃发之费,而忘长发之利,不知权者也。——《韩非子·六反》
123、善之生如春,恶之死如秋,故发劝极力而乐尽情,此之谓上下相得。
124、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125、文公召宰人而谯之曰:“女欲寡人之哽耶,奚为以发绕炙?”
126、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韩非子·喻老》
127、【韩非子名言】人之治民,先治者强,先战者胜”(圣人治国,未等用刑,人民就服法,这样国力就强大;未等开战,就稳操胜券,这样必胜无疑)【解释】圣人就是善于恐吓人民的统治者
128、法不阿贵,绳不挠曲。——《韩非子·有度》
129、言无二贵,法不两适。——《韩非子·问辩》
130、明法制,去私恩。夫令必行,禁必止。
131、巧诈不如拙诚。
132、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133、山居而谷汲者,膢腊而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134、此义于名而利于实,故必有为天子诛之名,而有报仇之实。
135、远水不救近火。
136、探其怀,夺之威。主上用之,若电若雷。——《韩非子·扬权》
137、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138、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139、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韩非子·大体》
140、出自《韩非子·十过》。只顾眼前的蝇头小利,一定会损害到更大的利益。这句话说明做事要从小事做起。
141、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142、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143、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14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145、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说林上》
146、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郭沫若
147、【译文】当禾苗生长的时候,禁止牛马进入他人的田地本来已有禁令,但官吏却不把禁令当回事,使很多牛马进入他人的田中。立即将牛马进入农田的数目报上来;如果调查不到,将从重惩治官吏的罪过。
148、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韩非子·解老》
149、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
150、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韩非子·难三》
151、当苗时,禁牛马入人田中,固有令矣,而吏不以为事,牛马甚多入人田中。亟举其数上之;不得,将重其罪。
152、峻法,所以凌过游外私也;严刑,所以遂令惩下也。——《韩非子·有度》
153、人处疾则贵医。——《韩非子·解老》
154、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韩非子·备内》
155、《韩非子》名言
156、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周恩来
157、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158、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韩非子·安危》
159、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子·五蠹》
160、自见之谓明。——《韩非子·喻老》
161、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法家政治行不通)”【解释】法家不让人民安息,秦始皇调用全国四分之三的壮年劳动力做苦力,这样,法家政治虽然行得通了,但人民却要让统治者淤塞而死了。
16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63、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164、只是中国二千年才出这么几个改革家,难怪国家江河日下,积重难返了。
165、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166、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
167、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韩非子·说难》
168、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也。——《韩非子·备内》
169、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五蠹》
170、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韩非子·解老》
171、【译文】我不能破坏君主的法令而亲手砍掉了你的脚,现在是你报仇的时候,为什么竟肯帮我逃走?我凭什么得到你的帮助呢?
172、势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韩非子·观行》
173、所以,中国历史上有王安石、张居正、谭嗣同。
174、出自《韩非子·观行》。尧:我国远古时代的部落首领,为传说中的圣君。即使具有和尧一样的智慧,如果没有众人的帮助,也不能建立大功勋。说明做事总是离不开别人的帮助。
175、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译: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
176、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
177、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韩非子·饰邪》
178、侈而堕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显学》
179、夫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韩非子·难二》
180、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181、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韩非子·主道》
182、利莫长乎简,福莫久于安。——《韩非子·大体》
183、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84、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185、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186、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步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喻老》
187、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188、【韩非子名言】民之性,恶劳而乐佚(安息)。
189、令必行,禁必止。——《韩非子·饰邪》
190、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韩非子·二柄》
191、《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
192、自胜之谓强。——《韩非子·喻老》
193、出自《韩非子·十过》。离开朝廷去远游,而又忽视劝谏之士的规劝,这便是是自己变得危险的做法。
194、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195、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196、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197、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韩非子·主道》
198、【韩非子名言】治民无常(没有永恒不变的常规),唯法为治。
199、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译:一个人右手面圆形,左手又要画方形,那么一定不能同时画好两种形状。
200、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大功不立。
201、人无羽毛,不衣则不犯寒。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是以不免于义利之心。
202、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译:千里长的大堤,因为蚂蚁窝而溃败;百尺大的房屋,因为一点的烟火而焚毁。
203、治民无常,唯治为法。——《韩非子·心度》
204、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韩非子·孤愤》
205、远水不救近火。——《韩非子·说林上》
206、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韩非子·五蠹》
207、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韩非子·扬权》
208、出自《韩非子·说林上》。[译文]如果因为别人的几句好话就认为我好,一定也会因为别人的几句坏话而怪罪我。
209、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210、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211、内外相应也,言行相称——《韩非子·解老》
212、治民者,禁奸于未萌。——《韩非子·心度》
213、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韩非子·二柄》
214、凡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者之谓迷——《韩非子·解老》
215、明确法令制度,使人们知道何为守法,何为违法,违什么样的法给予什么处理,立什么样的功就给什么奖赏;在执法过程中又能公正无私,“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不以个人的恩怨好恶干扰法律的贯彻执行,这样,自然能作到令行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