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回乡偶书离别家乡岁月多古诗配画

时间:2024-11-24 18:53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4、《回乡偶书》原文:作者:唐代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5、[其二]

6、、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7、贺知章〔唐代〕

8、刘皂《旅次朔方》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9、赠刘景文苏轼

10、回乡偶书(其一)

11、《回乡偶书二》

12、“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一开始,就紧扣题目,单刀直入,点明离家与回乡相距年岁之久、时间之遥,其中已蕴藏着很深的感慨。这感慨在同题第二首诗中即有明白的描写:“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山河依旧,人事消磨,将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多变作了鲜明的对照。这里是明写,在“少小离家老大回”中是隐含,表现手法不同,艺术效果也不同。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4、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15、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16、回乡偶书

17、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18、(唐)骆宾王

19、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0、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1、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22、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

23、骆宾王(626年?—687年?)[1],字观光,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唐代大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最为人所熟知的诗是《咏鹅》

24、回乡偶书贺知章

25、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26、《回乡偶书》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随意有感而发是随意所写。“书”的古意不是书籍,而是写的意思。他不是有意来创作写的,而是看到有儿童不认识他,问他是从哪里来的而随意写的,“偶”就是偶然的意思。这首诗表现孩童的天真可爱,也写了贺知章自己对家乡的一片深情。

27、一去二三里,

28、《回乡偶书一》

29、《回乡偶书》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家乡的孩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30、上册:《赠刘景文》苏轼,《山行》杜牧,《回乡偶书》贺知章,《赠汪伦》李白

31、作者是唐代贺知章,不是骆宾王。

32、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33、赠汪伦李白

34、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已经是很长久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

35、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36、【小学二年级】

37、《回乡偶书》是唐代贺知章所著。两首诗用词通俗、易懂,但感情自然、逼真,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朴实无华,毫不雕琢,在不知不觉之中把读者引入了诗的意境。一个人无论离开家乡多长时间,无论在外取得多么大的成就,无论人、事、物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在心里,他依然是那个离开家乡时意气风发的少年!这两首诗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为千百年来游子表达归乡情思的经典!

38、唐代诗人贺知章有两首脍炙人口的诗。

39、下册:《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望庐山瀑布》李白,《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40、烟村四五家。

41、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42、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43、八九十枝花。

44、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此诗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回乡欢愉之情和人世沧桑之感,并且将这两种迥不相同的感情凝合在一起。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在自然朴素的语言中蕴藏着一片真挚深厚的感情。

45、第二句“乡音无改鬓毛衰”用的也是对比法,但不是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而是语言与鬓发的对比。语言习惯一经形成,虽经岁月磨砺也难以更改;美好青春难以永驻,童颜黑发转眼即可衰颓。“乡音无改”既是故乡在诗人身上打下的永远抹不掉的烙印,又是诗人亲近故乡儿童的媒介,所以弥足珍贵;“鬓毛衰”本是离乡数十年来宦游奔波的必然结果,幸而叶落归根,在白发飘萧的垂暮之年,终于返回朝思暮想的故乡,因而倍觉幸运。诗人这时的感情是悲喜交集,感慨与激动参半。

4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47、《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创作于诗人晚年辞官还乡之时。第一首诗在抒发诗人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诗人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这两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自然逼真,充满生活情趣。

4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0、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51、原文如下:

52、后四句如下:

53、绝句杜甫

54、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5、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56、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7、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58、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59、亭台六七座,

60、、一去二三里

61、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62、《回乡偶书》古诗有两首,分别为《回乡偶书一》和《回乡偶书二》。

63、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64、望庐山瀑布李白

65、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66、唐代:贺知章

67、山行杜牧

68、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9、《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诗句,全文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70、骆宾王没有写过《回乡偶书》。

71、[其一]

72、《登鹳雀楼》、《青松》、《静夜思》、《春雨》、《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