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笔画:10
2、重字开头的成语:重见天日、重于泰山、重蹈覆辙、重峦叠嶂、重修旧好、重男轻女、重操旧业、重整旗鼓、重温旧梦、重利盘剥、重三迭四、重门叠户、重若丘山、重气狥名、重增其放、重生爷娘、重厚少文、重望高名、重阳落帽、重赏之下,必有死夫、重圭叠组、重金袭汤、重违其意、重规迭矩、重纸累札、重熙累叶、重足一迹、重裀列鼎、重农轻商.重葩累藻、重手累足、重纰貤缪、重足而立、重金兼紫、重明继焰、重迁安土、重足累息、重本抑末、重打鼓,另开张、重气轻身、重大关切、重财轻义、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垣叠锁、重楼飞阁、重门击柝、重山复水、重床叠架、重弹老调、重足而立,侧目而视、重赏严诛
3、如:丘里(乡里);丘落(村落);丘园(家园;乡村);丘樊(园圃;乡村)
4、又如:荒丘(沙丘;丘坡);丘林(山林);丘岳(山岳)
5、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6、基本释义详细释义
7、(会意。从山,从丘。古文字形,象两座高大的山峰形,表示高山大岭。“嶽”字从山,狱声。本义:高大的山)
8、尧葬济阴,丘垅皆小。——《汉书·楚元王传》
9、一个饣一个余这个字是馀读音:[yú]部首:饣释义:
10、传:传chuán动词义:
11、亦何面复上先人之丘墓乎。——司马迁《报任安书》
12、高祖微时,时其丘嫂食。——《汉书·楚元王传》
13、性本爱丘山。——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
14、自7月3日起,金华市纪委市监委、金华市民政局、金华市地名文化研究会、金华晚报联合推出“清廉金华·映象2020”金华地名中的清廉故事专版,着力挖掘八婺文化精髓,讲述小邹鲁神韵,讲好为官做人道理,传播清廉文化,弘扬新时代地名文化建设成就,引领提升社会风气,打造“清廉金华”映象。本期推出
15、相关组词
16、造句:这里暗无天日,眼睛纯粹多馀。
17、又如:丘坂(山坡);丘林(山林);丘岳(山岳);丘阜(山丘;土山)
18、〈方〉∶指用田塍隔开的水田
19、乡丘老不通。——《管子·侈靡》
20、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文选·佚名·古诗十九首》
21、又如:丘垅(废墟,荒地);丘井(荒丘、枯井。比喻人心寂然不动)
22、丘:部首是丿
23、是降丘宅土。——《书·禹贡》
24、更始元年(公元23年),任延被授予会稽都尉一职。上任后,对品行高洁之士,像董子仪、严子陵等人一概聘请,虽未成功,仍以师友之礼相待。有一次,掾史禀告任延,请求将龙丘苌召来。任延说:“龙丘先生躬行德义,具有原宪、伯夷的节操。我召他来见是绝对不可能的。” 于是派功曹拿了礼品拜见他,给他写信,送去药品。一年后,龙丘苌才坐车来到郡府,任议曹祭酒(主管教育)。他为官清廉、外宽内明,文治有方,政绩突出,深得百姓称颂。
25、部首:饣
26、金华九峰山多隐士。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存在隐士这一独特现象,两汉时期风气更盛。九峰山,南依括苍,北临瀫水,东瞰八婺,西望三衢,因“高数百仞,岩洞玲珑,嶙峋特秀,地偏人少”,自古就是隐士们偏爱的隐居之地。
27、又如:丘垄(祖先的坟茔;坟墓);丘木(植于墓地以庇兆域的树木);丘封(泛指坟墓);丘冢(坟墓);丘陇(坟墓)
28、但是表转折。
29、四邑为丘。——《周礼·地官·小司徒》
30、百科释义
31、用以尊称妻方的父母一辈长者。
32、曾不知夏之为丘兮。——《楚辞·屈原·九章·哀郢》
33、汤溪九峰山
34、小陵曰丘。——《广雅·释丘》
35、《荀子·富国》:"故知节用裕民,则必有仁义圣良之名,而且有富厚丘山之积矣。"
36、五笔RGD
37、通“区”。地域
38、丘中有麦。——《诗·王风·丘中有麻》
39、王莽篡位,建立新朝。王莽的四辅(太师、太傅、国师、国将)三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屡次召龙丘苌做官,他都没有同意。后来,绿林军领导者王匡、王凤等人拥立刘玄为帝,恢复汉朝国号,建立更始政权,自称玄汉王朝。
40、以登介丘。——《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山也。”
41、汤溪镇南十余里,是浙中南山区,这里有一座九峰山,为括苍山余脉。耸峙的峰峦、险峻的崖壁,站在高处眺望,九峰山像一朵盛开的芙蓉。
42、五笔:QNWT
43、八婺大地物产丰饶、钟灵毓秀,许多地名的来历、含义,从不同角度生动地反映了我市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特别是那些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老地名,背后有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其中不乏历代名人的清廉故事。
44、龙丘苌传说
45、唐·柳宗元《封建论》:"人不能搏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
46、从小丘西行。——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47、结构:左右结构
48、崧高维岳,骏极于天。——《诗·大雅·崧山》
49、又如:岳阡(山上墓道);岳秀(山岳秀丽);岳峙(谓如高山耸立);岳神(山神);岳镇渊停(如山岳屹立,如渊水停滞,多形容人坚定沉着)
50、[yuè]
51、二女感于崇岳兮。——《思玄赋》。注:“山也。”
52、连词。表示进一层。
53、连词。表示并列和互相补充。
54、是故得乎丘民。——《孟子·尽心下》
55、同“余”。
56、详细释义
57、岳。丘和山组合成岳字。部首:山笔画:8五行:木繁体:岳五笔:RGMJ笔顺:撇竖横竖横竖竖折/竖弯竖
58、繁体:馀
59、丘中有李。
60、(会意兼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地面上并立两个小土峰。本义:自然形成的小土山)
61、北陵坟衍。——《周礼·大司徒》
62、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3、组词:齿牙余论,遗音余韵,断纸馀墨,忧患余生,齿牙馀惠,枯朽之余,恢恢有余,游刃有馀,酒后茶馀。
64、又如:丘城(空城);丘荒(空旷;荒凉);丘虚(空虚的意思);丘亭(空亭)
65、但是而且不是关联词,不仅而且是关联词
66、基本释义
67、高大的山:五~。
68、拼音qiū
69、夫君子奚患乎无馀?故知节用裕民,则必有仁义圣良之名,而且有富厚丘山之积矣。
70、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说文》
71、苫蔽成丘。——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
72、一丘之乔。——宋·沈括《梦溪笔谈》
73、岳[yuè]
74、通“巨”。大
75、注释、解释的文字。
76、三丘。——《后汉书·张衡传》
77、嶽,东岱、南霍、西华、北恒、中泰室,王者之所巡狩所至。从山,狱声。古文从山,象高形,今作岳。——《说文》。按,唐虞四岳,至《周礼·大宗伯》,始有五岳之名。
78、时时过其丘嫂。——《汉书·楚元王传》
79、表示并列互相补充或递进。
80、明·唐顺之《吴氏石亭埠新阡记》:"故余为此言以慰公,而且以慰夫尝从公游而凄怆悲哀于公者。"
81、吴地有个叫龙丘苌的人,龙丘是复姓,其名为苌。龙丘苌,吴人(会稽郡治吴县,今苏州市区),西汉末年隐居在会稽山麓(今金华九峰山)。龙丘苌好学博问,以德行和学问知名于世。为人为官刚正磊落,素以忠义廉洁著称。他与严子陵、钟离意等名士为友,名传四方。
82、传递;传送。速于置邮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传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3、让位;传代。不传于贤而传于子。——《孟子》4、留传。功如丘山,名传后时。——《盐铁论·非鞅》此世所以不传也。——苏轼《石钟山记》居第当传子孙。——司马光《训俭示康》5、充分或确切地表明;表达。传神写照。——《世说新语·巧艺》6、召;叫来;发出命令叫人来。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红楼梦》传:传zhuàn动词义:1、作传;记载。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唐·韩愈《送杨少尹序》2、为作传。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转》:“传其事以为官戒。”3、注释、解释。名词义:1、传记。
83、左丘(zuoqiu)丘疹(qiuzhen)丘八(qiuba)丘陵(qiuling)沙丘(shaqiu)丘墓(qiumu)丘壑(qiuhe)昆丘(kunqiu)丘墟(qiuxu)
84、丘(qiū)从北从一。土高曰丘。象形。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中邦之居,在崐崘东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为丘。
85、山岳潜形。——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86、特指名山“五岳”或“四岳”
87、史载,龙丘苌因病告老,后隐居在西汉时期著名的九峰山。隐士龙丘苌不久病逝,任延亲自为他治丧,死后葬于山下,九峰山因而得名龙丘山。县人奉他为乡贤之祖,刻像祭供于其隐居的石室中。据说,九峰禅寺中还设有三贤堂,是专门用来祭祀先贤龙丘苌、徐伯珍和徐安贞的场所。
88、是关键词,
89、荒凉的乡里。
90、步入九峰山门,门楼上一副楹联“纵寻太末龙丘迹三教名山创,横领九峰山水情历朝贤士歌”,概括出九峰山的人文历史底蕴。上九峰禅寺,要过凸起的岩石和凿成的台阶。九峰山前有一堵高耸的石壁,这石壁似摩天大厦,高得像要坍塌下来,咄咄逼人。石壁上蹿出一道飞瀑,泉水四溅。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在洞口的石缝中探出艳丽的身姿。
91、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又如:岳宗(五岳之中的嵩山);岳帝(东岳泰山之神、东岳大帝的简称);岳华(西岳华山);岳庙(五岳之神的庙宇。特指东岳庙)
92、废墟[waste-land]
93、高大的山
94、又如:三丘秧田
95、称妻的父母及伯父、叔父:~父。~母。叔~。
96、读音:yú
97、如:岳老子(方言。岳父);岳翁(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