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一句写得极美,无边无际的旷野更显得天空比树梢还要低沉,江水清越而更显得水中之月与人这般亲近。“天”“月”原本是遥不可及的天外之物,却因“旷”的“野”、“江”的“清”瞬间位移,好像就在诗人身边触手可及的地方,这是多么奇妙的视觉盛宴呢。这意外之喜似乎慰藉了一些失落的愁心,笔锋一收,诗便刹那而至,言有尽而意无穷。
2、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3、唐~孟浩然
4、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5、诗意: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小洲边,夕阳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原野空旷天幕低垂在树林后边,江水清澈倒映出明月伴我身旁。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全文: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唐代诗人孟浩然《宿建德江》原文:
7、译文:把小船停靠在雾气笼罩的小沙洲;日暮时分,思乡而忧思又涌上心头。旷野无边无际,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江水清清,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8、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题。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描写黄沙岭夜里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的情景。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描写,写出夏夜的山村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9、《宿建德江》
10、“江清月近人”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
11、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12、全诗如下: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3、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1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5、创作背景
16、这首诗打破一般人往往以行人出发为背景或以船行途中为背景的写作习惯,而是选择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写景抒情。虽然在诗的上半处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作者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很有特色的。
17、宿建德江
18、译文: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小洲边,夕阳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原野空旷天幕低垂在树林后边,江水清澈倒映出明月伴我身旁。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19、《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
20、作品内容
21、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22、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五言绝句。“客愁”二字是其诗眼。诗以舟泊暮宿建德江为背景。此时的孟浩然,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至沓来,一齐涌上心头。
23、诗词赏析
24、《夜归鹿门山歌》孟浩然〔唐代〕
25、《宿建德江》是诗人借夜泊秋江之时所看到的暮色中的江景,继而抒发了羁旅之愁与漂泊之思,寄情于景、情景交融之下,可见诗人浑然天成的诗才巧思与清新隽雅的绝妙之笔。
26、孟浩然的这首小诗虽然只有20字,但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这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他所描绘的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画卷具有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27、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秋江暮色”的诗。作者先写羁旅夜泊,再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旷野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近。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28、建德江是富春江的上游,既新安江,流经建德县(属浙江省)。此诗是作者孟浩然漫游江舟既景诗。日暮时分,云雾淡淡,将船停泊在雾烟渺渺的苇草洲头,夕阳西下,静静的江面幽静无人,空荡荡的让人滋生寥落孤寂之愁。江旷天低,天垂江面,水天一色,远远看去,只有稀疏的古树高入云天,孤零而立。碧水摇晃倒映的月光树影愁人在静静流淌,轻轻吟唱,吟唱孤寂凄凉。
29、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30、诗意: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落时新愁又涌上了心头。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31、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3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南宋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33、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3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35、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36、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3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38、公元730年(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孟浩然离开家离乡赶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郁闷。《宿建德江》应当就是在其漫游吴越时写下的,与《问舟子》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39、“日暮客愁新”,“日暮”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
40、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离乡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宿建德江》当作于作者漫游吴越时写下的作品。
41、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第一句点题,也为下面写景抒情作了准备;第二句中“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最后两句,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切逼真。此诗前两句为触景生情,后两句为借景抒情,描写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现了细微的景物特点。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42、“客”是诗人自指。本来行船停下来,应该静静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劳,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又蓦然而生。
43、作品原文
4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45、宿建德江而不是书建德江
46、“宿建德江”是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一首名作。这首诗勾勒的是这样一个画面:日暮时分,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一股新愁又涌上他的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比树还低沉;清清的江水倒影着明月,使自己感觉与月亮更近。
47、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48、《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49、孟浩然(唐)
50、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两相映衬,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51、扩展资料
52、孟浩然〔唐代〕
5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4、《宿建德江》作者: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5、孟浩然写的与月亮有关的诗有:
56、“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57、《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唐代〕
58、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59、“野旷天低树”写日暮时刻,苍苍茫茫,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
60、题目中的建德江是新安江流经建德靠西的一段江水,位置在浙江省内。锁定了地点,便可以知道诗中所写之景非塞北之豪、西关之硬,而是江南清淡如烟的暮秋小景。“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开篇交代了诗人作此诗的背景缘由,小船轻轻划动着靠岸停歇,天色渐晚,如我一般的旅客正在被思乡之情折磨得心生愁绪。“渚”是水中的小块儿陆地,诗里指停船所靠的岸边,“烟渚”便是傍晚时分雾气弥漫的水边之地,《诗经.尔雅.释水》中有“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之句,可推知停泊之所。一个“愁”字,轻描淡写带出了诗人羁旅他乡的心情。
61、《宿建德江》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客居异乡的孤寂、愁闷之情。
62、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落时新愁又涌上了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