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五言诗,诗人登上古鹳雀楼,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气势磅礴、意境深远。
2、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3、久客心常醉,高楼日渐低。
4、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
5、《登鹳雀楼》王之涣(唐)
6、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7、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8、唐耿湋《登鹳雀楼》
9、扩展资料
10、唐马戴《鹳雀楼晴望》
1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2、终身不得意,空觉负东溪。
13、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14、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15、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16、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17、黄鹤he楼,读三声调。
18、春光明媚,山青水秀,群山连绵
19、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0、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2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23、鸟道残虹挂,龙潭返照移。
24、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25、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26、行云如可驭,万里赴行期
27、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8、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29、依:依傍。
3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1、《登鹳雀楼》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32、去远千帆小,来迟独鸟迷。
33、穷:尽,使达到极点。
34、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35、登鹳雀楼-王之涣
3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8、《登鹳雀楼》dēngguànquèlóu
39、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0、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4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4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yùqiónɡqiānlǐmù,ɡènɡshànɡyìcénɡlóu。
43、静夜思李白
44、白日:太阳。
45、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46、笔画最少又简单的古诗:1《风》李峤(唐)
47、鹳雀楼西百尺墙,汀洲云树共茫茫。
48、《登鹳雀楼》是二年级上学期的古诗。
49、生僻字有鹳guan,读三声调。
50、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著作,主要描写了黄鹤楼的宏伟壮观,在历史的长河中屹立不倒。
51、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52、尧女西楼望,人怀太古时。
5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54、海波通禹凿,山木闭虞祠。
55、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56、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桂林山水》
57、看到了白日和黄河,想到了站的高才能看的远的哲理,本诗表达了作者向上进取的精神以及高瞻远瞩的胸襟。
5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báirìyīshānjìn,huánɡhérùhǎiliú。
59、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0、《登鹳雀楼》
6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62、有关鹳雀楼的诗句有:
6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64、白话文释义: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65、黄河行海内,华岳镇关西。
6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67、千里目:眼界宽阔。
6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69、《春晓》孟浩然(唐)
70、唐畅当《登鹳雀楼》
71、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72、风烟并起思乡望,远目非眷亦自伤。
73、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7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7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6、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7、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看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78、影ying,读四声调。
7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0、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
81、唐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
82、春晓唐·孟浩然
83、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84、《登鹳雀楼》全诗注音如下:
85、碧玉装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