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晏殊
2、风轻粉蝶喜,花暖蜜蜂喧
3、《蝉》吧!
4、后两句紧乘“蜜蜂”这一意象,把它象征的“劳动者”意象加以引申、扩大,发出“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一声叹息。在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里,为的正是那些不劳而获、占据高位、手握重权的剥削者,此中的讽意不言而明。
5、三百天来九州跑,南疆北国采花娇。终日酿蜜身心劳,甜蜜人间世人效。——《咏蜂》葛显庭
6、【唐】李商隐
7、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
8、三百天来九州跑,南疆北国采花娇。终日酿蜜身心劳,甜蜜人间世人效。当代诗人葛显庭的《咏蜂》,赞美了蜜蜂的勤劳。
9、应愁百卉花时尽,最恨烧烟取蜡翁.
10、翠凤苍虬,骑来下界,蝶惊蜂避
11、纷纷争处蜂成群。四溟波立鲸相吞,荡摇五岳崩山根。——《鸿沟》作者:张碧
12、穿花度柳飞如箭,粘絮寻香似落星。
13、《水龙吟·青丝木香》
14、“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15、宋·黄霁宇
16、红壁寂寥崖蜜尽,碧帘迢递雾巢空。
17、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8、采酿春忙小蜜蜂,何消振翅蛰邻童。应愁百卉花时尽,最恨烧烟取蜡翁。出自明朝诗人王欣的《咏蜂》。
19、应该为描写蜜蜂勤劳的诗句:
20、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21、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出自唐朝诗人的《蜂》,这首诗以洗炼的语言,通过描写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受这一自然现象,寄寓着作者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
22、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23、坐上人如玉。花映花奴肉。蜂蝶乱,飞相逐。明年人纵健,此会应难复。须细看,晚来月上和银烛。——《千秋岁》作者:苏轼
24、关于蜜蜂的成语是蜂拥而至,关于蜜蜂的诗词是无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5、青陵粉蝶休离恨,长定相逢二月中。
26、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代·罗隐《蜂》
27、前两句写蜜蜂的生存状态,在山花烂漫间不停穿梭、劳作,广阔的领地给了它们相当大的施展本领的空间。
28、宓妃腰细才胜露,赵后身轻欲倚风。
29、【咏蜂诗】
30、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31、堪恨堪宜,耽阁酿蜂儿蜜,喜调和燕子泥。——《一枝花_春雨润夭桃》作者:马彦良
32、【唐】贺
33、说的是蜜蜂在万千花朵间飞穿,一生都不得休闲的忙碌着采集花蜜,历经千辛万苦采蜜花芯,酿成的甘蜜后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却仅被留下勉强维持蜂群基本生命活动的量。
34、游飏下晴空,寻芳到菊丛。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去住沾馀雾,高低顺过风。终惭异蝴蝶,不与梦魂通。——《寒蜂采菊蕊》耿湋
35、小苑华池烂熳通,后门前槛思无穷。
36、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李商隐的《二月二日》
37、况是此花开后,便蝶乱无花,管甚蜂忙。你从今采却蜜成房。——《秋兰香》作者:陈亮
38、莫学蜜蜂儿
39、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极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
40、采酿春忙小蜜蜂,何消振翅螫邻童.
41、《菩萨蛮》
42、游下晴空,寻芳到菊丛。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出自唐朝耿讳的《寒蜂采菊蕊》,诗人选取了蜜蜂为采蜜从空中落下到开始采集的这一个瞬间,写得有声有色,使读者似乎看到了它那在香气氤氲中时隐时现、紧张忙碌的身影。
43、纷纷穿飞万花间,终生未得半日闲。世人都夸蜜味好,釜底添薪有谁怜。出自明代诗人王锦的《咏蜂》,蜜蜂们不辞辛劳地采蜜、酿蜜,却不知他们纯粹是在做无用功。千辛万苦采来的蜂蜜成了人类口腹之欲的牺牲品,真的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但我们却还觉得理所当然,毫无怜悯同情之心。
44、小小微躯能负重,器器薄翅会乘风。
45、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46、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47、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48、燕度春秋社,蜂喧早晚衙。——《雁儿落过得胜令》作者:刘庭信
49、【明】吴承恩
50、人们夸赞蜂蜜味道好,却对辛苦劳作的蜜蜂毫无怜悯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