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六、勿叱狗,不投骨于狗。
2、十、匙有余沥必倾尽,方再入公食器中。
3、十九、客食未毕,主人不先起。
4、六、举箸匙,必请大家同举。
5、三、主先举杯敬客,客致谢辞。
6、解释三:(寒暄)指年岁
7、贾瑞见凤姐如此打扮,亦发酥倒,因饧了眼问道:“二哥哥怎么还不回来?”凤姐道:“不知什么原故。”贾瑞笑道:“别是路上有人绊住了脚了,舍不得回来也未可知?”凤姐道:“也未可知.男人家见一个爱一个也是有的。”贾瑞笑道:“嫂子这话说错了,我就不这样。”凤姐笑道:“象你这样的人能有几个呢,十个里也挑不出一个来。”
8、八、客去必送致敬,远方客必送至村外或路口。
9、四、入门必为客安座。
10、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如“舟中”、“灯下”、“万籁俱寂”之类。
11、一、见先致敬,熟客道寒暄,生客请姓字住址。
12、贾瑞听了喜的抓耳挠腮,又道:“嫂子天天也闷的很。”凤姐道:“正是呢,只盼个人来说话解解闷儿。”贾瑞笑道:"我倒天天闲着,天天过来替嫂子解解闲闷可好不好?”凤姐笑道:“你哄我呢,你那里肯往我这里来。”贾瑞道:“我在嫂子跟前,若有一点谎话,天打雷劈!只因素日闻得人说,嫂子是个利害人,在你跟前一点也错不得,所以唬住了我。如今见嫂子最是个有说有笑极疼人的,我怎么不来,死了也愿意!”
13、十一、自己碗中之肴菜,不可反回公器中。
14、《红楼梦》第十二回:
15、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16、称谓、提称语、启示敬语、寒暄语。写信给尊长常用“尊鉴”、“赐鉴”、“钧鉴’、“崇鉴”等词作为提称语;对平辈则用“台鉴”、“大鉴”、“惠鉴”、“英鉴”等;对晚辈则用“青鉴”、“青览”、“收览”等。
17、十七、碗中不留饭粒。
18、二、入座后不横肱,不伸足。
19、三、每门必让客先行。
20、九、公食之器,不用己箸翻搅。
21、十二、箸匙所取肴菜,不倍于他人。
22、惠书敬悉,情意拳拳。接获手书,快慰莫名。昨得手书,反复读之。
23、八、箸匙不向碗盘顶心取菜取汤。
24、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属友人的,可只写名字,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侄、晚等。称呼与名字之间,可略空半字地位;或者将称呼用小字写在名字的左上方在署名或启禀词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方。
25、五、室内有他客,应与介绍,先介幼于长,介卑于尊,介近于远,同伦则介前于后。
26、五、主人敬酒毕,正客须回敬主人。
27、二一、宴毕,主人进巾进茶。
28、十四、公食以不言为原则,须言亦应避免唾沫入公器中。
29、十八、不对人剔牙齿。
30、开头通常包括四个部分:称谓、提称语、启示敬语、寒暄语。写信给尊长常用“尊鉴”、“赐鉴”、“钧鉴’、“崇鉴”等词作为提称语;对平辈则用“台鉴”、“大鉴”、“惠鉴”、“英鉴”等;对晚辈则用“青鉴”、“青览”、“收览”等。
31、一、座有次序,上座必让长者。
32、凤姐笑道:“果然你是个明白人,比贾蓉两个强远了。我看他那样清秀,只当他们心里明白,谁知竟是两个胡涂虫,一点不知人心。”
33、忍着怒火,与贾瑞寒暄几句,没想到贾瑞得寸进尺,说出的话赤裸裸让人觉得恶心:我要到嫂子家里去请安,又怕嫂子年轻,不肯轻易见人。
34、六、敬茶果先长后幼,先生后熟。
35、寒暄的意义所在:
36、解释二:(寒暄古代病名)。指肺有痰热,每感寒即发咳嗽的病征。
37、凤姐儿也假意殷勤,让茶让坐。
38、谕书敬读,不胜欣慰。拳拳盛意,感莫能言。顷接手示,甚欣甚慰。
39、解释一:(暄:温暖,嘘寒问暖),今泛指宾主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也指见面的客套话。
40、王熙凤去宁府探望生病的秦可卿。得知秦氏病情严重,心中郁郁寡欢。正在园子里欣赏美景,排解忧虑时,贾瑞猛然从假山背后走出来,吓得凤姐往后一退。
41、顷奉惠函,谨悉一切。顷接手示,如见故人。得书甚慰,千里面目。
42、“寒暄”的意思是:寒:冷,暄:温暖,太阳的温。
43、贾瑞见往里让,心中喜出望外,急忙进来,见了凤姐,满面陪笑,连连问好。
44、同时,针对收信人的不同身份,提称语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宗教界常用“道鉴”,政界、文化界则用“勋鉴”、“钧鉴”、“台鉴”较多。若收信人是女性,则用“芳鉴”、“淑鉴”、“懿鉴”更显典雅,当然,“懿鉴”多用于德高望重的女性。
45、熟悉的人因彼此互相了解,寒暄用语应体现出更多关心和亲近。
46、二十、起席,主逊言慢待,客称谢。
47、十三、食勿响舌,咽勿鸣喉。
48、九、远方客专来,须备饮食寝室,导厕所,导沐浴。
49、二、及门先趋,为客启阖。
50、久不通函,至以为念。前上一函,谅已入鉴。喜接来函,欣慰无量。
51、七、用箸夹菜,只取向己之一方者,不立起向他角器中取菜。
52、恭维对方是寒暄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恭维寒暄话语,听了让人心里舒坦,自然就拉近了彼此关系。寒暄的话题要十分广泛,天气冷暖、身体健康、风土人情、时政新闻、体育比赛等,只要态度谦和,用语得体自然,都会收到良好效果。
53、七、主人必下座,举杯让茶。
54、视见时尽管彼此生疏,见面不招呼、不问候,会给人以傲慢印象,是失礼行为。对那些不想与之交谈的人,可点头致意,对想要交谈的人,寒暄可先从问候开始,这是建立亲近感,进一步交往、发展友谊的基础。
55、四、主人亲自烹调,须向主人礼谢后食。
56、十、远方客去,必送至驿站,望车开远,始返。
57、被人这么吓一跳,任谁都不会高兴。这时,贾瑞不但拿眼止不住的打量凤姐,还大言不惭的说:合该我与嫂子有缘。凤姐是什么人哪,察人观色,那可是她的看家本领。贾瑞意图如此明显,她怎会看不出?
58、话说凤姐正与平儿说话,只见有人回说:“瑞大爷来了。”凤姐急命“快请进来。”
59、十五、咳嗽必转身向后。
60、别说古代,放在现在,嫂子与小叔子单独会面,也会遭人诟病,更何况在等级森严的封建大家庭。如果被别人发现,凤姐便是有嘴也说不清了。