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2、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3、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4、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5、坏孩子,父母总是比较操心。所以对于罪业愈深重的众生,我们更应该特别宽恕他怜愍他,而不应该远离他舍弃他。
6、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7、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8、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9、人生的真理只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10、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11、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2、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13、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14、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
15、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16、将军的马寄养在禅院,对驴子十分傲慢,不久马病了,不能上战场,被卖到农庄拖粪车。禅师:不要因一时富贵而不可一世。
17、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
18、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19、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20、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21、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22、健康是最大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产,信赖是最佳的缘分,心安是最大的幸福。
23、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24、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25、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26、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27、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28、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29、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30、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31、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32、人生不是梦。若是梦,就怕梦醒了,人老了。人的不幸有千万种,而幸福的人只有一种:心境禅定,爱心无染的人。
33、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34、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35、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36、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37、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38、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一一四、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39、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40、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41、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42、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43、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44、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45、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46、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47、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48、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49、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50、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51、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52、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53、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54、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55、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56、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57、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58、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59、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一一七、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60、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61、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62、虽然你讨厌一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63、活在别人的掌声中,是禁不起考验的人。
64、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65、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66、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67、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68、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69、但契本心,不用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