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秦:作者介绍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4、过故人庄孟浩然
5、想归田园
6、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寇准《江南春·波渺渺》
7、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8、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10、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1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5、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6、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7、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18、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19、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20、饮酒东晋陶渊明
2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2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23、竹里馆(王维)
24、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25、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句子:夜幕笼罩着草原,一盘圆月从鱼鳞般的云隙中闪出,草原上弥漫起朦胧的月光,像是升腾起来的一片淡淡的银雾。
26、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2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9、快活不知如我者,人间能有几多人?
30、乡村四月【作者】翁卷【朝代】宋代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译文注释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31、【唐】李白
32、游山西村[宋]陆游
33、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3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5、答:古诗:田园言怀
36、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张耒《夏日三首·其一》
3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8、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9、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40、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41、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4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43、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44、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45、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46、赞美“农村美丽风景”,“归隐田园”的诗句有:
47、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张籍《野老歌/山农词》
48、千首恶诗吟过日,一壶好酒醉销春。
4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50、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51、绝句二首(杜甫)
5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山水田园诗是指:田园风光以及农民、牧人、渔父等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谢灵运和陶渊明分别是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开创者,到了唐朝始成为重要的诗歌流派.唐朝的王维、孟浩然、李白、储光羲、常建,宋代的杨万里、范成大等都是这一派诗人中的杰出代表。2.以上诗词全文如下:(1)出自唐代·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2)出自唐代·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3)出自唐代·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4)出自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5)出自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http://so.gushiwen.org/authors/
53、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
54、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周邦彦《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55、恋他朝市求何事,想取丘园乐此身。
56、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7、归乡年亦非全老,罢郡家仍未苦贫。
58、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59、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60、十亩之间
61、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白朴《天净沙·冬》
6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