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经典五言律诗【优选136句】

时间:2024-11-22 06:24

1、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朝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2、五言绝句,是最短的诗歌体裁,总共只有二十字,但伟大的诗人,他们往往能在有限的二十字中,传达出无限的艺术美感。

3、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感时花溅泪,(平平平仄仄)

5、我们在创作的时候还是尽量以中二联对仗来要求自己。实在是诗意要灵活处理,再适当进行放宽。

6、首先从规则上来看,五言律诗遵守平仄格律,那么在创作的时候心里要有数。首先必须五字一句,总共八句完成整诗。然后诗内要遵循律诗规则。

7、《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8、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0、砍头不要紧,

11、“庭前生瑞草”,那么肯定是独门独户的小院,城市里的高楼绝对没有这个环境。而题主使用了“瑞草”,在句子中加入了吉祥、祥瑞的意思,那么诗的走向可以往喜庆或者更广阔的的环境去想象。

12、第一句是首联,接下来分别是颔联,颈联,尾联。

13、由于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故凡要押韵的位置(五言的第五字、七言的第七字)只能用平声字,这是指偶数句而言,根据上下句要平仄相对的规则,奇数句(第一三五七句)末字就要用仄声字。

14、平仄关系:五律的平仄格式同样是从首句判断,遵守“仄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仄收、平起平收”四种基本平仄格式。

15、我们得到首联“庭前生瑞草,屋后起山烟。”鉴于我们先提到过的对仗中的“偷春对”格式,那么我们在颔联如果不对仗是可以的。同时也得到了韵部为平水韵“一先”部。

16、下一步要进行内容的整体布局。写诗,特别是写律诗绝不是想到什么写什么。我们平时说“佳句偶得之”是灵感,但是偶得的一两个佳句是支撑不起一首诗的,特别是律诗和排律,他们不像绝句短小精悍,留白意境。律诗讲究的是整体圆熟,有始有终。

17、家书抵万金。(平平仄仄平)

18、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19、第一种是以“仄仄平平仄”为首句来组织,叫做仄起仄收式。

20、只要主义真。

21、烽火连三月,(仄仄平平仄)

2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3、同句交替:

24、我们也可以学习他们,但绝对不是都能学好的。普适性才是入门的根本,天下人多叹服李白,有几人学成?而学杜甫的人,基本上都有所成。

25、第四种以“仄仄仄平平”为首句来组织,叫做仄起平收式。

26、恨别鸟惊心。(仄仄仄平平)

27、黄昏停大雨,懒散卧三楼。

28、第二种是以“平平仄仄平”为首句来组织,叫做平起平收式。

29、国破山河在,(仄仄平平仄)

30、《鹿柴》王维〔唐代〕

31、水五言诗。水是生命源,万物不离泉。庄稼保丰收,抗旱能浇田。生活日常见,无水断炊烟。人人珍惜它,水管及时关!

32、《咏竹》,是革命烈士方志敏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其绝句为:

33、不望千秋老,吟诗作散仙。

34、我们来看如何用“庭前生瑞草”写出一首五律。

35、实际就是说,每句诗的单数位置的字可以平仄不拘,双数位置的字就要严格使用了。正如例子中所见,凡平仄“不拘”的字都出现在单数的位置。

36、五言律诗如何写?

37、这在诗意上的承接完整,算是成功的。

38、上下联之间平仄要相“粘”,即相同,是为组篇规则。

39、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0、至于押什么韵,平水韵还是中华新韵,这个倒是随创作者自己的意图来定。古韵有古韵的味道,新韵更适合阅读流传。不废故,不惧新。只不过最好在创作完标注一下用韵,方便不同的读者阅读理解。

41、上下句相对:

4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43、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

44、五律,说穿了就是押韵,平仄、粘对,和对偶,这个相当于十以内加减法的东西网上好多,自己去查就好。

45、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46、春涧灵溪响,华芝向水眠。

47、《独坐敬亭山》李白〔唐代〕

48、根据这些思考,我们对出第二句,承接首句的环境描写,进一步细化,而且和首句对仗:“屋后起山烟”。这样,就把屋后有山的景色带出来,可以脱离城市居住感,把诗往自然、甚至游仙方面引导。

49、春望(杜甫)

50、清虚三界外,放荡五行巅。

51、苞米台锅煮,紫茄瓷碗稠。

5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3、一、0分级别(满分100分)

54、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55、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56、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

57、晚唐诗人李商隐,他最有名的五绝就是《登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传唱千古的名句。

58、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59、傍晚时分,他的心情不快,驾上车登上古时的乐游庙。只见夕阳放射出迷人的余晖,夕阳是多么的好,然而这一切美景将转瞬即逝,不久会被那夜幕所笼罩。

60、原本是打算分析名家作品作为示例,但是赏析永远是赏析,分析他人的作品不如自己创作思路清晰。前面有篇问答邀请续诗,续了一首五律,顺便做例子为大家分析以下一首五律如何写成。个人水平有限,大家不要吹毛求疵。

61、如第三句“感时花溅泪”,按规则应为“平平平仄仄”,但首字“感”是个仄声字,这不是没有依照格律吗?不是的,这里涉及了近体诗的另一个重要规则:

62、要懂得什么是格律。包括平仄、押韵、对仗。首先要懂得区分平仄,如果你不懂,或者分不清楚,那写出来的诗就不符合格律要求,这样也写不成格律诗。押韵也是如此,不懂可以查韵部书,然后对照来写。对仗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如同对联,你要懂得词性、平仄、句式等等规则。

63、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64、格律决定了诗的体式,内容决定了诗的好坏。

65、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颌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每联之内,平仄相对,上下联之间,平仄相粘(即相同),这就是一首格律诗的平仄排列规则。平白了这三个规则,一首诗的平仄格式就很容易推算出来了。

66、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67、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功夫。

68、颈联“转”,不能再写景,否则就成为了流水账了。转到人的行为描写,凸显整首五律的主题,注意这一联必须对仗:“清虚三界外,放荡五行巅。”原本是吟得“放荡五行间”,但“间”字平水韵中出韵,换成“巅”字也不错。当然也可以不换,那就是押新韵了。

69、对仗:律诗的规则是中二联(颔联、颈联)需要对仗,不过由于难度有点高,后期有些放宽,只需要颈联对仗即可,但是颈联必须对仗,这是律诗的底线,否则就不是格律诗了。只有颈联对仗的我们称之为“蜂腰对”,还有就是首联和颈联对仗,颔联不对仗,这种我们称之为“偷春对”。

70、要如何写一首真正的五言律诗,我认为主要必须掌握几个方面:

71、还有后来人。

72、中唐以后,韩愈将散文风格引入诗中,开始了文法的变化,到晚唐李商隐,则开始了朦胧派诗风,不再固定遵守“起承转合”的路子。

73、近体诗另有一个可以变通的地方是第一句的末字,前面说过,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如果押韵的话,则首句末字也要使用“平”声字。

74、也许你一时还难以明白,那就先别理这些,西风已经将常见的集中格式排列出来放在下面供您直接套用即可。

7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76、如何写一首真正的五言律诗?

77、李商隐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78、写景、言志都还算到位吧。有同学就会问,感觉尾联并没有合回首联啊?确实不明显,但是我们把中二联拿掉,变成一首五绝,大家是否觉得诗意照样畅通呢?

79、题主的要求是用《增广贤文》中的这段五言四句的首句作诗:

80、学习好格律规则,构建好整体框架,用诗家语表达清楚自己想发散给读者的内容,然后五字一句,八句完成,就完成了一首五律。

81、个人不喜欢热闹的诗,那么就往清远淡泊的方向走。而一般出句中使用了“前”这种类型的字,对句中习惯性就会使用“后”来对仗,虽然首联并不要求对仗。

82、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83、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七言诗则依此类推。是为组句规则。

84、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葬于故乡荥阳。

85、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6、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87、全文:登乐游原

88、城春草木深。(平平仄仄平)

89、随手写成,难免粗疏。

90、第三种是以“平平平仄仄”为首句来组织,叫做平起仄收式。

91、我们得到了平仄骨架,同时可以看到韵部是用首联的第二句尾字来定。对仗和用韵就在写诗的同时注意就好了。

92、有所成之后,再去追求自己的风格,才算是站在前人肩膀上,走得更远。

93、五律创作示例

94、《所见》袁枚〔清代〕

95、押韵:仄收格式偶数句押韵(二、四、六、八句);平收格式首句也要押韵(一、二、四、六、八句),一韵到底,不能转韵,而且必须押平声韵。其中平收格式的首句可以押邻韵,称“孤雁出群格”,在首句不押邻韵的情况下,尾句可以押邻韵,称为“孤雁入群格”。当然,这都属于变格,我们暂时不管,创作的时候尽量都押韵。

96、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97、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

98、近体诗中绝句只有四句,不存在上下联。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每诗四联。例如:

99、浑欲不胜簪。(仄仄仄平平)

100、一首平起仄收,符合格律,押韵“一先”部的五言律诗就完成了。

101、用这四种句式分别作为第一句,可以构成四种平仄格式。

102、尾联“合”,既要承接颈联,又要能大致呼应首联,完成一个完整的“起承转合”。为什么既“清虚三界”,有“放荡五行”?是不是想长生不老?尾联给出答案:“不望千秋老,吟诗作散仙。”我并不指望长生不老啊,快快活活作为一个能吟吟诗的散仙就好。

103、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

104、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05、如出句为“平平仄仄平”,对句就要为“仄仄平平仄”,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对句就要为“平平仄仄平”,七言依此类推。是为组联规则。

106、五言律诗的平仄,有四个基本句式:(一)仄仄平平仄;(二)平平仄仄平;(三)平平平仄仄;(四)仄仄仄平平。

107、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江雪》

108、而律诗的普遍文法就是“起承转合”,每一联对应一个字。在初学精进甚至称为熟手的路上,按这条路铺开我们的律诗肯定是不会错的。因为“起承转合”是世间所有事情的单线发展逻辑,作者按这个写,读者是最能接受的。

109、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10、“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111、而五律作为律诗,虽然有八句,却只有四十个字,篇幅不大不小,对仗又比绝句要求精研,特别是句子中字数越少,平仄把握难度相对越高。

112、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113、庭前生瑞草,屋后起山烟。

114、出自南北朝范云的《别诗二首·其一》

115、白头搔更短,(平平平仄仄)

116、要懂基本规则。首先,五言律诗要求每句要有五个字,总共要有八句。其次,要求三和四,五和六句要求上下句要对仗。第三,要求符合格式。五言律诗总有四种格式:平起首句入韵、平起首句不入韵、仄起首句入韵、仄起首句不入韵。第四,要求二、四、六、八末字要押韵。

117、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118、就个人喜好来说,在格律诗中比较喜欢五绝、七绝的一剑封喉,如果有稍微丰富的东西需要表达,可以使用七律,篇幅相对大很多,适合“起承转合”的把内容和情感交代清楚。

119、现在就假设“庭前生瑞草”是我们得到的佳句,我们来具体分析如何成诗。

120、首先从平仄格律方面找出骨架,“庭前生瑞草”,平仄为“平平平仄仄”,这是平起仄收的律句,那么整首五律的格式就可以推导得出(格律诗的平仄关系如何推导另外有文章说明,这里不重复):

121、《江雪》柳宗元〔唐代〕

122、不望千秋事,吟诗作散仙。

123、出自两汉卓文君的《白头吟》

124、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25、《春晓》孟浩然〔唐代〕

126、大家不妨评论区交流。

127、遵守上面几点,就基本上能称为五律。但是一首真正的律诗还需要在内容上合理安排,并非合规即可。

128、首联“起”,颔联“承”,那么第二联就是进行写景深化,并继续往空灵,游仙方面引导思绪。我们写屋后山中的景色,带上声、色动态描写:“春涧灵溪响,华芝向水眠。”春山空涧水叮咚,溪边的灵芝静静生长。

129、另外,如果你已经能分辨平仄,会发现上面所列的平仄格式与例子中的平仄不完全符合,在仔细看看,原来粗体字的位置的平仄有所出入。

130、而律诗的格式规则无外乎三点:平仄、押韵、对仗。

131、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大雨初停,小可刚吃完煮玉米和炖茄子,坐在电视机前看《长安十二时辰》,便以此为题,看看能否写出一个入门级别的五律,然后舔不知耻地修改一番,看看能不能出台一篇九流的五言律诗。

132、夏明翰【就义诗】

133、讲述了尽管被压力很大眼看要堕落了,但终究有雨过天晴的一天,到时候还是要高昂着头,与天同高。

134、杀了夏明翰,

135、出自唐代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36、出自唐代崔涂的《巴山道中除夜书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