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志怪小说集,由东晋时期的史学家干宝所著。以下是一些《搜神记》的原文片段:
开篇
搜神大道,其始祖也,封禅之祖,礼乐之源,自古有之。然自黄帝以来,凡尝举行者,不过数十而已。至于汉武帝,始兴神道,设神祠三十六所,以祀天地神明。自此之后,人人齐事,开门祭祀,奉祀先后有等,相传相承,至于今日。夫神者,天地之神明也,岂可不敬哉?故曰:“神者,神也,人者,人也,神欲得祀,人欲得福。”
卢充的故事
卢充者,范阳人。家西三十里,有崔少府墓。充年二十,先冬至一日,出宅西猎戏。见一獐,举弓而射,中之。獐倒复起,充因逐之,不觉远。忽见道北一里许,高门瓦屋,四周有如府舍。不复见獐。门中一铃下唱“客前”,即有一人提一襆新衣,曰:“府君以此遗郎。”充便著讫,进见少府。谓充曰:“尊府君不以仆门鄙陋,近得书,为君索小女婚,故相迎耳。”便以书示充。充父亡时虽小,然已识父手迹,即欷歔,无复辞免。便敕内:“卢郎已来,可令女郎妆严。”且语充云:“君可就东廊。”及至黄昏,内白:“女郎妆严已毕。”充既至东廊,女已下车,立席头,却共拜。时为三日,崔谓充曰:“君可归矣。女有娠相,若生男,当以相还,无相疑。生女,当留自养。”敕外严车送客。充便辞出。崔送至中门,执手涕零。充上车,去如电逝,须臾至家。别后四年,三月三日,充临水戏,忽见水旁有二犊车,乍沉乍浮。既而近岸,同坐皆见。而充往开车后户,见崔氏女与三岁男共载。充往问讯,女抱儿还充,又与金碗[注]。充取儿、碗,忽然不见二车处。充后乘车入市卖,高举其价,不欲速售,冀有识。欻有一老婢识此,还白大家曰:“市中见一人乘车,卖崔氏女郎棺中,大家即崔氏亲姨母也。遣儿视之,果如其婢言。上车,叙姓名。语充曰:“昔我姨嫁少府,生女,未出而亡。家亲痛之,赠一金碗,著棺中。可说得碗本末。”充以事对。此儿亦为之悲咽,赍还白母。母即令诣充家,迎儿视之。儿有崔氏之状,又复似充貌。儿、碗俱验。儿遂成令器,历郡守二千石。子孙冠盖,相承至今。
寿光侯的故事
寿光侯者,汉章帝时人也。能劾百鬼众魅,令自缚见形。其乡人有妇为魅所病,侯为劾之,得大蛇数丈,死于门外,妇因以安。又有大树,树有精,人止其下者死,鸟过之亦坠。侯劾之,树盛夏枯落,有大蛇,长七八丈,悬死树间。章帝闻之,征问。对曰:“有之。”帝曰:“殿下有怪,夜半后,常有数人,绛衣,披发,持火相随。岂能劾之?”侯曰:“此小怪,易消耳。”帝伪使三人为之。侯乃设法,三人登时仆地,无气。帝惊曰:“非魅也,朕相试耳。”即使解之。或云:“汉武帝时,殿下有怪常见,朱衣,披发,相随,持烛而走。帝谓刘凭曰:‘卿可除此否?’凭曰:‘可。’乃以青符掷之,见数鬼倾地。帝惊曰:‘以相试耳。’解之而苏。”
王道平与唐叔偕女的故事
秦始皇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