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古诗词里的风88句精选

时间:2024-11-26 18:08

1、——志南《绝句》

2、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3、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4、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5、唐·李峤

6、《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宋代:志南

7、——杜甫《绝句二首》

8、——崔护《题都城南庄》

9、《和杜学士旅次淮口阻风》

10、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唐·李世民《守岁》

11、唐·李白

12、出自宋代释志南的《绝句》

1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4、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1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6、——王安石《泊船瓜洲》

17、——朱熹《春日》

18、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9、多歧路,今安在?

20、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21、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2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23、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24、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

25、——李白《行路难·其一》

26、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汉·佚名《凛凛岁云暮》

2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9、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唐·戴叔伦《苏溪亭》

30、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3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2、出自宋代黄庭坚的《寄黄几复》

3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34、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3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36、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7、《赠别二首.其一》唐代:杜牧

38、个“风”字,但诗人通过描写风所到之处留下的痕迹,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风的存在。诗中的“落”“开”二字写出了风的轻柔,“千尺浪”“万竿斜”写出了风的狂疾。另外,“三秋叶”“二月花”“千尺浪”“万竿斜”使看不见、摸不着的风变得形象可感。

3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40、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宋·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41、落日生蘋末,摇扬遍远林。带花疑凤舞,向竹似龙吟。

42、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唐·李商隐《流莺》

43、——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44、月动临秋扇,松清入夜琴。若至兰台下,还拂楚王襟。

4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一》宋代:陆游

4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7、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48、——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4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0、经雨不随山鸟散,倚风疑共路人言——唐·罗隐《梅花》

51、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52、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5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4、入门下马若旋风,罄室倾囊如卷土——唐·韦庄《秦妇吟》

55、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唐·李颀《琴歌》

56、——王安石《元日》

5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8、《题都城南庄》唐代:崔护

59、——许浑《咸阳城东楼》

60、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1、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清·符曾《上元竹枝词》

62、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63、行路难!

64、大风起兮云飞扬。——汉刘邦《大风歌》

65、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唐·薛涛《春望词四首》

66、——李白《清平调·其一》

67、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68、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69、——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71、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7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3、——杜甫《春夜喜雨》

74、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75、李峤〔唐代〕

7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77、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78、这是一首构思巧妙的咏物诗,精巧别致,表现了风的特点。虽然全诗没有出现一

7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80、出自唐代李白的《上李邕》

81、——孟浩然《春晓》

82、——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83、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84、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85、——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86、李白诗句带风字的有:

8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88、——林升《题临安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