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此可见,至少在2000年前的汉朝背心就面世了。
2、用今天的话翻译就是:怎么能说你没有衣服穿呢?我的内衣也可以和你共用。
3、内衣有多种称呼,包括泽、心衣、衵衣、汗衣、亵衣、帕腹、宝袜、诃子、抹胸、主腰、肚兜等。其中,“泽”的本意是汗水、唾沫,先秦时引申而具有了贴身内衣的含义。《诗经·秦风·无衣》开篇就说:“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4、马甲也叫铁衣或背心。源于汉代,汉末刘熙在《释名·释衣服》中称:“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
5、《恨海》第二回:“车夫一面説着,放下了马鞭子,把银子放在肚兜里。”
6、明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像金铸者,曾经盗去鎔使,惟像首屡销不化。盗藏之肚兜,日夜随身。”
7、裎衣——古代一种对襟衣。单衣“无褒者,谓之裎衣”。
8、是古代的肚兜相当于现代的贴身内衣。肚兜,古称兜肚,上面用布带系在脖颈上,下面两边有带子系于腰间。关于肚兜的名称,历代皆有不同。除了肚兜,还有抹胸、抹肚、抹腹、裹肚、兜兜、兜子、诃子、衵服等称谓。
9、茗烟.舒容.月姬.熙凝.忆薇.红绫.暂时想到这些,可以加上姓
10、韩兰卡品牌自创立至今,一直努力用高质量的产品与较好的服务对待用户,目前韩兰卡在经营的产品主要有:连裤袜、丝袜、情趣内衣、羊毛衫、卫裤、运动裤、雪纺衫、婚纱、短外套、吊带、背心、美腿袜、仿皮皮衣、唐装、中山装、polo衫、卫衣、睡衣、家居服、羊绒衫、马甲、秋衣秋裤、短裤、西服、羽绒服、真皮皮衣、大码女装、抹胸、少女文胸、衬衫、毛呢大衣、正装裤、休闲裤、小西装、
11、裆者即背心,这在王先谦的《释名疏证补》中讲得更清楚了:“案即唐宋时之半背,今俗谓之背心。当背当心,亦两当义也。”
12、袙(pa)腹亦称“帕複”。今谓“坎肩六俗称“背心”。《乐府诗集.行路难》:“裆双心共一袜,帕腹两边作八撮。”
13、徐珂的《清稗类钞·服饰类》也说:“半臂,汉时名绣裙,即今之坎肩也,又名背心。”
14、明、清时凡装饰有补子的官服,称补服,也称“补褂”。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形式比袍短又类似褂但比褂要长,其袖端平·对襟,所以或称“外褂”、“外套”,在清代官服中是主要的一种·穿用场所和时间也多。能表示官职差别的补子,即是两块绣有文禽和猛兽的纹饰
15、背褡——短衣无袖,仅蔽胸背,亦称背心。
16、肚兜引证解释:
17、hirl是服装品牌,中文名韩兰卡。
18、茅盾《林家铺子》四:“寿生一面说,一面撩起衣服,从肚兜里掏出一个手巾包来递给了林先生。”
19、赭衣——古代犯人所服之衣。均为赤褐之色,近似赭石,故名。
20、hirl应该是哈弗品牌
21、张天翼《夏夜梦》:“那件密密扣着的马甲--把她显得更加瘦小
22、背胸亦称“胸背”、“补子"、“绣补”。古代官吏章服区分品级之一种徽饰。用金银彩丝织或绣于意服前胸后背,故名。其制始于明代。清称补子,文官绣禽,武官绣兽环同品级所绣各异
23、⒈贴身遮护胸腹的布片。菱形,有的有袋,用以贮物。按,罩在衣外炊事用者,亦有此名,沪语名为“饭单”,湖湘间名曰“围裙”。引
24、一般汉服都是单品搭配成套穿着的,比如宋制:抹胸一类+下裙+褙子这样的三件套,明制:主腰+长衫+马面+披风这样四件套,只是举例,还有很多种搭法。卖家搭配好的衣服整套卖,有几件单品就是几件套。有些卖家支持单品拆卖,有些不支持,看他们出的新品可选择种类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