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地震科普观后感【精选75句】

时间:2024-11-27 17:04

1、引起动物反常的因素也很多,所以动物有反常表现不一定就是地震前

2、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内部缓慢累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3、微观异常如地形变、地电磁异常等,主要靠高精度科学仪器探测。

4、喷气又发响,翻花冒气泡

5、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种类型: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

6、9级地震属于有感地震,由于震级相对较小,一般不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只是有轻微的晃动感

7、扩展资料

8、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东临太平洋,是一个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

9、这是地下水中井水的宏观前兆现象。

10、地震是有大小的。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地震越强,震级越大。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11、猪不吃食狗狂叫,兔子竖耳蹦又跳

12、第二部分地震宏观前兆现象

13、历史上很多大地震前,许多动物表现出程度不一的“异常行为”。所以,老百姓把动物称作观察地震前兆的“活仪器”。

14、地震时,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那个点叫震中。震源到震中的距离叫震源深度。地面任意一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15、地震是地壳的一种运动形式,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

16、,1968年法国人把全球岩石圈划分成六大板块,即欧亚、太平洋、美洲、印度洋、非洲和南极洲板块。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带,也是火山、地震较为集中的地带。板块学说是大陆漂移、海底扩张等学说的综合与延伸,它虽不能解决地壳运动的所有问题,却为地震成因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17、震级每相差一级,它们的能量相差30多倍,也就是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将近1000个5级地震所产生的能力。

18、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有人说在苏州是4级,在无锡是3级,这是错的。无论在何处,只能说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但这次地震,在太仓的沙溪镇地震烈度是6度,在苏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无锡地震烈度是3度。

19、冬眠麻蛇早出洞,老鼠成群满街跑

20、有感地震:一般指3级以上、5级以下地震,这类地震人们能感觉得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全球每年大约发生3级以上地震5万余次。

21、当地下水发生冒泡、变浑浊、有异味等现象时,就可能是地震前的异常反映。当然,很多原因都能引起地下水的异常,地下水也可能受到其它环境的影响而变化。

22、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每年要发生地震500多万次,其中只有5万多次左右人们能感觉得到,并不是所有的地震都能造成破坏,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震发生会有哪几种类型?我们该怎样面对地震?下面我们向大家做一简要介绍。

23、陷落地震是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面振动。比如地下的石灰岩溶洞坍塌,或者矿山采空区的塌陷,都会引起小范围的地面振动。这种地震一般破坏程度不大。

24、就跟坐车翻过陡坡的那种感觉一样吧,还是有感觉只是不是大地震罢了

25、地震是指地壳中因岩体错动断裂而释放能量引起的地表振动。

26、严重破坏型地震:指7级以上地震。全球每年要发生这样的地震10到20次,不过大多数发生在海洋和荒芜人烟的地方。

27、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

28、我们平时所说的地震叫构造地震。

29、宏观异常指人们感官能感觉到的异常,主要有地下水异常、动植物异常和地声、地光等异常。

30、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31、地震发生时,会产生地震波,人们感觉到的振动是由于地震波传播造成的。

32、从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可以知道,我国地震分布很广,全国约有20多条主要地震带。

33、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累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就形成了地震。

34、岩石破裂产生地震波,地震波传到地表,地面随之就振动起来,这就是地震。

35、骡马牛驴不进圈,挣脱缰绳往外逃

36、地震时一定点地面震动强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

37、破坏型地震:一般指5级以上、能够对地表及其建筑设施造成破坏的地震。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5级以上地震1000次左右。

38、地震时,往往是先感到上下颠动,然后左右摇晃。这是由于地震波的特性引起的。地震波主要由纵波、横波等组成,纵波传播速度快,但比较弱,使人有上下颠簸的感觉;横波传播速度略慢,但比较强,能造成巨大的摇晃,给地表建筑带来严重破坏。

39、井水变化

40、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

41、无雨水变浑,变色变味又难闻

42、晴蜓结队迁飞去,蜜蜂惊巢螫人畜

43、震级与烈度,两者虽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强弱,但含义并非一样。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样。

44、9级地震有震感,2.5级左右就有明显的感觉了。地震等级的划分是每上升一级,爆发能量为原级的三十倍。5级以上的地震会明显破坏人类的居住环境。8级以上的地震,如果发生在海里,可能会引发海啸。

45、地震局地震科普知识宣传资料

46、地震科普知识资料

47、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48、二、动物异常

49、地震发生会有哪几种类型呢?

50、地球的结构就像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51、地震是地壳的一种运动形式

52、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53、地震所造成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区分为几大类:无感地震、微感地震、有感地震、破坏地震、毁坏地震与毁灭地震。

54、天旱井水冒,反常升降有门道

55、地震的原因:岩层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由于受到挤压或者拉伸,当挤压力或者拉伸力超过了岩层的承受力时,岩层就会发生断裂,从而把岩层中集聚的能量释放出来,就形成了地面的震地,简称地震。

56、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千米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千米的地震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1963年发生的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省北部海域的5.8级地震,震源深度786公里。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震闪就会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性越大,波及范围越小,反之亦然。

57、当地球内部在运动中积累到能量对地壳产生的巨大压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

58、第一部分地震基础知识

59、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喷发,使岩浆冲击地表而引起的地面振动。火山地震影响范围比较小,造成的破坏相对较小。

60、地球的运动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对地下岩石产生了非常强的作用力,当岩石承受不了这种力时,就会突然发生破裂和错动。

61、泥鳅蚂蝗上下窜,鱼浮水面又打旋

62、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作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63、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千米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千米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千米的地震称为远震,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64、地震是地球运动的结果。地球运动中,地壳也在不断运动变化。

65、地震的破坏程度,除跟震级的大小有关外,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震波的传播等因素有关。我们把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用烈度表示。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严重,烈度最高。从震中向四周扩散,烈度逐渐减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烈度区。

66、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水平晃动。

67、老百姓把这些异常编成谚语:

68、弱震:一般指3级以下地震,这种地震通常人们感觉不到,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得到。

69、鸭不下水鸡上树,鸽子惊飞不回巢

70、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现象称为地震前兆。地震前兆异常有微观异常和宏观异常。

71、地球上的地震分布并不是均匀的,从世界震中分布图可以看出,全球地震分布是有一定规律性的,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大陆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上。

72、9级地震的感觉是稍微有一点点油轻微有一黄东一般的是有黄东的轻微的没有打洞没有一般的时候感觉不出黄灯的轻微的颤动,颤动感觉不出来,有震动轻微的轻微的小小的颤动感觉不是有太大的黄东轻微的有震动感觉不出有大的动作

73、地震震级分为弱震、有感地震、破坏型地震、严重破坏型地震。

74、构造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这类地震大约占到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而且振动的强度大,影响的范围广,所以对人类的威胁也就最大。

75、地震烈度是经常使用的一个名词,主要是说明已经发生的地震影响的程度。划分烈度有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