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长歌行》
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4、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6、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7、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8、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0、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1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12、*,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也!
13、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14、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15、*者迷,旁观者清。
1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1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
1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9、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20、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2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2、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普希金
23、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2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25、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2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2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28、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29、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司马光
30、吾辈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遍化龙。
31、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32、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3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34、齐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
35、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36、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37、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8、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39、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41、充满着欢乐与*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赫胥黎
4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43、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44、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45、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46、捐躯赴*,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4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48、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4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50、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5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52、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
53、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5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55、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56、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57、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58、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59、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6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6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6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63、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6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65、君子忧道不忧贫。
66、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67、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6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69、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