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家庭教育促进法 感悟【精选77句】

时间:2024-11-29 00:14

1、家校共育,相辅相承。家庭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孩子最早的行为习惯都是在家养成,学校教育是对孩子的专业化系统化教育。

2、这次家长会,感受很深,收获很大,老师们的情真意切和肺腑之言,令我们看到希望和信心,愿携手共进,孩子的明天会更美好!

3、在家庭中,随着社会进步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化,更突现家庭教育的重要。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从一出生下来,父母就和孩子在一起,孩子的语言文字学习、心理思想态度、行为举止习惯的养成都受到父母的熏陶和感染,其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有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影响。因此,做好家庭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极其重要的。

4、第一欣赏教育:欣赏孩子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手段,一个孩子最可人之处不是在于他的聪明活泼,而是在于他的自信,有了自信心,做什么都有种动力去挑战,平时父母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声表扬,都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他没做了一件事情或取得一个好的成绩,我们都会奖给他一句“你真棒”并传递一个欣赏的眼神,爱孩子就必须懂得欣赏孩子的道理,激励和表扬的效果远远胜于斥责和打骂的效果。

5、通过室内阅读和室外探索发现之旅的结合,我们可以让孩子接受比较全面的教育,可以培养更优秀的孩子。

6、孩子刚出生时是一张白纸,在这张白纸上如何作画全靠父母的用心了。我和孩子的妈妈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上是一致的,即要孩子做到的,家长先要做到。家长需做好表率和带头作用。

7、她把自己的教育心得写进了一本书《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儿子送入了斯坦福》。

8、不要给孩子报课外班

9、古话说,子不教,父之过。一个人有学识、有家教就是对为人父母最好的肯定。孟母三迁、曾子杀猪,就是说明自古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10、每次在搬进新家之前,我都先要考虑在家里的合适位置弄一个书架。这个书架尽量大,一个不行,就弄两个。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书籍,让孩子随手可拿、随时可读。当然,书架一角也放有我爱读的书籍。在空闲时间,我会和孩子遨游在书籍的海洋之中,共同享受阅读的乐趣。学龄前的时候,我们会有亲子阅读时间,现在更多的是互不干扰,各自阅读自己的爱书。

11、在一次访谈中,她提出,在育儿过程中有10件事,家长不能对孩子做。

12、不要因为工作忽略孩子

13、孩子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举止言谈,行为习惯,道德情操,卫生习惯,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潜移默化养成教育作用,比如,家长的习惯口语,孩子就会有,家长热情好客,孩子也会热情好客,家长善良,孩子也会善良。

14、现在发现,喜欢阅读不仅对学语文有直接的作用,对数学、英语都有促进作用。所以,在阅读方面,我们一定不要吝啬,多买书和多读书,绝对是“花小钱办大事”。同时,家长做好表率,做一个爱阅读和学习的家长,比任何说教都强。

15、看来,在陪伴的时候也要有正念,即有目的、有意识、专注当下的一切。在陪伴孩子时,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及时回应孩子的关切和问题,不能玩手机,不能分神。只有这样,才是高质量的陪伴,而不仅仅是“伪陪伴”。

16、如果用爱心和耐心教育出来的孩子,一般长大了会性格开朗,做事情有条例,具有一定的责任心。

17、家长会参加结束后可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与收获。比如可以说一说,根据老师提出的孩子的一些整体情况。分析一下孩子今后学习要朝哪一个方向发展。

18、家长必定要注重良好家风的形成,注重对子女的家教。孩子成功是父母下半辈子最大的幸福。

19、只有学校家庭经常沟通,共同尽到义务职责,才能使孩子能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20、不要和别人家孩子比较

21、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校共育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利,家长要配合老师在德育方面齐抓共管,积极献言献策,用实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2、首先对学校的教学理念有了一定了解,其次,对班级总体情况有了基本掌握,对自己孩子的学习状况以及孩子的优缺点有了深刻认识,知道从哪些方面更好地配合老师和学校教育管理孩子,对孩子采取的帮助措施也更有针对性。总之,收获很大。

23、孩子发问时,永远不要让孩子“等一等”

24、营造书香家庭

25、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孩子耳濡目染,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孩子上学后,直接接受老师的教育,学知识的同时也逐渐成熟,形成自己的三观。所有一个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教育。

26、初上⼩学时,我们作为家长对孩⼦的学习⾮常紧张,每⼀次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甚⾄是⼀次⼩测验,我们⽐孩⼦还要焦虑,总想让孩⼦的学习在起初打好⼀个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孩⼦慢慢长⼤,我们才认识到,孩⼦的学习习惯和性格的培养才是教育的关键。从对家长的依赖学习到独⽴学习,每⼀步都离不开家长和学校⽼师的共同引导。

27、敬畏,能让孩子自律与自觉,因为“敬”会有所为,它告诉人应该怎么做,“畏”又会有所不为,它警告人不该做什么。

28、现在基础教育提倡家校共育,陪着孩子走过了12年的基础教育后,参与了孩子整个成长过程,各种酸甜苦辣都尝了一遍,有惊喜,有忧愁,但至少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没有缺席,赞自己!

29、明代方孝孺曾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

30、通过今天的家长会,使家长们感受到了学校和老师对孩子们的认真负责。同时也让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更加懂得怎样和孩子多沟通,做朋友,争做一个合格好家长。

31、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仅凭自己买书显然不够。于是,我和孩子都办了市图书馆的借书证。周末的时候,我会带上孩子去图书馆,一头扎进图书的世界,直到闭馆的时间,再借上15本左右的书带回家阅读。图书馆的阅读氛围感染了孩子,成为了孩子最爱的地方之一。同样地,书店也是孩子经常光顾的地方。出去购物的时候,我会把把孩子扔在书店里,购物完成,通常会买上1本书带上孩子回家。

32、家庭和学校都有责任义务为孩子成长学习提供各种条件。

33、应该说,我是花了时间陪伴孩子的。孩子学龄前,觉得孩子小,一切需要自己的照顾,因而陪伴时很用心。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入学,认为学校教育会发挥重要作用,甚至认为老师会扮演“父母”的作用,也觉得孩子大了可以自己解决问题,于是陪伴时就不那么用心了。比如,对于孩子的问题不是第一时间做出回应,或者陪伴时关注手机的时间越来越多,造成了孩子有问题时不愿意和家长交流。最大的问题是孩子也开始关注手机的影响,找我们要手机玩。

34、我在读书的时候喜欢在书上做记号和做笔记,遇到好词好句和感想会马上记下来。孩子也学会了这个好习惯,有自己专门的“阅读存折”。一段时间后,翻开这个“存折”,满满的收获感,就像是存钱获得了收益一样。

35、我们既不能把孩⼦扔给⽼师,单纯地让⽼师管教,也不能⼲涉⽼师的教育,只有学校和家庭共同引导,才能让孩⼦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偏路。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孩⼦更听⽼师的话,送到学校万事⼤吉,认为管教孩⼦就是⽼师的责任,其实不然,孩⼦在学校⾥跟同学和⽼师相处,很多的处世⽅式是来⾃家庭,家长是孩⼦的第⼀任⽼师,我们需要在孩⼦的性格习惯⽅⾯把好关。进⼊⾼年级,我会更加关注孩⼦的⼼理健康,有时候在家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都会和孩⼦的班主任沟通⼀下,了解⼀下孩⼦在学校的状态,毕竟孩⼦还没有像成年⼈有那么完善的是⾮观念,如果有不好的习惯,我会请班主任⽼师和我共同引导⼀下,疏导孩⼦的思想,这样孩⼦才会向正确的⽅向前进。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相信班主任⽼师,说实话很多⽅⾯⽼师⽐我们家长更能理解孩⼦的⾏为动机,所以我选择完全信任,我相信学校教育⼀定是朝着我们家长希望的⽬标前⾏。

36、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一个经常用暴力打骂孩子的家庭来说,孩子有两种可能,一种,胆小懦弱,做事情没有责任心。另一种,叛逆型,跟父母对着干。

37、对于老师提出的一些孩子的学习方式方法家长可以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并且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自身情况和老师谈一谈孩子今后的发展方向。

38、不要用物质奖励孩子

39、父母要让孩子懂得爱的温暖和敬畏心的必要,人一旦失去敬畏之心,往往会变得肆无忌惮、无法无天,甚至于丧失底线,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

40、总的来说,家长在开完家长会后,只用详细的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听取老师开会内容之后的收获就可以了。

41、对于老师传达的一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给予自己的判断和肯定。

42、学校老师和家长及时沟通,不仅有助于孩子的学习进步,更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43、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大陆拥有众多听众的的歌手,陈美玲曾经一度与邓丽君、翁美玲齐名。后来她转型在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育有三个孩子。

44、一、家长的模范带头作用

45、为了营造阅读的氛围,家里一直没有安装电视机。对于这点,孩子会有比较和抱怨,因为小伙伴家都有电视机。但慢慢地,由于有了书籍的陪伴,孩子不再抱怨没有电视机了。现在,孩子好像忘了似的,再也不提电视机了。

46、作为家长,我们有时候也会过分在意成绩了,孩子现在的学习压力也是很大的。所以以后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多关心孩子的心理想法,不能只看成绩,也不能一味责罚孩子的成绩不好。可以多沟通,帮他们分析一下原因。给他们积极的鼓励。

47、这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是人生的大智慧。

48、真正认识到教育,是在为⼈⽗母之后。从送去幼⼉园的第⼀天,到现在成长为⼀个⼩学⾼年级的学⽣,可谓是⼀直在孩⼦的成长道路上摸索前⾏。虽然每个孩⼦的家庭情况不同,每个⽗母的教育⽅式不同,但想必每个家庭的教育⽬标是⼀致的,我们都想把孩⼦培养成⼀个品格⾼尚的人才。

49、爸爸回来之后,我看着爸爸问,老师说了什么。爸爸说,没说什么,心里塌实多了。

50、不要制定每天的时刻表

51、教无定法,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加上自己的体会和实践,在教育孩子中投入百分之百的爱和精力,帮助孩子在身心两方面健康成长。

52、通过这次期中家长会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知道孩子在学校非常的努力学习,作为家长深感欣慰,再次感谢老师们的辛苦付出!

53、二、带孩子四处走走,增加阅历

54、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不可分,家长和教师经常沟通信息,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做好配合工作,使老师的教育有针对性,会让孩子更好成长。

55、良好的家风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是教育子女的最佳途径。家风淳朴、善良,必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56、阅读是一种室内活动,为了开拓孩子视野,我还喜欢带孩子进行室外活动。周边的大小景点、公园、科技馆和各种体验感强的活动我们参加了个遍。带孩子去的最远的地方是云南丽江古城。我们从东南沿海出发,来到云南,当时孩子才3岁,跟着我们感受不一样的祖国河山,孩子小,走着走着就累了,有时候趴在我的肩上就睡着了。现在问孩子,他不记得这段旅游经历。当然,也带着孩子游览过其它城市。虽然孩子小,不能完全记得这些经历,但开阔了孩子的视野,拓宽了孩子的认知,使孩子接受了鲜活的美育。我认同这样一句话,“让孩子上10次美育课,不如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1次。”

57、孩子的阅读兴趣就这样被培养和强化。每次我出差在外,最喜欢的地方就是书店。回家时,也总是买1本书带给孩子。

58、开家长会的晚上,我坐在家里,心急如焚,如坐针毡,受煎熬!心中一直在想莫老师在家长会上会不会在说我在上课时说我什吗。

59、三、反思:何谓高质量的陪伴?

60、不要反对高中谈恋爱

61、不要替孩子做选择

62、在大自然中,孩子通过观察,培养了美的鉴赏能力。在室外活动中,孩子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增加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在陪伴中,也增强了亲子关系。

63、今天去学校给孩子开家长会,坐在孩子的位置上感觉自己也是个学生,今天收获满满,因为听老师的讲话,感觉教育孩子要有耐心和方法,还要和老师配合,这样孩子才能学习,生活劳逸结合

64、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首要场所。家庭教育以后会伴随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但发挥关键作用的是家庭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起着核心的作用。

65、不要打骂孩子

66、家校一体共同教育学生,我认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在父母的养育教育下孩子快乐的成长。有了良好的教育,孩子在步入学校的学习中是很顺利的步入正轨的,所以说良好的教育会培养出优秀的学生的!

67、四年的时间,我看到了孩⼦的成长,也看到了学校⽼师的努⼒,学校⽼师和家长及时沟通,家长极⼒配合学校教育,才能让我们的孩⼦懂得更多。家校共育,顺势⽽养,顺势⽽育,我们需要共同培养优秀的下⼀代,培养国家栋梁之才!

68、家庭教育是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的全部生活始终与家庭小集体有密切的联系。

69、我的感言是,我和学校开始家校共育这个方法以来,我的孩子大有进步,一是互相沟通,回家都要和我讲学校的学习,趣闻轶事,我和孩子之间的了解更多了,二是我重新认识了孩子,认识了家长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有感觉家校共育真好

70、参加家长会可以说是每个家庭都会经历的事,对于有的家长来说确实是去了就是煎熬,感觉很没有面子,其实大可不必有这样的心里!要正面面对孩子的成长,一味地责怪,起到的事反作用!

71、时常光顾图书馆和书店

72、四、案例分享:陈美玲的育儿之道

73、通过家长会了解了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以及与同学的相处情况。同时也对班级更加优秀的孩子有了一定的了解,树立了自己孩子学习的榜样。

74、不要对孩子撒谎

75、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

76、作为家长,我们可以从陈美玲的育儿之道中借鉴学习,比如,夫妻的教育理念一致、和孩子做朋友、尊重孩子的选择等,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因为我们也是第一次当家长。在学习中,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和进步。

77、家长的话肯定是要再接再厉,然后的话多了解孩子,多让家庭变得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