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登黄鹤楼古诗李白动画【精选190句】

时间:2024-11-21 21:51

1、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2、李白登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这首让李白都不敢题诗的诗是《黄鹤楼》。

3、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头。

4、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

5、创作背景:

6、滩头日落沙碛长,金沙熠熠动光飙。

7、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

8、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

9、登黄鹤楼

10、《登鹳雀楼》全文

11、祖道拥万人,供帐遥相望。

1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3、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

14、.孟浩然的诗中,写到黄鹤楼的有两首:

15、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的黄鹤楼当实广为传颂,难以超越?

16、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17、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登黄鹤楼韵译】: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登黄鹤楼评析】: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参考地址:http://www.shici365.com/tangshisanbaishou/626.html

18、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旃。

19、对客小垂手,罗衣舞春风。

20、萋萋芳草鹦鹉洲,江水衮衮来无休。

21、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

22、二是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诗中有画,历来被认为是山水写景诗的一种艺术标准,《黄鹤楼》也达到了这个高妙的境界。首联在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之形势。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颈联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上,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衬的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了画意,富于绘画美。

23、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艺术效果。

24、十月到幽州,戈鋋若罗星。

25、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26、函关壮帝居,国命悬哥舒。

2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8、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

29、心知不得语,却欲栖蓬瀛。

30、我看过的《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里收录的孟浩然没有一首叫登黄鹤楼的,倒是有崔颢的《黄鹤楼》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3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唯通:惟)

32、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

33、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

34、孟浩然登黄鹤楼的古诗是《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

35、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7、登黄鹤楼刘鉴〔宋代〕

38、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39、送此万里目,旷然散我愁。

40、《登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不是孟浩然。

41、登鹳雀楼

42、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

43、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

44、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

45、江上别流人

46、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47、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48、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

49、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

50、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

51、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

52、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53、公卿如犬羊,忠谠醢与菹。

54、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

55、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56、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

57、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他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58、仆卧香炉顶,餐霞漱瑶泉。

59、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

60、宾跪请休息,主人情未极。

61、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

62、以我越乡客,逢君谪居者。

63、一别隔千里,荣枯异炎凉。

64、《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李白

65、黄鹤不在,白云悠悠,晴川历历,,能看到汉阳方向的树,鹦鹉洲上,芳草萋萋,长江一望无际,烟波浩瀚

66、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67、题诗不见旧时人,惟见青山俯城郭。

68、唐代:李白

69、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

70、要把崔颢的黄鹤楼和登黄鹤楼分清楚。崔颢的黄鹤楼,连李白都佩服说此处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71、还有一首著名的李白的诗,是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的:

72、贤豪间青娥,对烛俨成行。

73、纱窗倚天开,水树绿如发。

74、无人贵骏骨,騄耳空腾骧。

75、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卷十三),也就是这个意思。

76、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

77、《登黄鹤楼》作者: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黄鹤楼注解】:

78、“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广陵,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79、日暮乡关何处是,

80、“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

81、连鸡不得进,饮马空夷犹。

82、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83、二圣出游豫,两京遂丘墟。

84、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85、参考文献《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86、孟浩然的诗中,写到黄鹤楼的有两首:

87、《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颈联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

88、叹君倜傥才,标举冠群英。

89、烟波江上使人愁。

90、历代写黄鹤楼的诗很多,但崔颢的一首七律,人称最佳,请看他是怎样写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91、这首诗是诗人在傍晚时分登上鹳雀楼,由眼前所见景象受到启发而作。表现出了诗人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和博大的胸襟。同时,反映出了盛唐时期人们整体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92、这首诗是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由眼前所见景物,触景生情而作,是一首吊古怀乡的佳作。

93、扫荡六合清,仍为负霜草。

94、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95、秦川历历汉阳树,

96、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

9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8、悠悠:久远的意思。

99、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100、樊山霸气尽,寥落天地秋。

101、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

10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103、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

104、(唐)王之涣

105、黄鹤一去不复返,

106、”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

107、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108、应该是唐代诗人王焕之的《登鹳雀楼》;

109、此地空余黄鹤楼。

110、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111、帝子许专征,秉旄控强楚。

112、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昌县,民国初年被火焚毁,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文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也有人作昔人已乘白云去。

113、日月无偏照,何由诉苍昊。

114、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15、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116、“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117、征乐昌乐馆,开筵列壶觞。

118、芳草萋萋鹦鹉洲。

119、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

120、门开九江转,枕下五湖连。

121、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

122、不知从此分,还袂何时把。

123、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124、百里独太古,陶然卧羲皇。

125、欢娱未终朝,秩满归咸阳。

126、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

127、孟浩然与登黄鹤楼有关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28、白云千载空悠悠。

129、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

130、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

131、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

132、舟人牵锦缆,浣女结罗裳。

133、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

134、西风吹我登黄鹤,白云半在阑干角。

135、窥日畏衔山,促酒喜得月。

136、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137、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诗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138、《登鹳雀楼》译文

139、开筵引祖帐,慰此远徂征。

140、君登凤池去,忽弃贾生才。

141、登鹳雀楼王之涣〔唐代〕

142、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

143、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

144、登鹳雀楼千古绝唱。

145、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

146、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

147、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

14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49、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150、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

151、鞍马若浮云,送余骠骑亭。

152、蹉跎不得意,驱马还贵乡。

153、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

154、(唐)崔颢

155、作者:李白

156、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

157、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

158、此诗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慷慨,后四句描绘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视野开阔,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的绝唱。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曾想写诗,见到此诗佩服之至,并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题上头。”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

159、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160、《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开篇二句先从昔日登黄鹤楼遥望鹦鹉洲的印象,逗出一个“爱”字,为此时的游赏作一铺垫。“洲势”以下,即着意描写鹦鹉洲的胜景。

161、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162、晴川历历汉阳树,

163、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本诗的写景颇具特色,尤其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一联为人所称颂。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164、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165、“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像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

16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67、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68、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

169、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70、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

171、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

172、惟君固房陵,诚节冠终古。

173、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梧野。

174、昔人已乘黄鹤去,

175、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

176、鹦鹉洲送王九游江左

177、驿使乘云去,征帆沿溜下。

178、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

179、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栊。

180、洲势逶迤绕碧流,鸳鸯鸂鶒满滩头。

181、人心失去就,贼势腾风雨。

182、“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又不单纯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183、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184、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185、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

186、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187、岁月俯仰成春秋,古人今人无限愁

188、逢君听弦歌,肃穆坐华堂。

189、良牧称神明,深仁恤交道。

190、唐代·崔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