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落日鸳鸯睡浅坡,荷花初醒水微波。——方岳《龟巢夜宴》
2、作者将-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3、池边顾步两鸳鸯。唐·刘希夷《公子行》。
4、这两句大意是:被惊动的鸳鸯岂能没有怨恨,它们双双飞走了,还回头留恋地张望。鸳鸯正亲亲密密地栖息在一处,突然被人惊起,它们当然有恨,所以飞去时还要“回头”
5、心精烟雾色,指历千万绪。长安贵豪家,妖艳不可数。
6、梅子黄时日日晴,
7、作者简介:
8、惊起鸳鸯岂无恨,一双飞去却回头。——杜牧《入茶山下题水口草市绝句》
9、这两句大意是:美女春日里穿着漂亮的罗裙,上面绣着成双成对的鸳鸯鸟,这美丽的衣服,是贫寒的劳动妇女在深夜里制作出来的。原诗为:“~。
10、四句诗写了江山、花草、燕子、鸳鸯四样景物,构成一幅幅画面,不仅显出蓬勃的春意,诗人愉快之情也从中自见。仇兆鳌评日:“摹写春景极其工秀,而语出浑成,妙入化工矣。”
11、赭(zhě者):红褐色。这两句大意是:马的毛色红白相间,牙齿刚刚出齐,在夕阳斜照的碧草鲜花中,踏着散碎的步伐行进。
12、唐代诗人刘希夷《公子行》江岛蒙蒙烟霭微,绿芜深处刷毛衣。唐·吉师老《鸳鸯》。
13、绿阴不减来时路,
14、桃花春木渌,水上鸳鸯浴。
15、这原是长安舞女内心的独白,反映出她们对爱恋的狂热.对受情的渴求,态度大胆、果决,毫不扭捏作态.是何等的气魄!此句知名度高,表现青年男女对爱情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常被引用。唐代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花际裴回双蛱蝶。
16、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贺铸《惜馀春·急雨收春》
17、作品简析:
18、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19、【古绝句】
20、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21、三衢道中
22、曾几虽然是江西诗派的一员,但这首绝句写得清新流畅,没有江西诗派生吞活剥、拗折诘屈的弊病。他的学生陆游就专学这种,蔚成大家。
23、小溪泛尽却山行。
24、这两句大意是:春临大地,洛阳到处是嫣红的桃花,到处是澄澈的春水,水面上飘浮着并头浴羽的对对鸳鸯。红英缤纷,绿波荡漾,鸳鸯比翼,一派大好春光。
25、千年长交颈,欢爱不相忘。
26、五代十国女诗人花蕊夫人《宫词》得成比目何辞死,愿做鸳鸯不羡仙。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27、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28、南山一桂树,上有双鸳鸯。
29、观察得很细致,描写得很逼真,好像正在拍摄《动物世界》的一组镜头。可用来描写岸边鸳鸯的活动。
30、在晚日的照耀下,马儿悠闲地踏着碎步,碧草沾蹄,鲜花拂身。晚日、鲜花、碧草的环境氛围与马的悠闲神态,组成了一幅和谐的图画。
31、曾几(jī)(1084—1166),字吉甫、志甫,自号茶山居士,谥号文清。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另外,其诗风格清淡,词意明白,语言流爽轻快,形象也较为生动,内容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亦有抒写爱国抗金之作。著有《茶山集》。
32、美丽而双飞.常翩跹于花际草间;鸳鸯,闲雅而偶居,喜欢在水里双游或池边双双漫步。用蛱蝶、鸳鸯比喻游春的公子,美女,恰切自然,能引起人们富有诗意的联想。
33、诗句描绘一匹新调成的刚成年的马。马的毛色像鸳鸯的毛色一样,红褐与白色错杂,鲜艳美丽,牙齿刚刚出齐,正在年轻力壮之时。
34、裴回:徘徊。蛱蝶:蝴蝶的一类,翅有各种鲜艳的色斑。
35、唐·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渌(1ù录):清澈。
36、白首齐眉鸳鸯比翼,青阳启瑞桃李。2.天生才子佳人配,只羡鸳鸯仙。
37、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38、这两句大意是:天暖泥融,燕于忙于衔混作巢,飞来飞去;春温沙暖,鸳鸯贪睡,卧于沙中迟迟不起。这首绝句的前两句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39、这两句大意是:(春游的洛阳公子和美女,)形如花间来回飞舞的双双彩蝶,叉像池边相顾漫步的对对鸳鸯。蛱蝶。
40、在原诗中,女主人公以此反衬轻薄夫婿的喜新厌旧,慨叹世情的险恶与冷酷。唐代诗人杜甫《佳人》愿作鸳鸯被,长覆有情人。
41、可用来写盛春景色。唐代词人韦庄《菩萨蛮》春罗双鸳鸯,出自寒夜女。
42、合昏:植物名。又名合欢,俗称夜合花,叶似槐叶,花淡红色,至夜则合。
43、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
44、鸳鸯名言唐·韦应物《杂体五首》其三。罗:一种质地柔软有花纹的丝织品,此处指罗衣或罗裙。
45、添得黄鹂四五声。
46、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这是一首纪行诗,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
47、曾几(1084—1166),字吉甫、志甫,自号茶山居士,谥号文清。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风格活泼流动。著有《茶山集》。
48、首句写出行时间
49、春罗双鸳鸯,出自寒夜女。
50、鸳鸯:匹鸟,雌雄偶居不离,这两句大意是:合欢尚且知道入夜则合,从不逾时;鸳鸯偶居不离,向不独宿。这两句分别以“有情”的植物、动物作比喻,说明夫妇之间应该相亲不离。
51、宋朝曾几
52、蒙蒙:云雨迷蒙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江岛之上细雨蒙蒙,云雾轻轻,鸳鸯正在绿草深处洗刷着身上美丽的羽毛。
53、双鸳并双翼,双宿复双飞。清涟动双浴,明月照双归。
54、唐代诗人杜甫《绝句二首》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唐·杜甫《佳人》。
55、这种四句四景,彼此并列,中间虽以春意贯穿,却没有呼应关系的诗,只靠这些景物的组合、安排,构成一种境界,是古代绝句中一种特殊的写作手法。描写春景、春意可作惜鉴。
56、《三衢道中》
57、鸳鸯可羡头俱白,飞去飞来烟雨秋。——李商隐《代赠》
58、《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59、第三句写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
60、其艺术构思与白居易《缭绫》相似。白诗中“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其意与韦诗此二句略同,都是以贵族妇女的豪奢侈靡与劳动妇女的勤苦劳作相映衬,突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对立关系。
61、著(zhuó浊)对:成对。这两句大意是:停在岸边的鸳鸯都成双成对,不时地离开河岸向浅水中的沙洲走去。
62、题记:七绝•比翼鸳鸯七绝•比翼鸳鸯文/草原雄鹰鸳鸯恩爱成双对,戏水嬉波展艳姿。如影相随佳伴侣,飞天比翼恋神。
63、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64、此比喻形影不离的情侣。这两句大意是:得以与心爱的人结成夫妇,像比目鱼一样形影不离,虽死何辞?愿与心上人结为伉俪,如鸳鸯鸟一样出双入对,即使神仙生活也不值得羡慕。
65、唐朝政治家、诗人李德裕傍岸鸳鸯皆著对,时时出向浅沙行。关于鸳鸯的名言五代·后蜀·花蕊夫人《宫词》。
66、诗还有个特点,就是通过对比融入感情。诗将往年阴雨连绵的黄梅天与眼下的晴朗对比;将来时的绿树及山林的幽静与眼前的绿树与黄莺叫声对比,于是产生了起伏,引出了新意。全诗又全用景语,浑然天成,描绘了折西山区初夏的秀丽景色;虽然没有铺写自己的感情,却在景物的描绘中锲入了自己愉快欢悦的心情。
67、最有名的是曾几的《三衢道中》:
68、可用来反映旧社会的阶级关系,或者用来批评某些只知追求华丽服饰而不知社会财富来源于何处的女人。唐代诗人韦应物《杂体五首》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69、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70、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
71、裁此百日功,唯将一朝舞。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
72、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
73、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74、作者:曾几
75、比目:比目鱼,目谓此鱼一目,须两两相并始能游行。《尔雅·释地》:“东方有比日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ta榻)。”
76、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
77、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78、唐·杜甫《绝句二首》其一。融:指冻土融化。
79、曾几(jī)(1084——1166),南宋朝诗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赣州(今江西赣州市)人。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
80、小小的江岛,蒙蒙的细雨,薄薄的烟霭,绿绿的水草,一对鸳鸯正在这如诗如画的环境中“刷毛衣”。这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可用来描写鸳鸯的活动。
81、得成比目何辞死,愿做鸳鸯不羡仙。
82、扩展资料
83、次句写出行路线
84、唐代诗人韩翃《看调马》惊起鸳鸯岂无恨,一双飞去却回头。唐·杜牧《入茶山下题水口草市绝句》。
85、作者资料
86、唐代诗人吉师老《鸳鸯》鸳鸯赭白齿新齐,晚日花中散碧蹄。鸳鸯名言唐·韩翃《看调马》。
87、梅子黄的五月,正是江南的雨季,却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乘着小舟泛溪游玩直至尽头后再改走山路。浓密的绿荫丝毫不比来的时候少,时不时还能听见黄鹂的鸣叫声传来,平添了几分趣味。
88、绿阴不减来百时路。“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三衢道中》绝句诗中的后两句。全诗如下:《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度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本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这是一首纪行诗,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专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