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黍离之悲、禾黍之悲、黍秀宫庭、范张鸡黍、故宫禾黍、以戈舂黍、鸡黍之膳、鸡黍深盟
2、唐.罗虬《比红儿诗》:“陌上行人唱‘黍离’,三千门客欲何之?若教粗及红儿貌,争肯楼前斩爱姬。”
3、释义:一旦决定离开,根据国家颠覆,没有一点国破家亡的悲伤,反吟咏以志喜。
4、代表古诗:《诗经·王风·黍离》
5、黍离之叹就是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
6、曾经是各诸侯之王室,是繁华的宫殿,现在面对满目的黍稷,东周王朝的士大夫,自然对那繁华昌盛的宗周故都怀有无限眷念之情,不禁心中悲怆不已。这种由茂盛的黍离而生出的对故国衰亡的悲情就称之为“黍离之悲”,其实质在于“亡国之痛”。
7、含有“稷”的古诗:
8、黍: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
9、昔我往矣,黍稷方华——先秦·佚名《出车》
10、稷,拼音:[jì]
11、扩展资料1、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12、说的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周大夫行役路过镐京,看到埋没在荒草中的旧时宗庙遗址,有感于周室的被颠覆,悲伤而作《黍离》。描述了当一个人看到心中的理想大厦坍塌埋没于苗草中时的难受心情,这首诗两千年来不断被传唱着。以至于人们把发自心底的、失落的悲哀称作‘黍离之悲’。
13、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先秦·佚名《硕鼠》
14、也指国破家亡之痛。出自《诗经》。
15、珠玑旋见陪陵寝,社稷何曾保子孙——唐·罗邺《长城》
16、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宋·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17、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唐·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18、稷:古代一种粮食作物,指粟或黍属。
19、在诗中,“黍”一般指国破家亡。“稷”代表国家。
20、在本诗中,周朝大夫怀念败亡了的宗周王朝,因见故国的宗庙、宫室长满黍稷而生出悲悼之情。西周末年,相传幽王为博宠妃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后戎族入侵,诸侯不再勤王,西周于是灭亡,都城镐京被夷为平地。周平王被迫东迁雒邑,国势就此一蹶不振。
21、意思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 《诗经》“王风”,历来被视为是悲悼故国的代表作,说的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周大夫行役路过镐京,看到埋没在荒草中的旧时宗庙遗址,有感于周室的被颠覆,悲伤而作【黍离】。
22、出处:宋·委心子《新编分门古今类事·丘墟之象》:“后巢寇入京,焚灭殆尽,悉为瓦砾狐兔穴矣。游者有禾黍之伤。”
23、这首诗在抒发对西周灭亡的沉痛时,庄稼生长的地方曾是宗周的宗庙公室.这种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自然使诗人陷人悲哀之中,行进的脚步变得迟缓.三章反复出现“行迈靡靡”的诗句,用脚步的迟缓引出心情的沉痛.
24、组词:稷官、司稷、木稷、稷星、稷契、稷馈、稷狐、稷祠、稷禼、稷正、稷门、稷庙、沐稷
25、扩展资料:
26、后来人们就以“黍离之悲”为成语,表达故国哀思、亡国之痛,“黍离之悲”也就有了特定的美学含义。也正由于这首诗歌的流传,“黍离之悲”在中国文化中成了一种深沉的民族心理沉淀,成为亡国遗民借以抒发爱国情愫的一种典型意象。
27、成语:社稷为墟、社稷之役、社稷之器、稷蜂社鼠、宗庙社稷
28、回答:黍离之悲,汉语成语,意思是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
29、意象: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30、黍离之悲(shǔlízhībēi)成语。
31、句中“为”和“以”组合,表示认为的意思。
32、成语用法:作宾语;用于感伤等
33、“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此句中“为”的意思是“认为”,这句诗的意思是:千岩老人认为有国家沦亡的悲痛
34、出处:宋·岳珂《桯史·赵良嗣随军诗》:“一旦决去,视宗国颠覆,殊无禾黍之悲,反吟咏以志喜。”
35、描述了当一个人看到心中的理想大厦坍塌埋没于苗草中时的难受心情,这首诗两千年来不断被传唱着。以至于人们把发自心底的、失落的悲哀称作‘黍离之悲’。
36、《诗经.王风.黍离》第一章:“彼黍离离(离离,整齐的样子;或释为繁盛的样子),彼稷之苗。行迈靡靡(音mǐmǐ,行步迟缓的样子),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此,指这种景况。这句是说这种景况是谁造成的啊?余冠英先生在《诗经选译》中把这句译作“是谁害得我这个样啊?”)?”
37、南宋词人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见《白石道人歌曲》。
38、黍,拼音:[shǔ]
39、三国叹的解释叹(嘆)à因忧闷悲痛而呼出长气:叹气。叹息。悲叹。叹惋。长吁短叹。因高兴、兴奋、激动而发出长声:叹赏。叹服。赞叹。叹观止矣(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吟咏:咏叹。一唱三叹。笔画数:;
40、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唐·李白《金陵新亭》
41、释义:后来成群的匪寇进入京城,京城被焚烧殆尽,全部为瓦砾狐兔洞了。路过的游人有国破家亡的悲伤。
42、组词:蜀黍、黍子、黍酒、巨黍、黍稭、黍酏、黍穟、黍民、黍觞、禾黍、钜黍、秬黍、黍粽、黍餹
43、黍离之悲,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
44、稷契和天人,阴阳乃骄蹇——唐·李白《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45、全部稷风花雪月春雨江水云日天山人情酒香
46、含有“黍”的古诗:
47、(2)禾黍之伤:禾:粟;黍:谷子。对故国的怀念。指国破家亡的悲伤
48、(1)禾黍之悲:禾:粟;黍:谷子。对故国的怀念。指国破家亡的悲伤
49、淳熙十六日到日,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了城就四面看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有《黍离》的悲伤啊。
50、黍离的解释本为《诗·王风》中的篇名。《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周室之颠覆,徬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遂用作感慨亡国之词。
51、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52、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53、近义词:
54、其词序云:“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55、后人把“黍离之叹”当成一个典故,常用以表达对故国的怀念与凭吊。三国魏.曹植《情诗》:“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56、黍离之悲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shǔlízhībēi,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出自于《诗经》“王风”,历来被视为是悲悼故国的代表作。
57、东周时的一个士人,偶然来到西周的旧都镐京,看到周王朝宗庙宫室的遗址上,长满了黍稷禾苗,于是引起了对西周盛况的追缅,和对目前兴替荒废的慨叹。(余先生说诗的主题是“流浪者诉述他的忧思”读者可参考。)
58、所谓“黍离之悲”是对历史盛衰、国家兴亡的悲悼。
59、、黍离之悲的意思是: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
60、宋.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词:“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6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62、词语分解
63、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秋归辋川庄作》
64、如姜夔《扬州慢》中有:“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例子: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65、出自《诗经》。
66、一击车中胆气豪,祖龙社稷已惊摇;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人间铁未销——元·陈孚《博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