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蝉古诗朗诵视频33句

时间:2024-11-27 00:14

1、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2、蝉朗读节奏

3、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

4、意欲捕鸣蝉,

5、垂(chuí)緌(ruí)饮(yǐn)清(qīng)露(lù),流(liú)响(xiǎng)出(chū)疏(shū)桐(tóng)。

6、本文入选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19课,朗读者是杨波。

7、法布尔创作文章

8、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同时这首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综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平、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诗人曾经说过“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毋庸讳言,诗所描绘、所刻划的,正是诗人毕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强调的“真性情”。所见

9、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10、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11、《所见》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了作者偶然所见牧童骑牛唱歌想捕捉知了的一件小事,通过对牧童的动作神态变化的描写,表现了牧童天真活泼机智灵活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情趣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全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用语活泼自由、浅显明了。

12、居(jū)高(gāo)声(shēng)自(zì)远(yuǎn),非(fēi)是(shì)藉(jiè)秋(qiū)风(fēng)。

13、《所见》

14、牧童骑黄牛,

15、mùtóngqíhuángniú,gēshēngzhènlínyuè。

16、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7、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8、蝉chán

19、清·袁枚

20、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CasimirFabre,1823年12月22日-1915年10月11日),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博物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21、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22、歌声振林樾。

23、忽然闭口立。

24、诗的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的逍遥自在表现了出来,充满生活气息。

25、唐[táng]虞[yú]世[shì]南[nán]

26、袁枚〔清代〕

27、《蝉》是法国作家法布尔创作的文章,出自其作品《昆虫记》。文章从蝉的地穴、蝉的卵两个方面讲述了蝉的特点。

28、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9、虞世南是在长安写下蝉这首诗的.这里面有个小故事:在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非常赏识虞世南,任命他为弘文馆学士.有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论画.在这种场合下,虞世南奉旨献诗,于是他把当年秋天做的一首诗《蝉》,当众朗诵,并获得了李世民的称赞.

30、yìyùbǔmíngchán,hūránbìkǒulì。

31、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32、二、译文:

33、虞世南的《蝉》这首诗是五言绝句,七年级语文中的《蝉》文体是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