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作背景
2、此句话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全诗是:
3、人生自古谁无死!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
4、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5、:作品全文:
6、上一句就是
7、《过零丁洋》翻译:
8、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9、文天祥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德祐初,诏天下勤王。天祥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2、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
13、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14、这首诗当作于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公元宋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被押解至崖山后,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出示此诗以明志。
15、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16、为气贯长虹、启迪后世的名篇,尤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爱国志士和广大民众。
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8、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19、《过零丁洋》
20、出自《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21、:回答问题
22、留取丹心照汗青
23、宋.辛弃疾
24、人生自古谁无死?
25、《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这首诗是他在1279年正月过零丁洋时所作。诗中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7、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28、这是宋代诗人文天祥写的《过零丁洋》现摘录几句如下: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简单解释一下就是昔日在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日在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最后两句非常豪迈洒脱: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就让赤诚的心照耀史册。真是情调高昂,激励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