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
2、《悯农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4、查慎行〔清代〕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5、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6、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7、—宋·姜夔
8、méihuāzhúlǐwúrénjiàn,yīyèchuīxiāngguòshíqiáo。
9、《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0、歌声振林樾。
11、意欲捕鸣蝉,
12、微风轻拂,吹起簇簇细浪,水面上的光点被吹散,如同满河星光。
1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4、牧童骑黄牛,
15、《除夜自石湖归苕溪》朗读:
16、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17、《除夜自石湖归苕溪》是中国南宋诗人姜夔作的七言绝句,共有十首。十首诗平易浅显,韵味华美,作者用极其自然逼真的手法,写了他由石湖返回苕溪时,沿途所见的幽雅景致。
18、诗的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的逍遥自在表现了出来,充满生活气息。
19、《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诗作。此诗写诗人春日游园的所见所感:先是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全诗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尤其第三、四两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20、yìyùbǔmíngchán,hūránbìkǒulì。
21、xìcǎochuānshāxuěbànxiāo,wúgōngyānlěngshuǐtiáotiáo。
22、漆黑无月的夜里,河面上飘着一艘渔船,孤独的灯光像是一点萤火。
23、《所见》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了作者偶然所见牧童骑牛唱歌想捕捉知了的一件小事,通过对牧童的动作神态变化的描写,表现了牧童天真活泼机智灵活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情趣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全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用语活泼自由、浅显明了。
24、清·袁枚
25、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
26、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27、《舟夜书所见》是清代诗人查慎行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黑夜舟中见渔灯,茫茫黑夜只有河中一盏渔灯,明暗鲜明且显得神秘、深沉;后两句写孤灯倒影的美景,微风吹起波浪,灯影随即散开像散落在满河的星星。全诗纯用白描,以大景衬小景,以暗景衬亮景,刻画细腻,生动形象。
28、《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9、忽然闭口立。
30、袁枚〔清代〕
31、mùtóngqíhuángniú,gēshēngzhènlínyuè。
32、《所见》
33、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4、游园不值
35、chúyèzìshíhúguītiáoxīqíyī
36、舟夜书所见
37、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38、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同时这首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综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平、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诗人曾经说过“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毋庸讳言,诗所描绘、所刻划的,正是诗人毕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强调的“真性情”。所见
39、《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