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莠又叫狗尾草,因该植物的穗形像狗尾巴,而得名。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为常见主要杂草,发生极为普遍。引申之,莠指恶人,品行不端的人。
2、描写了春天的景色
3、穋lù,后种先熟的谷物。
4、《说文》: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禾,木也。木王而生,金王而死。从木,象其穗。凡禾之属皆从禾。
5、诗人表达的感情是:诗写农村景物。诗人跳出都市生活的圈子,来到郊外,映入眼帘的是初夏平原一片万物茂盛生长的景象,遂以丰富的感情进行歌颂,并与大家分享丰收在望的喜悦。
6、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此诗看似信手拈来,其实独具匠心。全诗以郊外踏青者的目光为描写的触角,先由仰视和俯视描绘了从远处到近处的秧苗所染出来的浓浓的春色,从而凸现了南方水乡水田的静态春光。紧接着,目光随突然掠来的白鹭而转移,在被"点破"的"秧针绿"的特写镜头上定格,由静而动,再配之以色彩的强烈对比,鹭之白与秧之绿使得嘎然而止的诗篇更富有自然的情趣。
7、…此诗写农村景物。诗人跳出都市生活的圈子,来到郊外,映入眼帘的是初夏平原一片万物茂盛生长的景象,遂以丰富的感情进行歌颂,并与大家分享丰收在望的喜悦。
8、出郊》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作年不甚明了.有说作于变法成果初见之际,有说作于丁母忧、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之时.
9、禾、秋、穫(huò)
10、禾为何被称为嘉谷呢?
11、出郊一般写的季节是春季,因为春天到,春暖草长百花开,人们喜欢这个季节出外郊游。
12、《出郊》是明代诗人杨慎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通过诗人的视角,勾勒描绘了南方山乡水田的优美富庶。
13、古人云,未秀为苗,已秀为禾。又说“苗,嘉谷也。嘉谷谓禾也”。还因为谷子是黄色的,古籍中有:“黄,嘉谷也。嘉谷之连稿者曰禾。”
14、《出郊》是明代诗人杨慎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通过诗人的视角,勾勒描绘了南方山乡水田的优美富庶,诗中有画,静中有动,最后一句尤为点睛之笔,将春日郊外的田畴景色写的秀丽如画,美不胜收。
15、秬黍是黑黍。秬酒是用黑黍制成的酒。秬鬯指古代以黑黍和郁金香草酿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及赏赐有功的诸侯。
16、创作背景: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因“大礼议”事件,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卫,后居云南30余年,此诗便写于杨慎被贬期间。诗人一方面远离朝堂的争斗,享受宁静的乡间生活;另一方面,在一片绿色的田野,诗人看到白鹭飞来,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
17、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政治改革像暖风丽日一样,给人民带来丰收的喜悦和希望。
18、秫(shú),象形,从古文术,加禾。本义是谷物之有粘性者。也可指不粘者。《说文》:秫,稷之黏者也。《急就篇》:稻黍秫稷粟麻秔。《考工记·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盖有赤白二种。今北地谓高粱之粘者为秫,秫亦胡秫。”高粱也叫蜀秫。陶渊明说: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19、黍,形声,从禾,雨省声。本义:植物名。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等。《说文》:“黍,禾属而黏者也。”在北方指黄米。王安石《后元丰行》曰: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在此特别注意一点,黍是古时建立度量衡的依据。《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20、诗人被贬于云南永昌卫,被南方山乡春天田野的秀丽景色所感染,突然白鹭飞来,打破诗人心田的平静,古代诗人、画家常以鹭鸶喻乡思情绪,这是诗人浓郁思乡之情的写照。
21、首二句写水田的形态,喻之以楼梯、棋盘,都属整饬之美,写出了高田和平田的壮观,高田系仰视所见,层层如楼梯;平田系俯视所见,纵横如棋盘。田畦井井有条,秧苗长势喜人,通过诗人视角和所处位置的变化描写了不同方位的田野的景色。
22、出郊宋.王安石
23、前两句融情于景,广阔的田野,一片碧绿,庄稼长势令人欣喜;后两句采用拟人的手法,暖风丽日无处落脚,便把温暖移到繁茂的桑麻上来。
24、…诗的第一、二句着力描写眼前所见平川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川原一片绿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格调酣畅,形象鲜明,色彩强烈而有一定的浓度和深度。“绿交加”三字,反映一片片、一丛丛翠绿的植物群体,茁壮茂盛,互相掩映。“冥冥”二字,表明树丛长势旺盛,一层深似一层,密密麻麻的浓叶挡住阳光,一片幽冥晦暗,在庄稼和树木覆盖下连任何鲜花也看不到。这是诗人握着一支大画笔在作泼墨画,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力。
25、《说文》:“禾粟下生莠。从艸秀声。”《孟子》有云:“恶莠恐其乱苗也。”莠与禾绝相似,虽老农不辨,及其吐穗,则禾穗必屈而倒垂,莠穗不垂,可以识别。莠穗不垂是因为“莠草似稷而无实”。
26、风和日丽之时,诗人出行郊外,见田野景色秀丽而又和谐,为之陶醉不已,写下了这首七绝.全诗疏淡平和却又耐人寻味.三、四句意含幽默而句法转折,深藏着诗人对景物的细心观察和刻意表现,但又表达得自然流畅,毫不雕琢.
27、穜tóng,先种后熟的谷物。
28、全诗疏淡平和却又耐人寻味,意含幽默而句法转折,深藏着诗人对景物的细心观察和刻意表现,但又表达得自然流畅,毫不雕琢。
29、《郊行》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在至和年间(1054-1056)所创作的一首讽刺诗.全诗通过描写蚕农勤劳辛苦还闹饥荒的现实,暗示苛捐杂税猛于虎,讽刺统治者民不聊生.
30、出郊写的是春天。
31、《出郊》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写初夏农村遍野碧绿、生机勃勃的景色,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而又和谐的图画。前两句融情于景,广阔的田野,一片碧绿,庄稼长势令人欣喜;后两句采用拟人的手法,暖风丽日无处落脚,便把温暖移到繁茂的桑麻上来。全诗疏淡平和却又耐人寻味,意含幽默而句法转折,深藏着诗人对景物的细心观察和刻意表现,但又表达得自然流畅,毫不雕琢。
32、这首小诗写的是春日郊外水田的景色,勾画了南方山乡春天田野的秀丽景色,诗中有画,静中有动,全诗用极其浅显而流畅的语言,捕捉了西南山乡水田的典型春色意象。在一坡坡修整得非常精致的梯田旁,有一片片棋盘般的平整水田,犹如一望无际的绿色地毯。偶尔有白鹭飞来止息,点破如针芒般的绿色秧田,留下洁白的身影。
33、秬jù,黑黍,可酿酒。
34、从禾之字,一类表示谷类植物,一类与谷类相关的行为或其它。
35、作品原文
36、后两句写一片绿油油的秧田,忽飞来了白鹭,让秧田添上活气与亮色,让静谧的画面带有动态,诗人化用"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诗意,写出"万绿苗中一点白"的奇观。末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诗眼在"点破"二字。
37、…这种含蓄的表现手法,揭示了大丰收的到来。这里“风日”的感情色彩,就是作为政治改革家的诗人自己感情色彩的再现。诗人希望自己的政治改革像暖风丽日一样,给人民带来丰收的喜悦和希望。这便是“风日有情”之深情所在。
38、最后一个说法是“禾穗垂而向根,君子不忘本也。”张衡《思玄赋》曰:嘉禾垂颖而顾本。
39、川原一片绿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
40、秔穄[jīngjì]泛指庄稼。穄,禾属,似黍而不黏,也叫糜子。
41、秔,一种黏性较小的稻。
42、祼是古代酌酒灌地的祭礼。以酒灌地以请神曰祼。《说文》:祼,灌祭也。
43、稻,形声字,从禾,舀(yǎo)声。本义是水稻。《周礼·职方氏》:其谷宜稻。《诗·小雅·白华》:浸彼稻田。稻字是从舀字转变过来的,而舀的本意恰恰就是一个人在石臼上舂米。稻是草本类稻属植物粳、糯等谷物的统称。一般所说的稻是指需要在水田种植的庄稼的总称,而本草上的稻专指糯米。
44、《尚书》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年秋天,谷子成熟,长势很好,还没有收获。突然,天上电闪雷鸣,刮起了大风,禾苗都倒地了。国王出来郊祭,祭拜上苍,而后下起雨来,风向反过来了,倒地的禾苗又都站立起来。
45、这首诗深深地表达出诗人对初夏乡村景象的陶醉感受。并且还希望自己的政治改革像暖风丽日一样,给人民带来丰收的喜悦和希望。这便是“风日有情”之深情所在。
46、《尔雅·释草》:秬,黑黍。秠,一稃二米。《诗·大雅》:维秬维秠。《疏》曰:秬,黑黍之大名。黑黍中有二米者,别名为秠(pī)。宗庙之祭,唯祼(guàn)为重,二米嘉异之物,鬯酒宜用之。汉和帝时,任城县生黑黍,或三四实,实二米。得黍三斛八斗者是。
47、稷,百谷之长,五谷之神,从禾,畟声。稷是一种粮食作物,现已不知确切指哪一种,有谷子、高粱、不粘的黍三种说法。稷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当作百谷之长,后由百谷之长演变为五谷之神,和土神合称“社稷”,又成为国家的代称。《左氏》曰:列山氏之子曰柱,死祀以为稷,稷是田正,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
48、古人粮食之中,最重要的就是禾了,所谓“民食莫重于禾,故谓之嘉谷”。
49、…在第三、四句中,诗人以更加丰满的感情和难以抑制的激动进一步抒发即将来到的农业丰收的喜悦。“风日有情无处著,初回光景到桑麻”,诗人把对万物生长起重要作用的两个自然因素暖风和丽日赋以人的感情色彩。他想象暖风和丽日在葱茏茂密的万物面前有意施展力量,但又难以找到落脚的地方,只有把它们温暖的光影开始投射到茂盛的桑麻上来。
50、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的政治改革像暖风丽日一样,给人民带来丰收的喜悦和希望。
51、此诗写初夏农村遍野碧绿、生机勃勃的景色,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而又和谐的图画。
52、《诗经·豳风·七月》曰: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53、出处是《书·金縢》:“秋,大熟。未穫,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