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关于信的名言和故事有哪些
1、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邓析子·转辞》
2、(5)信用重于黄金——德国
3、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
4、画家李苦禅年轻时师从国画大师齐白石,不仅画艺精湛,而且人格质朴。他长于画鹰、竹、莲、梅等题材。鹰是阳刚的倾向,竹是刚正不阿的象征,莲喻示了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操,梅则表现了坚贞不屈的品格。画品如人品,这也正是他人格的真实写照。他常说:“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李苦禅心地宽厚,待人诚挚,尤重信义,言出必行,不计得失。
5、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6、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
7、写作思路
8、(10)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资治通鉴
9、诚信,就是一个人所说的话可以在他所做的事里面得到验证,也就是言行之间的“确切、如实”。后来这个义项虚化为副词,就是“的确”“确实”的意思。《三国志》里面,华佗不愿成为曹操的御用医生,加上“久远家思归”,正好收到家书,就说想要暂时回家一趟。回去之后,又推说妻子有病,多次推延日期。后来曹操多次写信催促,并派出郡县各级官吏遣送他返回,华佗仗着自己医术高明,仍然没有动身的意思。最后无奈之下,曹操只能派人前去查验,说:“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hú),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这里的“信”就是“的确”“确实”的意思。
10、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诚信。诚信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诚信是美德,也是财富。诚信是立身之本。诚信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诚信的价值是不能用金钱去衡量的诚信是衡量人内在美的一种标准。
11、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名士卓恕,是浙江上虞人,他为人诚实,重信誉。他答应别人今天办的事,绝不拖到明天。一次从任所建业(今南京)返抵故乡会稽(今绍兴);将要回建业时,诸葛恪问他下一次什么时候还乡,他回答了具体的时日。
12、(7)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13、五、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中)冯玉祥
14、古有孙膑一诺千金,宋濂连夜抄书,曾参诚信教子,今有冒雨赴约,列宁依时归还书等等。
15、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16、(诚实守信是崇高的美德)
17、一、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18、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19、(6)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20、(3)帮人要帮心,帮心要知心,知心要诚心.
21、曾子杀猪,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2、诚实守信的励志故事一个农夫把斧头掉进了河里,他坐在河边伤心地哭起来。
23、财神便跳进水中帮他打捞,很快拿出了一把金斧头,农夫却摇头说:“这不是我的。”财神又拿出一把银斧头来,工人还是摇头。最后,他拿出了一把铁斧头,农夫说:“这才是我失去的斧头。”财神就把金斧头和银斧头一起送给了他。一个贪心的家伙知道了,他故意把斧头扔进河里。很快,财神拿出一把金斧头来,没等财神问他,他马上说:“这就是我丢失的那一把。”财神厌恶他不诚实,就和金斧头一起消失了。这个人最终连自己的斧头也找不到了。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要立心做大事,不要立心做大官——孙中山如同性格的惟一基础那样,深邃的真诚也是才能的惟一基础——爱默生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裴多菲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列夫·托尔斯泰如同性格的惟一基础那样,深邃的真诚也是才能的惟一基础。——爱默生守信用胜过有名气。——罗斯福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我的座右铭是:第一是诚实,第二是勤勉,第三是专工作——卡耐基没有诚信,何来尊严。——西塞罗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甚至上帝也助诚实勇敢者一臂之力。——米南德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康德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马克·吐温
24、与君子交,言而有信。
25、关于诚信的古代名言:
26、(9)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颐
27、经典事例
28、(1)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29、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日)松下幸之助
30、言而无信,信义兄弟,仁义礼智信,信守承诺,信守诺言,信守不渝,信任危机,盲目自信,无比信任,忠实信徒,半信半疑,难以置信,信誓旦旦,深信不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古代关于信的名言和故事有哪些
31、到了那一天,诸葛恪做东宴客,可是不见卓恕的大驾,便停下筷子等待他。客人们都说建业与会稽相距千里,卓恕即使不愿爽约也难哪!岂料,不一会儿,卓恕便赶到了席间,顿使满座皆惊。此事很快传为口碑。人们从这区区小事上,看出了卓恕守信重诺的人品。
32、(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33、书信,古代叫“书”,一般是亲笔题写,所以是“可信”的。拿着书信出使对方的人就是使者,也可以称为“信使”。信使是用来传递消息的,所以“信”又有了“消息”的意思。所以现在我们还在说“好的,我知道了,您等我的信儿吧!”约定好的信息,双方可以通过一个暗号来建立默契,以便统一行动,这种暗号就叫“信号”。和人讲信用一样,风向稳定,年年准时到达的风叫“信风”,定期到来的潮水,也叫“潮信”。
34、四、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35、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36、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37、二、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38、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实施。
39、民无信不立。—孔子
40、商鞅立木取信
41、故事篇:
42、曾子的妻子有一次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不要去了,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说到只不过是开玩笑。曾子说:小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孩子以后就会再不信任你。曾子就把猪杀了。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所以家长在孩子面前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43、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44、(8)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宋·苏轼
45、故事一:人要有信于已
46、信的来历:早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就有“书信”来往了。当时采用的是结绳、刻符等方式。
47、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蔡锷
48、卓恕交友守信
49、偏听偏信,尽信书不如无书,昂首信眉,卬首信眉,一诎一信,背信弃义,花信年华,信马由缰,善男信女
50、诚信小故事:一个士兵,非常不善于长跑,所以在一次部队的越野赛中很快就远落人后,一个人孤零零地跑着。转过了几道弯,遇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标明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标明是士兵跑的小径。他停顿了一下,虽然对做军官连越野赛都有便宜可沾感到不满,但是仍然朝着士兵的小径跑去。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后到达终点,却是名列第一。他感到不可恩议,自己从来没有取得过名次不说,连前50名也没有跑过。但是,主持赛跑的军官笑着恭喜他取得了比赛的胜利。过了几个钟头后,大批人马到了,他们跑得筋疲力尽,看见他赢得了胜利,也觉得奇怪。但是突然大家醒悟过来,在岔路口诚实守信,是多么重要。
51、“信”是儒家“五常”之一,历来被认为是修身之本。说起这个字,应该会让我们想到不少的名言和故事。《论语》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此类似,北宋理学家程颐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西晋杨泉也曾说:“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无论是《韩非子》里面的“曾子杀猪”,还是《史记》里面的“季布一诺”,都已成为“信”的典范。
52、用来表明相互信任的物品称为“信物”,比如男女之间的“定情信物”。《诗经•卫风•木瓜》里面,男女之间赠送的信物就是玉石和水果。国与国之间还可以派出人质,以示信任。在军队里面,这种作为凭据的信物就是兵符。兵符又称虎符,一般由玉或木石制成虎的样子,分为两半,国君持右半,左半交给统帅。只有两半完全吻合,才能够调动兵权。
53、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54、诚信名言:
55、诚信是一个人的基本。在我们生活中每个人都要讲究诚信。这些他决定着你的,可能决定了你的性格是怎样的。很多人都喜欢跟真诚的人玩,所以这些是必不可少的。想要做一个真心的人,首先我们就不能说谎,应实事求事,做一个讲诚信懂礼貌的好孩子。
56、诚实的人言行相符,值得信任,所以“信”有“相信”“信任”的意思。《论语•公冶长》里面,孔子面对白天睡大觉的弟子宰予,发了一通狠话:“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还进一步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里的“信”就是相信、信任的意思。从这里面可以推断出来,让孔子生气的主要不是宰予白天睡大觉,而是他可能之前向孔子说过什么,或者保证过什么,这次没有做到。孔子对于这种言行不一的“失信”行为,表示深恶痛绝。
57、(2)宁可失钱,不可失信——英国
58、“信”是个会意字,左边是人,右面是言,合在一起,最初表示“一个人所说的话真实可信”。这个字还有另外一种写法:左边是言,右边是心。也就是说,一个人所说的话皆是由心而出,也是“言语真实”的意思。言语真实便是不虚诈,不欺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诚实”“诚信”。这样的品质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就是“讲信用”,也就是《资治通鉴》里面所说的“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59、(11)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斯宾诺莎
60、三、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古代关于信的名言和故事有哪些
61、没有诚实哪来尊严?—西塞罗
62、给予一个人最大的信任就是任由对方的心意来处置,也就是“任意”。《隋书·杨谅传》里面说:“特许以便宜,不拘律令。”这就是说,允许他根据实际情况任意处置,而不必顾及科条法令。便宜行事之权是一个极大的权利,必须有绝对的信任才会赋予对方。“任意”后来成为了一个副词,就是“任凭”“随意”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