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五年级上册蝉古诗原文及翻译注释精选56句

时间:2024-11-21 16:42

1、緌(ruí):蝉的触须

2、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关键要把握住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出艺术上的契合点。垂緌,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

3、基础释义

4、《蝉》赏析:

5、扩展资料:

6、日积月累,汉语成语,读音为rìjīyuèlěi,形容长时间的积累,指一天天地不断积累。出自宋·朱熹《答周南仲书》:“随时体究,随时讨论,但使一日之间整顿得三五次,理会得三五事,则日积月累,自然纯熟,自然光明矣。”。

7、《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

8、》的诗句和诗意是什么?-......《蝉》是唐代文学家虞世南所作,全诗原文如下: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白话文意思是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

9、寒蝉鸣。——《礼记·夏小正》

10、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11、蝉·垂緌饮清露

12、《蝉》的诗句和诗意-......蝉作者:虞世南年代:唐体裁:五古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的诗意是: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伎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13、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14、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15、蝉联陵丘。——左思《吴都赋》。注:“不绝貌。”

16、昆虫,种类很多,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根的汁液。成虫刺吸植物的汁。

17、《蝉》这首诗包含了诗人余世南的诗。作为唐代贞观年间挂灵烟阁的24臣之一,他的名声在于他的知识和能力,高贵和诚实。他与太宗谈及历代帝王的政治得失,直言不讳,出谋献策,为贞观的治理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18、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19、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20、虞世南〔唐代〕

21、虞世南《蝉》这首古诗的意思是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22、同本义。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同翅目,蝉科,蝉属

23、又如:寒蝉(秋天天冷时的蝉)

24、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25、《蝉》这首诗讲的是知了的形态、习性和声音,而这句话则寓意着诗人高尚、明净的行为、志向和兴趣。吟诵事物的深层含义是赞美人。这首诗的重点是把握蝉的具体特征,找到艺术上的契合点。

26、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27、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8、流响:蝉不停地鸣叫。藉(jiè):凭借、依靠的意思。

29、古诗蝉的意思是梧桐树上蝉低饮着清露,蝉的叫声响亮在林中。站在高高的树枝上声音传的很远,不是借助秋风的力量。

30、《蝉》唐代:虞世南

31、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2、【注释】

33、蝉,以旁鸣者。——《说文》。按,尔雅谓之蜩,今苏俗谓之知了。

34、疏:开阔、稀疏。

35、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36、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37、藉:凭借。▲

38、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39、【唐】虞世南

40、古诗《蝉》的翻译-......唐虞世南●蝉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jiè)秋风.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

41、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42、如:蝉翼罗(一种轻而薄的丝织物);蝉翼扇(轻纱制的团扇)

43、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44、〈形声。从虫,单声。本义:一种昆虫。也称“知了”)

45、这首诗写的是蝉的身形和习性,首句说蝉的触须像古人结在下颌的帽子带的下垂部分,第二句写蝉的声音响亮和力度,最后两句说明品行高的人是不需要外在的帮助,就能声名传很远强调个人人格的美和力量。

46、详细释义

47、垂緌饮清露,流响出梧桐。

48、《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

49、连续不断

50、作者:虞世南

51、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52、原文: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53、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蝉儿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飞传。

54、古代一种极薄的丝织品。以其薄如蝉翼而得名。

55、白话文释义: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56、又如:蝉联(连续不断);婵嫣(连属,连绵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