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城的富贵子弟争着给我赏赐,每当一曲弹罢,不知要给多少彩绸。
2、歌:作歌。
3、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便一直卧病。
4、去来:走了以后。
5、瑟瑟: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6、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盆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令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7、贾(gǔ)人:商人。
8、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9、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10、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11、明年:第二年。
12、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
13、向前声:刚才奏过的单调。
14、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
15、“歌以赠之”中属于词类活用的词为“歌”,本义为名词,为“歌曲”。在此处,名词作动词,意为“写歌、作歌”。
16、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
17、五、背默结合法。自己认为已能背诵了,就默写一次;默毕,翻开书页自己校正。凡有错处或漏处,自己划上记号,重新背记。再背再默,再默再背,直到连标点符号也无误为止。
18、“歌以赠之”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
19、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一作:绿腰)
20、左迁:贬官,降职。古以左为卑,故称“左迁”。
21、当心画:用拨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22、二、尝试背诵法。朗读三二遍后,就试着背。若背不出来,就打开课本看一看,然后再背,直到完全会背为止。
23、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24、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25、东面和西面的画舫和游船都静悄悄的,只看见江心之中映着的秋月泛着白光。
26、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
27、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28、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29、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盛产茶叶。
30、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1、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服一作:伏)
32、切切:细促轻幽,急切细碎。
33、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34、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35、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36、同样都是天涯沦落的可怜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37、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38、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39、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40、倡女:歌女。倡,古时歌舞艺人。
41、虾(há)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
4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43、为:创作。
44、唧唧:叹声。
45、忧愁;烦闷[worried;sorrow]
46、全诗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塑造出完整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流转匀称,优美和谐,特别是描绘琵琶的演奏,比喻贴切,化虚为实,呈现出鲜明的音乐形象。
47、悯然:忧郁的样子。
48、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49、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50、命:命名,题名。
51、钿(diàn)头银篦(bì):此指镶嵌着花钿的篦形发饰。
52、主人:诗人自指。
53、夜晚我到浔阳江头送别客人,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得发出飒飒声响。
54、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55、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56、思:悲伤。
57、为:做。
58、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
59、予:同“余”,我。
60、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61、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想要饮酒却无助兴的音乐。
62、铮铮:形容金属、玉器等相击声。
63、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64、拢:扣弦。捻:揉弦的动作。抹:顺手下拨。挑:反手回拨的动作。
65、委身:托身,这里指嫁的意思。
66、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67、言:字。
68、回灯:重新拨亮灯光。回:再。
69、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70、三.加强默写,强化训练所谓“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这也是运用内部语言背诵的一种形式,既用脑,又动手,可加深对文章的记忆。因为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图形和符号,经常默写可帮助我们促进右脑的开发。
71、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令酒使快弹数曲。
72、曲终:乐曲结束。
7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7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75、续续弹:连续弹奏。
76、白居易〔唐代〕
77、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
78、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79、悯:郑码:UTSO,U:60AF,GBK:C3F5
80、首先要搞清楚诗意,每句诗都说了什么。然后要把握它的.思想感情。最重要的是要熟读,至少反复读5遍(默读也可),才能知道诗人是怎样通过诗句描述的。
81、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82、迸:溅射。
83、颜色故:容貌衰老。
84、她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还没弹成曲调却先有了感情。
85、大弦声音沉重抑扬如暴风骤雨,小弦细促轻幽、急切细碎,如人窃窃私语。
86、笔画数:10,部首:忄,笔顺编号:4424254134
87、教坊的兄弟参军去了,当家的阿姨也死了,暮去朝来我也年老色衰。
88、快:畅快。
89、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
90、间关:莺语流滑叫“间关”。鸟鸣声。
91、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92、《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长篇叙事诗。
93、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妓女。
94、二.反复阅读与再现相结合背诵一篇短文,仅仅读几遍是行不通的,一定要熟读到滚瓜烂熟的程度才行。单纯地反复阅读效果并不好,学习者应该在文章还没有完全记住前积极进行尝试再现,回忆不起来时再阅读。这样容易记住,保持时间也长。
95、凄凄切切不似刚才奏过的单调,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
96、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97、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98、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99、十三岁就已学会弹奏琵琶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乐团的第一部里。
100、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
101、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
102、突然,琵琶之音陡然高昂,似银瓶炸裂,水浆奔迸;又像杀出一队铁骑,刀枪齐鸣。
103、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茫茫江水中浸着一轮冷月。
104、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也听不见管弦奏鸣。
105、《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106、琵琶行背诵技巧先熟读两遍,然后一段段背,每一段读两遍,诗句从前往后记。读两遍之后就背,虽然你这时候可能记不下几句,那就看书,因为你不会的东西一旦知道了答案比你光在那背要记得快。这一段后面不会的先不着急,先把前的都背顺了,按顺序来`这样一段很容易就背下来了,再背下一段,下一段背完后别忘了再复习一下上一段,如此往复背得很快
107、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清衫湿。
108、居住在湓江附近,低洼潮湿,院子周围,尽长些黄芦苦竹。
109、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110、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
111、京都声:指唐代京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112、大弦:指最粗的弦。
113、促弦:把弦拧得更紧。
114、《琵琶行》小序交代了作者由长安贬到九江期间在船上听一位长安故倡弹奏琵琶、诉说身世的情景。
115、凝绝:凝滞。
116、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117、暂:突然。
118、呕哑嘲哳:形容声音噪杂。
119、转:更加,越发。
120、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
121、《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122、大体把握住了再一句一句看:
123、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124、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船纵横污损了粉颜。
125、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一生的不如意。
126、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
127、重:重新,重又之意。
128、信手:随手。
129、商人只重营利,对离别看得很轻淡,上个月他到浮梁买茶办货去了。
130、悯然:意思即为“忧郁的样子”。又解“十分忧伤”。
131、悯然mǐnrán,汉语词语,释义为忧愁;烦闷。
132、六、浮现形象法。适用于背诵情景交融,文字画面强的文章与诗词。运用此法,还可在纸上随意地画简笔画,让画助背。
133、掩抑:掩蔽,遏抑。
134、忽然听见江面传来阵阵琵琶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135、却坐:退回到原处。
136、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大小小的珍珠一颗颗掉落玉盘。
137、转轴拨弦:拧转弦轴,拨动弦丝。这里指调弦校音。
138、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用怀里抱着的琵琶半遮着脸面。
139、敛容:收敛(深思时悲愤深怨的)面部表情。
140、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自己的年岁大了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
141、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14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143、一会儿像黄鹂在花下啼鸣婉转流利,一会儿又像泉水在冰下流动滞涩不畅。
144、小弦:指最细的弦。
145、她说她本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146、三、分解背诵法。把文章分成若干部分,一部分一部分,一层次一层次地熟读、背记。被分解成几部分或几个层次的内容能背下来了,再连起来整体背诵。
147、好像冰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148、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暂歇一作:渐歇)
149、漂沦:漂泊沦落。
150、更深夜阑常常梦到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151、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152、一.明确目的,集中精力背诵一篇课文或者一段必须掌握的语句,最忌东张西望,漫不经心,注意力分散。如果是一篇很简单的文字,背了几天后仍老出错,这肯定是用心不专的缘故。至于出现“前记后忘”的现象,则是正常的,这时千万不要向这种暂时困难屈服而打退堂鼓。
153、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154、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155、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156、四、摘关键词(提纲)法。把要背的课文中的关键词摘出,写在本子上,按关键词的提示,时而俯首闭目,时而张眼瞅书,自己考自己。
157、哀怜:怜~。~恤。~惜。~恻。
158、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159、一、读熟法。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160、舫:船。
16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62、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163、原文为: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64、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165、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江州司马的青衫已被泪水浸湿!
166、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167、琵琶行的开序原文是:
168、忧愁:~默。
169、阨穷而不悯。――《孟子》
170、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17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72、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173、快速有效的背诵方法
174、琵琶行算是很好背的一篇诗文,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175、“悯然”出处白居易《琵琶行》:
176、幽咽:遏塞不畅状。
177、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
178、五陵:在长安城外,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
179、这是一篇记叙性很强的诗文,
180、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银篦一作:云篦)
181、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182、《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本为西域乐舞,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依曲创声后流入中原。
183、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
184、今晚上听了你用琵琶弹奏的乐曲,像听了天上的仙乐,耳朵也顿时清明。
185、例如第一段,
186、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187、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188、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189、我听了琵琶声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加歔欷。
190、阑干:纵横散乱的样子。
191、浔阳江:万里长江流经江西省九江市北的一段,因九江古称浔阳,所以又名浔阳江。
192、掩泣:掩面哭泣。
193、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
194、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在湓浦口为朋友送行,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
195、背诵技巧口诀第1步、单句背诵:每个部分要一句一句的读,一般读3-5遍能够顺利单句背诵即可。第2步、小组背诵:用首字引导复习,基本能背出来即算过关,不要求熟练。碰到不会的句子先跳过,等复习完本组再来强化不会的这一句或几句。第3步、全诗背诵:按以上两步背诵完4个部分后,用首字歌诀把全诗串起来背。碰到不会的句子先跳过,等复习完全诗再来强化一遍这一句或几句。
196、凡:总共。
197、诗句发展其实是很自然的——“夜送客”→来到江边→抒发离别之情→”忽闻琵琶声”→好奇求见→”千呼万唤始出来”…
198、技巧就是反复的形成脑部肌肉记忆。一般背诵不下来多半是心理问题,可能在潜意识中你就暗示自己不会背。只要克服这种心理,然后。再增加一些技巧。说到技巧不妨。可以试试第1遍达到通读的效果,然后3天后再熟读,7天后背一遍,14天之后你就会发现你自己就能够背下来了。
199、又如:悯默(因忧伤而沉默);悯悯(忧伤的样子);悯愧(忧伤怀惭);悯叹(忧伤叹息);悯时病俗(忧虑时俗)
200、出官:(京官)外调。
201、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202、寻着声源轻声询问弹琵琶的是谁?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不语。
203、琵琶行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长靴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204、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205、她低眉随手慢慢地连续弹奏,尽情地倾诉心底无限的伤心事。
206、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令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207、嘈嘈:声音沉重抑扬。
208、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209、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声音暂歇却比有声更动人。
210、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211、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212、长句:指七言诗。
213、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
214、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215、青衫:唐朝八品、九品文官的服色。白居易当时的官阶是将侍郎,从九品,所以服青衫。
216、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217、一曲终了拨子从弦索中间划过,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218、哀伤[sad]。如:悯凶(为丧事而忧伤。专用以指父母丧亡);悯悼(哀伤悲悼);悯哀(哀伤)
219、拨:弹奏弦乐时所用的拨工具。
220、善才:当时对琵琶师或曲师的通称。是“能手”的意思。
221、迁谪:贬官降职或流放。
222、击节:打拍子。
223、去QQ音乐上把琵琶行这首歌听个3天一直重复就会背了
224、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