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月满西楼歌词表达感悟-推荐51句

时间:2024-11-29 02:09

1、月满西楼歌词是什么意思?

2、月满西楼歌词表达了对爱人深深的思念,淡淡的忧伤,委婉缠绵使闲愁,月圆而人未圆,心中倍感凄凉。月满西楼: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表达诗人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

3、月满弦作词:刘珂矣作曲:刘珂矣,百慕三石演唱:刘珂矣古塔旁拾一地金黄雁扫落满腹旧霜斑驳的木窗等候月光是谁路过诵一首情长看斜阳吹红了菱墙茶汤泛起过往点一支老香泪湿衣裳是谁听见说一句原谅风来帆已过千里外风去留一船霜白暮雨徘徊谁梦中空折柴只怕夜冷故人来看斜阳吹红了菱墙茶汤泛起过往点一支老香泪湿衣裳是谁听见说一句原谅风来帆已过千里外风去留一船霜白暮雨徘徊谁梦中空折柴只怕夜冷故人来风来帆已过千里外风去留一船霜白姑苏城外谁镜中抚琴台又怕弦惹指上埃《月满弦》是刘珂矣演唱的一首歌曲。千帆尽去,月满西楼。禅意歌者刘珂矣仲春开唱,琴台月下轻谱《月满弦》。挚诵情长,怅惋一段轶事;茶汤如霭,泛起几番涟漪。人生,有如月弦,虽有圆满,但却并不多见,倘若在月缺弦半之时,心中能泛起阵阵弦动悦音,心月相合,便自得满弦……

4、此情无计可消除,

5、答:李清照的月满西楼表达了对爱人的深深思念,思念的忧伤,月圆而人未圆,心中倍感凄凉。用一种情景来表达了相思之苦,相思之情的思想。

6、红藕香残玉簟秋,

7、《月满西楼》

8、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9、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10、“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表达词人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

11、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12、月满西楼:月夜,思妇凭栏望眺,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月圆而人未圆,因而心中倍感凄凉。充满了对爱人深深的思念,淡淡的忧伤,委婉缠绵的闲愁。

13、作者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画面清晰,形象鲜明,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月满西楼”写月夜思妇凭栏望眺。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盼望音讯的她仰头叹望,竟产生了雁足回书的遐想。

14、月满西楼: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表达诗人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

15、《月满西楼》其中的词来自于旷代才女李清照当年所作的《一剪梅》。

16、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为词牌名。

17、花自飘零水自流,

18、这是李清照的词《一剪梅》,把它改成了歌。这整首我都很喜欢。这句的大致意思是: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李清照怀念其夫,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9、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红藕香残玉簟秋”,首句词人描述与夫君别后,目睹池塘中的荷花色香俱残,回房欹靠竹席,颇有凉意,原来秋天已至。词人不经意地道出自己滞后的节令意识,实是写出了她自夫君走后,神不守舍,对环境变化浑然无觉的情形。“红藕香残”的意境,“玉簟”的凉意,也衬托出女词人的冷清与孤寂。此外,首句的语淡情深,如浑然天成,不经意道来。故前人评曰:“易安《一剪梅》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七字,便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其实寻常不经意语也”(《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三)。“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次写在闺中无法排遣愁闷与相思之苦,便出外乘舟解闷。词人在一首《如梦令》中曾生动地记述一次她乘舟尽兴游玩的情景,不仅归舟晚,还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情调欢快。现如今却是“独上兰舟”,不仅无由消除相思之苦,反更显怅惘和忧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女词人独坐舟中,多么希望此刻有雁阵南翔,捎回夫君的书信。而“月满西楼”,则当理解为他日夫妻相聚之时,临窗望月,共话彼此相思之情。此句颇有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诗句的意境。另外,“月满”也蕴含夫妻团圆之意。这三句,女词人的思维与想象大大超越现实,与首句恰形成鲜明对照。表明了词人的相思之深。  下片。“花自飘零水自流”,词人的思绪又由想象回到现实,并照映上片首句的句意。眼前的景象是落花飘零,流水自去。由盼望书信的到来,到眼前的抒写流水落花,词人的无可奈何的伤感油然而生,尤其是两个“自”字的运用,更表露了词人对现状的无奈。“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次写词人自己思念丈夫赵明诚,也设想赵明诚同样在思念自己。这样的断语,这样的心有灵犀,是建立在夫妻相知相爱的基础上的。末三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词人以逼近口语的词句,描述自己不仅无法暂时排遣相思之情,反而陷入更深的思念境地。两个副词“才”、“却”的使用,很真切形象地表现了词人挥之又来、无计可消除的相思之情。  这是一首相当富有诗情画意的词作。词人越是把她的别情抒写得淋漓尽致,就越能显出她的夫妻恩爱的甜蜜,也越能表现出她对生活的热爱。此外,这首词在意境的刻画,真挚、深沉情感的表述,以及语言运用的艺术上,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0、月满西楼——明月如霜,洒满西楼。已近中夜,但楼中的人还未睡去,只是乘着清冷的秋风独处楼中。那又是什么原因使她无法安睡呢?自然是想念远方的心上人了。所以,月满西楼用一种情景表达了无处排解的相思之情。另外,月满两字隐含满月之意。月圆人不圆,更增加了些许无奈吧。

21、月满西楼用一种情景表达了无处排解的相思之情。另外,月满两字隐含满月之情。月圆人不圆,更增加了些许无奈。

2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3、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24、答:古筝曲《月满西楼》表达了对爱人深深的思念,淡淡的忧伤,委婉缠绵的闲愁,月圆而人未圆,心中倍感凄凉。

25、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月满西楼》

26、全诗是:

27、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28、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9、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0、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1、《月满西楼》歌曲意思是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有?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32、月满西楼用一种情景表达了无处排解的相思之情。另外,月满两字隐含满月之意。月圆人不圆,更增加了些许无奈。

33、云中谁寄锦书来

34、花自飘零水自流

35、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6、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7、此情无计可消除

38、[宋]李清照

39、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40、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41、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42、就是月光照亮了西边的楼墙,形容月光很亮。

43、月满西楼是一首伤感的情歌,表达了对爱人深深的思念,淡淡的忧伤,委婉缠绵的闲愁,月圆而人未圆,心中倍感凄凉。

44、却上心头

45、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46、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47、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48、月满西楼属于古典中国风

49、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50、云中谁寄锦书来?

51、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