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回乡偶书第二首古诗精选好句31句

时间:2024-11-21 21:57

1、一、诗词原文:

2、【其一】

3、《回乡偶书二首》是抒情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虽是作者晚年之作,但充满生活情趣。第一首诗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4、③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父兄”,父亲和兄长,这里偏指兄长。

5、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作者:贺知章

7、回乡偶书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特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第一首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cuī催,疏落之意)”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8、《孔雀东南飞》比如:

9、《回乡偶书》这首诗儿童笑问的场面描写:

10、《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

11、《回乡偶书》是唐朝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共二首,是作者于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致仕还乡时所作。诗中既抒发了久客伤老之情,又充满久别回乡的亲切感,虽为晚年之作,却富于生活情趣。

12、①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公姥”,焦仲卿父亲早就去世,公公和婆婆,这里偏指婆婆。

13、回乡偶书只有二首,没有其三。

14、在街上玩耍的孩童,直直的盯着我看,然后他们你看我,我看你,确认都不认识我之后,就很有礼貌的问我:“老先生,您是从哪里来的呀?要找谁?”。

15、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7、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8、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19、第一首是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20、乡音未改鬓毛衰,未改与衰老对比。

21、朝代:唐代

2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23、④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父母”,父亲和母亲,这里偏指母亲。“弟兄”,弟弟和哥哥,这里偏指哥哥。

24、②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作息”,劳作和休息,这里偏指劳作。

25、品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勾起游子思乡之情

26、第二首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

27、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全诗运用的是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抒发自己回乡时的复杂心情。少小离家老大回,少小与老大对比。

28、见到诗人这须发皆白、老态龙钟的陌生人扶杖归里,孩子们立刻蹦蹦跳跳地围拢来,不等诗人开口,他们就很有礼貌地抢着称诗人为“客”,“笑问客从何处来”,真是妙笔神来,谐趣无穷。一个“笑”字就把诗人多年的思乡之恸都一下子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29、【其二】

30、《回乡偶书二首》

31、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儿童与自己不相识,反衬自己的衰老及长时间不回家的情况,以至于把自己当做客人。本诗抒情,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描述的事情来抒发感情的,是借事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