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巴菲特眼中,施洛斯也是有“缺点”的,那就是喜欢拥有大量股票,最多时会有100只,而其中只有20只股票占据了管理市值的大部分额度。有时候他甚至会使用60%的资金来购买单只股票,这样的集中度一般是罕见的。
2、在一次公开的讲话中,巴菲特说:“资金量小是一种天然优势,要是我手里只有100万美元,我每年差不多能赚50%,不是差不多,是肯定能,我保证!”
3、但是相较于同门兄弟,施洛斯不太关心企业自身情况如何。他了解如何选股,简单而言就是将价格远低于其应有价值的股票出售给私人投资者。这便是他所做的一切。“如果某家公司值一美元,若我能够以40美分买进,我迟早会获利。”
4、巴菲特炒股三条铁律:
5、他从未在高等学府深造,更是没有踏进过商学院的大门。然而他却能够与内幕消息绝缘、不依靠任何投资团队持续盈利。
6、第三,牢牢记住第一条和第二条。
7、注意到没有?巴菲特在早期资金量还很小的时候,也是靠着超高的投资回报,迅速把资金滚大,那17.4万美金只是他日后可以在投资领域大展拳脚的前提资本。
8、巴菲特对此并不苟同,但是施洛斯信奉“安全边际”原则,因此他的投资非常分散,他曾在描述自己与巴菲特的区别时表示,我持有的股票种类远远多于巴菲特。
9、我们可以算一笔账,你现在的本金是10万元,假如今年、明年、后年你都取得了20%的投资收益(其实已经非常不错了),那么你3年从股市当中总共赚了7.28万元。尽管这笔收益还不错,但完全不可能使你成为财务自由俱乐部的一员,甚至对改善你的生活来说也是杯水车薪。所以,在你投资本金基数很小的时候,每年取得10-20%的收益率,这本身并不是一个足以让你起飞的事。
10、年版的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一直陪伴在施洛斯身边。
11、虽然深得本杰明•格雷厄姆的真传,但相较之同门师兄弟巴菲特,沃尔特·施洛斯实在太过低调。然而,与巴菲特同样对投资的热爱支撑他94岁高龄仍活跃在资本市场中。
12、施洛斯见证了格雷厄姆的再次崛起:“他研究了很多方法,其中一个就是以低于公司营运资金的价格买入,在20世纪30年代有很多公司满足这个条件。1936年,他成立了格雷厄姆纽曼公司,这是一个可以开放投资的和封闭的公司,他可以允许股东申购,以便募集资金用于购买低于资产价值的股票。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行权,你可以抽回你的钱。”
13、在低调的人生履历中,施洛斯在鲜有的一次公开演讲中这样描述自己的投资理念:“我们的投资方式关键在于,我们的买入是与市场反向的,正如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里面说的,如果你买股票,就像你买杂货店,不是买香水,那就对了。”
14、格雷厄姆最忠实信徒
15、如果说很多从事投资的人是在预测高点,那么施洛斯终其一生在做的事情就是寻找低位。
16、第三条是心态和性格决定投资逻辑。在市场中,由于市场行情的不同,投资者通常会因为市场短期的震荡或者下跌出现心态的失误。
17、按照记载,1950年,巴菲特的本金是9804美元,到了1956年这笔钱增值到了17.4万美金。这是巴菲特在年轻时候通过投资得到的第一桶金。
18、书的扉页有以下几句话:“格雷厄姆关心的是如何控制自身投资的风险,他不想赔钱。人们不记得以前发生了什么,事情发生时的具体情形,以及事情是怎么发生的。这也是人们在投资中经常犯的一个错误。”
19、第二,尽量避免风险,保持本金;
20、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施洛斯的投资风格逐渐形成。1955年,施洛斯终于自立门户,带着从19个投资者那里募集的10万美元开始了自己的买卖。
21、战争的无情总是早就很多事与愿违。正当施洛斯决心追随格雷厄姆的脚步时,二战的爆发将施洛斯推到了战场上。索性,施洛斯平安归来,格雷厄姆也用一纸聘书欢迎他的回归。
22、在多如牛毛的投资大师金玉良言中十有八九是来自巴菲特的。但师出同门的沃尔特·施洛斯却是巴菲特最为欣赏的投资大师。
23、沃尔特·施洛斯巴菲特最佩
24、年出生的沃尔特·施洛斯一家是犹太移民,但由于生活的窘困,沃尔特并没有在高中毕业后顺利的进入大学深造,而是直接进入社会。据沃尔特回忆,起初他就职的证券公司统计部门负责人向他推荐了彼时刚刚出版的格雷厄姆著作《证券分析》,因为这本书,施洛斯真正投身于投资事业。
25、巴菲特对施洛斯的投资风格这样概括:“施洛斯的投资策略是一种保本型的投资方式,它避免涉及那些容易造成永久性本金损失的风险。”
26、后来,在阅读他的的传记《snowball》当中得到了惊人的发现,里面明确提到了早期巴菲特的投资业绩。“自从怀揣9800美元上哥伦比亚大学以来,每年他的资金增长率都超过61%”。
27、年,施洛斯退伍后随即加入了格雷厄姆的公司工作。当时,施洛斯的主要工作就是帮格雷厄姆买那些被低估的股票。
28、直到1955年,施洛斯都在为格雷厄姆工作,他认为格雷厄姆是真正的天才。与其相处,单纯赚钱的乐趣远没有将思想变现带来的快感强烈。
29、对于1929年的失败,施洛斯并未为格雷厄姆开脱。“他能成为资金管理者,是因为他在投资领域展现了智慧,他在20年代管了一些钱,他享有利润的50%,如果有损失他也承担50%。直到1929年前都运作的很棒,但当市场下跌时他的股票明显也受到影响,不仅他,还有其他许多人也受到影响,他们抽回自己的投资,因为在危机中他们需要钱,他们在其他地方损失了很多钱。”施洛斯回忆道。
30、低位大师
31、而正是大萧条之后重振旗鼓的格雷厄姆让施洛斯更加欣赏。
32、彼时的华尔街仍然沉浸在大萧条后期的哀嚎遍野中,但是百废待兴中也有新的曙光正在被点亮。1934年,施洛斯进入华尔街,并且参加了纽约证券交易协会举办的培训课程,而该课程的授课老师正式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从那时起,施洛斯被格雷厄姆的理论深深吸引,他与格雷厄姆建立了联系。
33、与巴菲特相比,施洛斯对格雷厄姆的忠诚似乎更加坚定。一个简单的事例就不难看出这位门徒对格雷厄姆的“虔诚”。了解施洛斯的人都知道,1934年版的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甚至被他称之为投资的圣经。
34、第二条是把股市的钱从活性变成定性。在做投资之前巴菲特会先去了解和研究公司的价值和运营模式。
35、而不是像我之前想象的,他积沙成塔,从一开始就是每年取得20%左右的稳定收益,直到走向人生巅峰。所有的误解都是源于在对巴菲特投资职业生涯的回顾中,错误的认为他的投资回报平均值就是他取胜的法宝,然后想当然的认为,只要我每年也能拿到20%的投资回报,早晚也会成为巴菲特!
36、施洛斯在1985年接受《巴伦周刊》采访时认为,普通投资者将关注的重心放在公司未来的盈利上是有风险的。“大多数人都在紧盯公司的收入和未来的盈利潜力,但我不会加入他们的游戏。个人投资者只有很少的资源,但使用这种投资方法需要与那些有巨量信息的大经纪公司分析师们竞争。我能够成功的秘诀是,专注于保护本金,你不必去谈管理,听分析师分析,或者去预测宏观经济,你需要做的只是以低于其本身资产价值的价格购买股票,然后放着。”
37、施洛斯的投资策略是一种保本型的投资方式。
38、巴菲特及其管理的BerkshireHathaway公司,从1965年进行投资业务以来,长期年化收益率保持在20%以上。毫无疑问,这在过去40年来,全球范围的所有投资者中,都是极度优秀的。说来好笑,䖝二刚开始对老爷子产生佩服也是对一个概念(年化收益率)产生误解开始的。我当时认为怎么这个人可以这么强,每年都能把收益做到20%以上,然后就拥有了富可敌国的资产。
39、第一条原则是永远不亏钱,如果在市场投资亏钱了,需要在下一次投资交易中双倍赚回来。
40、知道了这一点真相,对于我们很多普通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
41、第一,尽量规避风险,保持本金;
42、以上,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